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海

作品数:183 被引量:1,515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7篇骨折
  • 70篇关节
  • 39篇肱骨
  • 30篇近端
  • 27篇肱骨近端
  • 26篇肩关节
  • 25篇远端
  • 25篇手术
  • 25篇关节镜
  • 23篇肩袖
  • 23篇钢板
  • 22篇远端骨折
  • 22篇近端骨折
  • 21篇术后
  • 21篇内固定
  • 18篇肱骨近端骨折
  • 17篇生物力学
  • 17篇固定术
  • 15篇肌腱
  • 13篇锁骨

机构

  • 180篇北京大学
  • 11篇北京积水潭医...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北京市春立正...
  • 1篇纽约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密歇根大学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河南省安阳县...
  • 1篇贝斯以色列女...

作者

  • 182篇陈建海
  • 97篇张殿英
  • 96篇姜保国
  • 85篇付中国
  • 64篇王天兵
  • 54篇杨明
  • 51篇张培训
  • 39篇徐海林
  • 37篇党育
  • 31篇张晓萌
  • 27篇薛峰
  • 22篇张一翀
  • 21篇傅中国
  • 21篇王艳华
  • 17篇寇玉辉
  • 13篇张宏波
  • 10篇王光林
  • 10篇沈惠良
  • 10篇黄伟
  • 10篇芦浩

传媒

  • 56篇中华肩肘外科...
  • 18篇中华创伤骨科...
  • 14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手外科杂...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第十届全国骨...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9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1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的3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锁定钢板组(24例)与交锁髓内钉组(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6.1个月)。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5.323、2.460,P均<0.05),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两组患者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8、0.459,P 均>0.05);锁定钢板组患者的前举范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高于交锁髓内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0、0.905、0.133,P均>0.05)。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各有优势,如适应证合适,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徐小东张殿英付中国王天兵陈建海杨明芦浩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
背侧双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背侧入路复位、双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人路行骨折复位、植骨、双板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0例,其中男2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72岁。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4个月,按照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平均为2分(0~12分),其中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背侧双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难度较高,但是背侧复位、植骨、固定更符合局部的解剖学特点和骨折的受伤机制,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天兵陈建海颜勇卿傅中国姜保国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愈合
屈肌腱损伤后愈合早期粘连功耗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在术后不同时间拉断粘连带所需功耗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以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缝合三黄鸡的第3趾趾深屈肌腱各42条,于术后即刻、1、4、7、10、14、21 d取材,将肌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趾深屈肌腱完成屈曲动作的滑动距离,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测试结束后,检查肌腱缝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带是否被完全拉断.结果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改良Kessler法在术后7、10、14 d组较术后即刻,1、4 d组显著增高,术后21 d组较术后即刻和术后1 d组显著增高;Tsuge法在术后10 d以后各组较术后7 d以前各组显著增高;改良Kessler法只在术后7 d较Tsuge法显著增高.术后21 d,粘连带不能被完全拉断.结论术后7~10 d,肌腱滑动克服粘连带所需的功耗开始逐渐增加;术后21 d,趾深屈肌腱完全屈曲并不能有效的拉断粘连带.
陈建海姜保国傅中国张殿英王天兵张宏波
关键词:屈肌腱损伤改良KESSLER法愈合生物力学测试粘连带缝合口
肱骨近端骨折“时间-角度测量”复位评估技术及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时,结合"时间-角度测量"复位评估技术指导肱骨头骨折块复位和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6.2±14.9)岁]的临床资料,根据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患者有6例,三部分骨折患者25例,四部分骨折患者15例,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时间-角度测量"复位评估技术的手术治疗,通过Constant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随访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此复位评估技术对于该类骨折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13~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5±7.3)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行X线检查均达到骨折愈合,平均的头干角为124°±3.5°。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显示:优29例(63%),良14例(30%),差3例(7%)。术后合并肩关节疼痛者7例,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5例。术后随访未发现螺钉穿出、肱骨头坏死、深部组织感染、骨折不愈合及腋神经损伤的病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两部分、三部分甚至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时结合"时间-角度测量"复位评估技术能够有效地指导肱骨近端骨折后肱骨头的复位和固定,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刘中砥马明太陈建海付中国姜保国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固定锁定钢板肱骨头
美国放射学院适宜性标准:肩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检查被引量:2
2017年
在美国实施的肩关节置换术的数量迅速增长,其中包括部分或全肱骨头表面置换术、全肩关节置换术和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这些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综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模式的总体探讨,包括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核医学以及它们在提供有益的以治疗为导向的信息时所发挥的作用。第二部分重点研究最佳影像学的选择,用于置换术的并发症,包括无菌性松动、感染、骨折、肩袖肌腱撕裂和神经损伤。本报告中所提供的美国放射学院适宜性标准循证指南,是通过广泛分析来自同行评审期刊的现有医学文献,并应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学而完成的(兰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适宜性方法以及推荐评价、发展和评估分级),它们用于特殊临床情况下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措施的适宜性评价。多学科专家小组对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审查。由于用于推荐合适成像算法的数据会出现不足或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意见可能对现有证据进行补充。为此,将《美国放射学院适宜性标准:肩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检查》翻译成中文,供同道参考。
张晓萌陈建海Soterios Gyftopoulos MD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适宜性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并发症
一种适用于肩袖缺失伴大结节骨折的同心变径肩关节假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肩袖缺失伴大结节骨折的同心变径肩关节假体,其包括肱骨头假体,包含填充肩峰与肱骨头间隙部分,用于填充肩峰与生理肱骨头间隙,还包含圆柱部分,圆柱部分的外侧面两侧与填充肩峰与肱骨头间隙部分两侧连接;圆...
张殿英寇玉辉王艳华张一翀张晓萌陈建海杨杰马明太张立佳陈微熊晨付中国
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预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病历查询及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满意度、功能及影像学评分等,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5例获得随访17-49个月,影像学指标与Gartland&Werley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ROC曲线法:AUC=0.639,P=0.017)。患者主观满意度主要与掌屈、旋前一旋后相关。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功能预后并不完全由影像学决定。患者满意度主要与关节活动相关,预后需综合多方面的指标。
颜勇卿张培训王天兵陈建海姜保国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预后功能评分
AO技术与手部骨折的治疗策略
手部(包括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伤情轻重差别很大.目前对其治疗还存在着较多的争议.传统的治疗方法仍然适用于大部分骨折类型.但对于复杂的、不稳定的骨折,以往的治疗方法效果尚不理想,常常引发各种术后功能障碍.如桡骨远端骨...
傅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王天兵陈建海
关键词:AO技术手部骨折切开复位
文献传递
氯化锂增强WNT信号通路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骨量保持的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给药氯化锂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骨量的保持效果,探索氯化锂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氯化锂治疗和对照组,两组都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模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模型,...
张培训杨明陈建海付中国张殿英
关键词:WNT通路氯化锂雌激素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2024年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常见的肩部损伤,对于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大结节骨折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但如果保守治疗过程中肩关节制动不当或不恰当的锻炼可能会出现骨折块移位。对于移位超过5 mm的大结节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对于上肢活动要求较高的人群,大结节骨块移位超过3 mm可能会对肩袖生物力学产生不利影响并导致肩峰撞击,这种情况建议手术治疗。根据骨折形态和骨折块大小的不同,可选择的手术技术包括开放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或关节镜手术,固定方式包括带线锚钉缝线桥、高强度缝线经骨缝合、张力带、空心螺钉、特定的大结节钢板和肱骨近端接骨板等。大结节骨折的分型系统包括:AO、Neer和骨折形态分型。由于肱骨大结节骨折发生率较高且常合并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在临床评估和治疗中仍存在一些争议之处。本文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马明太居家宝张一翀丁镇涛张殿英付中国陈建海
关键词:肱骨大结节肩关节骨折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