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竟文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直肠
  • 11篇直肠癌
  • 11篇肠癌
  • 9篇结直肠
  • 8篇结直肠癌
  • 6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机器人手术
  • 4篇直肠肿瘤
  • 4篇手术系统
  • 4篇器械
  • 4篇位点
  • 4篇基因
  • 4篇基因位点
  • 4篇机器人手术系...
  • 4篇肠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免疫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肝转移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陈竟文
  • 16篇许剑民
  • 14篇韦烨
  • 12篇常文举
  • 12篇何国栋
  • 10篇任黎
  • 8篇朱德祥
  • 7篇冯青阳
  • 3篇林奇
  • 3篇易拓
  • 2篇钟芸诗
  • 2篇杨亮亮
  • 1篇童赛雄
  • 1篇高强
  • 1篇宋陆军
  • 1篇凌跃新
  • 1篇王晓颖
  • 1篇锁涛

传媒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温敏型生物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建立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敏型生物凝胶三维培养体系,所述的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如下试剂组合制成:温敏型生物凝胶、分离和培养肿瘤细胞需要的消化液、基础培养基、人肠道干细胞培养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温敏型生物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建立结直...
许剑民何国栋鉴谧常文举任黎韦烨钟芸诗牛正川冯青阳朱德祥黄文柏刘天宇杨亮亮陈竟文易拓吉美玲彭上晋林奇
文献传递
机器人手术系统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3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31例患者施行机器人手术系统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其中1例典型病例,男59岁.术前结肠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直肠腺癌,术前MRI检查示肝左外叶转移癌.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制订相应化疗方案.采用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复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腹盆腔增强CT、肺部CT、肝脏MRI、盆腔MRI、结肠镜等.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2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手术患者,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患者.该例典型患者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内叶部分切除+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肝左内叶病灶为术中机器人手术系统超声探头发现,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转移,直径为0.5 cm.手术时间为280 min,其中术者操作机器人手术系统时间为210 min,辅助切口及吻合时间为40 min,机械臂装配时间为3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100 mL.患者术后2d肠道排气,3d进流质食物,6d拔除腹腔引流管,7d出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溃疡型直肠腺癌,分化程度为Ⅱ~Ⅲ级,分期为T3N0M1期;检出肠系膜淋巴结18枚,未见癌转移;切除的3个肝转移癌病理学检查符合直肠腺癌肝转移.术后2周行m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每2周重复1次,共计12次.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机器人手术系统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陈竟文常文举何国栋朱德祥高强王晓颖韦烨许剑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机器人手术系统
一种用于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疗效的基因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疗效的基因集,其包括人类基因组中的下述10个基因位点:C18orf42、OR10V1、ATOH1、AC140061.12、TMEM26、KRTAP4‑2、PDK4、SPAG1...
许剑民常文举刘天宇韦烨任黎何国栋吉美玲朱德祥陈竟文冯青阳
文献传递
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18~80岁;(2)病理证实为直肠癌;(3)肿瘤距肛缘<10 cm;(4)采用机器人直肠癌前切除术。排除既往有结直肠癌手术史者、合并远处转移或其他恶性肿瘤者以及急诊手术、严重腹腔粘连未行微创手术或需要联合脏器切除者。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的6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8例(62.6%),女性238例(37.4%),年龄(61.9±11.3)岁,应用新辅助放化疗者68例(10.7%),采用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NOSES)123例(19.3%),应用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15例(2.3%)。了解本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并根据2010年国际直肠癌研究组制定的吻合口漏定义进行分级:A级:不需介入性操作治疗;B级:需要介入性操作来治疗,但不需手术治疗;C级:需行手术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并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38例(6.0%)出现了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分级:13例(2.0%)为A级,19例(3.0%)为B级,6例(0.9%)为C级。出现吻合口漏和非吻合口漏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5%和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1%和87.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9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11)、手术时间长(P=0.042)、肿瘤距离肛缘≤5 cm(P=0.012)及术中出血量多(P=0.048)与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相关(均P<0.05)。手术方式是否为NOSES手术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7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03,95%CI:1.37~7.14,P=0.010)、手术时长≥180 min(OR=2.04,95%CI:1.03~3.99,P=0.040)、肿瘤距离肛缘≤5 cm(OR=2.56,95%CI:1.28~5.26,P=0.008)是患者行机器人中低�
陈竟文常文举张之远何国栋冯青阳朱德祥易拓林奇韦烨许剑民
关键词:直肠肿瘤机器人手术并发症吻合口漏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本篇论文作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主要研究了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对它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以胃部最多见。胃肠道问质瘤高度表达CD117及CD34。胃肠道...
陈竟文
关键词:预后因素免疫组化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疗效的基因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疗效的基因集,其包括人类基因组中的下述10个基因位点:C18orf42、OR10V1、ATOH1、AC140061.12、TMEM26、KRTAP4‑2、PDK4、SPAG1...
许剑民常文举刘天宇韦烨任黎何国栋吉美玲朱德祥陈竟文冯青阳
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被引量:1
2014年
一、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步骤   第一步是腹腔镜探查,一般建议开放法建立气腹,气腹压力设定12~15 mmHg。常规的腹腔镜探查可以明确腹腔内有无腹水,有无肝脏、腹膜、盆腔等部位的转移,术中对结直肠肿瘤分期,从而制定治疗方案,若判断为适合行机器人手术病例,则行第二步的操作。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机械臂比较长,安装要求镜头距离肿瘤10~15 cm,因此需要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合适的镜头穿刺孔位置。一般右半结肠手术可以选择脐上或者脐左侧,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选择脐右上方约3 cm处。
陈竟文韦烨许剑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机器人
一种基于表观修饰的5hmC多分子标志物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模型
本发明涉及临床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表观修饰的5hmC多分子标志物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模型。本发明通过5‑hmC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浆DNA全基因组5‑hmC表达量的检查,对比两组样本中...
许剑民常文举刘天宇韦烨任黎何国栋吉美玲朱德祥陈竟文冯青阳
手术能量器械的自动断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术能量器械的自动断电方法、手术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影像;识别所述第一影像中的触发特征,当无法从所述第一影像中识别出所述触发特征时,则生成断电指令,所述触发特征来自于能量器械;...
陈竟文任黎许剑民韦烨何国栋常文举
文献传递
外科能量器械及外科手术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能量器械及外科手术设备。外科能量器械包括:主体部,设置有内置光源;能量输出部,能量输出部用于接触生物组织以实现能量输出;及承载部,承载部包括相背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包括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侧...
陈竟文许剑民韦烨任黎何国栋常文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