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有维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病
  • 4篇变化及临床意...
  • 3篇血液
  • 3篇肾病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2篇型胶原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增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肾病患者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肾小球滤过率
  • 2篇尿层粘连蛋白
  • 2篇尿液
  • 2篇微小病变
  • 2篇微小病变肾病
  • 2篇小病变
  • 2篇滤过率

机构

  • 8篇嘉兴学院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2篇陈有维
  • 9篇万福俊
  • 6篇李桂馥
  • 4篇冯江敏
  • 3篇陈杰
  • 3篇何乐愚
  • 3篇王庆宇
  • 3篇李艳秋
  • 2篇方华伟
  • 1篇陈江华
  • 1篇张萍
  • 1篇郭琦
  • 1篇徐春萍
  • 1篇蒋阳
  • 1篇瞿立辉
  • 1篇姚曦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肾病早期尿板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尿板层素 (Laminin)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按Mogensen建议分为正常组 (正常白蛋白尿 )和微量组 (微量白蛋白尿 ) ,对照组 35例 ,用放免分析法对尿板层素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组和微量组与对照组比较 ,尿板层素明显增高 (P正常组 <0 .0 0 1,P微量组 <0 .0 0 1)且微量组与正常组比较也明显升高 (P <0 .0 0 1) ,尿板层素与尿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872 ,P <0 .0 5 )。结论 :尿板层素在正常白蛋白尿期明显增高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先于尿白蛋白的增加 ,故尿板层素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指标之一。
万福俊王庆宇陈有维李桂馥
关键词:尿液板层素糖尿病肾病
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病死率及相关风险分析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早期(120 d内)病死率,探究影响透析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提高MHD患者生存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成人MHD患者4885例,分为预测模型组(3603例)和验证模型组(1282例)。对预测模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0 d内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4885例MHD患者120 d内累积病死率为20.97/100人年,365 d为12.25/100人年。预测模型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透析年龄>60岁(OR=1.792)、非慢性肾小球肾炎(OR=2.21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OR=2.695)、血白蛋白<35 g/L(OR=1.358)、血小板计数<120×10^(9)/L(OR=2.194)、血肌酐<600μmol/L(OR=1.652)、尿素氮>30 mmol/L(OR=1.887)、血磷<1.13 mmol/L(OR=1.783)、脉压差>55 mmHg(1 mmHg=0.133 kPa)(OR=1.656)、低密度脂蛋白<1.5 mmol/L(OR=1.873)、血钙>2.5 mmol/L(OR=1.876)为MHD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2.5%。结论:成人MHD患者透析后120 d内病死率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透析早期死亡风险。
陈有维陈有维姚曦姚曦徐春萍瞿立辉郭琦陈江华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尿层粘连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5年
本文探讨尿层粘连蛋白(laminin)在微小病变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将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实验1组(微小病变肾病26例)、实验2组(系膜增生性肾炎16例、膜增生性肾炎13例、膜性肾病9例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例),对照组30例,用放免分析法对尿laminin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尿laminin水平在微小病变肾病中无明显增高,该检测可能成为微小病变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实验室指标之一。
万福俊冯江敏陈有维李艳秋李桂馥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微小病变肾病尿层粘连蛋白肾病患者系膜增生性肾炎LAMININ
微小病变肾病患者尿IV型胶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尿IV型胶原(IVcollagen,IV-C)在微小病变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实验组1(微小病变肾病30例)、实验组2(系膜增生性肾炎16例、膜增生性肾炎13例、膜性肾病9例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例),对照组30例,用放免分析法对尿IV型胶原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尿IV型胶原水平轻微增高(P>0.05),实验组2与对照组,尿IV型胶原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且实验组1与实验组2,尿IV型胶原水平明显低(P<0.05)。结论:尿IV型胶原水平在微小病变肾病中无明显增高,故尿IV型胶原检测可作为微小病变肾病临床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万福俊冯江敏陈有维李艳秋李桂馥
关键词:微小病变肾病放免分析法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后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及TC、TG、H DL-C、LDL-C等指标水平。结果两组透析后C r及B U N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透析后TC、TG、LDL-C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HDL-C较透析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C、TG、LDL-C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HDL-C较透析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对于Cr及BUN等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与常规血液透析差别不大,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陈有维
关键词: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血脂代谢
尿Ⅳ型胶原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尿Ⅳ型胶原 (IVcollagen ,IV C)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病理类型分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组 (系膜增生组 )、膜增生性肾炎组 (膜增生组 )、膜性肾病组 (膜性肾病组 )和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组 (局灶硬化组 ) ;按病理程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组又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 (轻系膜组 )和中度系膜增生组 (中系膜组 ) ;按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和未治愈组 ,对照组 3 0例 ,用放免分析法对尿IV C进行检测。结果 :系膜增生组、膜增生组、膜性肾病组和局灶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 ,尿IV C水平明显增高 (系膜增生组P<0 0 0 1,膜增生组P <0 0 0 1,膜性肾病组P <0 0 0 5 ,局灶硬化组P <0 0 5 ) ,且系膜增生组、膜增生组、膜性肾病组和局灶硬化组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中系膜组与轻系膜组比较有所增高 (P >0 0 5 ) ;治愈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尿IV C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治愈后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未治愈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尿IV C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治疗后有所下降 (P >0 0 5 ) ;尿IV C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和病理轻重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尿IV C水平在肾病综合征中明显增高 ,故尿IV C检测可作?
万福俊冯江敏陈有维王庆宇李桂馥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增生膜性肾病治愈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并研究与^(99m)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探讨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0例为训练数据,构建三层误差通向传导神经网络,使用A组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神经网络评估方程。B组200例为验证数据,使用神经网络评估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比较。结果 2种方法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评估结果高度相关(P<0.01)。结论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其结果与肾动态显像法相当。
陈有维方华伟万福俊何乐愚陈杰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BP神经网络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使用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意义。方法根据神经网络原理,进行BP网络建模,并进行训练,直到均方误差(MSE)<10-8。选择我科慢性肾病患者1 330例,分别使用MDRD简化方程和训练好的BP网络对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计算,结果使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方法方差分析P=0.590,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系数0.999(P<0.001),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高度相关。结论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为探索更优的评估方程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回归方程的方法。
陈有维万福俊何乐愚陈杰蒋阳
关键词:BP神经网络肾小球滤过率
黄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清IL-4、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词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IL-10)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观察黄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IL-4和IL-10产生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接受强的松和环磷酰胺...
万福俊陈有维王庆宇叶俏李桂馥
文献传递
尿层粘连蛋白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万福俊冯江敏陈有维李艳秋李桂馥
关键词:尿层粘连蛋白肾病综合征尿液检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