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稳亮

作品数:33 被引量:159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1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遗址
  • 14篇大遗址
  • 10篇遗址保护
  • 8篇大遗址保护
  • 5篇民生
  • 3篇遗产
  • 3篇雍城
  • 3篇居民生活质量
  • 2篇艺术
  • 2篇人居
  • 2篇人居环境
  • 2篇农村
  • 2篇文化
  • 2篇乡村
  • 2篇历史古城
  • 2篇满意度
  • 2篇解构
  • 2篇案例分析
  • 1篇东北部
  • 1篇新农村

机构

  • 19篇长安大学
  • 11篇西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28篇陈稳亮
  • 4篇赵荣
  • 3篇杨新军
  • 1篇张祖群
  • 1篇王卓
  • 1篇周飞
  • 1篇蔡浩田
  • 1篇蒋丹
  • 1篇李文竹
  • 1篇吴向山
  • 1篇张庆宏
  • 1篇骆威
  • 1篇杨蕾

传媒

  • 6篇城市建筑
  • 4篇建筑与文化
  • 3篇城市问题
  • 2篇规划师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文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山西建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郊大型历史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分析——以汉长安城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多数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及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作用使得我国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受城市发展直接冲击的城郊型大遗址在文物保护与地区发展之间产生矛盾,由于利益的驱动,遗址区内居民土地利用活动对遗址产生的破坏日益严重。本文对汉长安城历史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进行了分析,基于风险形成过程所显示的空间特征,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出了用地单元对遗迹的空间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的推导与演绎,构建了遗址区内地块单元风险计算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了不同地块单元的风险值。结果显示,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存在区域差异,并与遗迹分布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密切相关。
陈稳亮吴向山骆威杨新军赵荣
关键词:遗址保护土地利用风险分析引力模型GIS分析
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析被引量:1
2015年
1.规划背景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域东北部,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
陈稳亮王卓周飞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规划人民政府民间艺术东北部
近郊遗址区村落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相家巷村为例
2023年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作为中国大遗址区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目前汉长安城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完成,如何激发下一阶段文化近郊村的发展原动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相家巷村为例,探索城市近郊遗址区村落发展路径,从文化、土地、产业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发展中面临文化资源开发不足、闲置土地低效未利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在文化上,盘活特色文化,塑造文化展示型遗址村落;在土地上,结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体验空间;在产业上,以科技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以期为遗址区乡村如何结合城乡融合的视角进行发展提供参考。
王聪聪陈稳亮
关键词:城乡融合
遗址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态度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5
2007年
近年来,城市化的胁迫作用使得地处城市郊区的一些大遗址保护区在保护与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遗址保护的重要利益群体,遗址区居民的保护态度与行为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地处西安市近郊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与遗址保护态度进行了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区居民生活满意度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空间特征,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同其遗址保护负外部性影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生活质量满意度愈低的居民群体对遗址保护的认同感愈低,保护知识越欠缺,愈不容易与遗址保护妥协,对遗址保护的支持态度也就愈低。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
关键词: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
大遗址保护研究中民生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4年
由居民和遗址的关系切入,将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划分为"居民与大遗址彼此制约"和"居民与大遗址相互协同"两个阶段。从居民破坏、居民贫困、居民搬迁安置、居民发展、居民参与等方面,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专项综述与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理论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陈稳亮
关键词:大遗址
环境营造——大遗址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抓手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在引介国内外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遗址的复杂特性,从历史、生态、社会3个向度对其环境进行解构与释义。针对当前我国大遗址环境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消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紊乱等严峻挑战,通过对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现实要求与目标指向这两个核心课题的理论阐释,将环境营造视作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抓手,将遗址环境与其本体间的和谐及历史、生态、社会各环境要素间的和谐确立为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终极目标。在此理论前提下,通过杜陵与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的环境营造案例,对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陈稳亮
关键词:大遗址环境营造
大遗址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基于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被引量:10
2009年
近年来,高速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对我国的大遗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遗址地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两难选择。如何实现大遗址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举,一个与之匹配的管理体制是其前提与保障。为此,本文对我国大遗址管理体制进行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在论证大遗址管理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可借鉴性的基础上,通过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总结与经验教训分析,结合大遗址的资源特性与管理目标,对我国大遗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思考。
陈稳亮
关键词:大遗址风景名胜区
社区博物馆理念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共营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西秦村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社区博物馆建设作为乡村文化遗产在地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同时也为乡村社区治理模式构建提供平台。本文通过梳理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西秦村文化遗产资源,并对社区博物馆规划建设进行分析,试图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将博物馆自上而下的文教职能与村民自下而上的营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多方力量与价值,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并探索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治理与发展协同策略。
姚岚陈稳亮阳洁璐
关键词:社区博物馆乡村治理
大遗址保护与村镇发展的矛盾与协同——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内北徐寨为例
2017年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和当地村镇发展出现了明显矛盾。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一直以来汉长安城遗址都深陷"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尴尬局面。在此背景下,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内的北徐寨为例,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北徐寨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对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之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文竹陈稳亮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村镇发展
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6
2007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施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区外存在明显差距,就业、收入、设施、环境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协调、部门沟通、利益平衡等诸多社会价值因素是制约大遗址规划实施与居民生活状况改良的根本原因。应从保障大遗址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公正性等方面着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
关键词: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