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小妍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血液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血液内科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预后
  • 2篇增殖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肾性
  • 2篇肾性骨病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作者

  • 16篇鞠小妍
  • 4篇吴少玲
  • 4篇赵洪国
  • 4篇赵春亭
  • 4篇王伟
  • 4篇吴颖
  • 4篇苏湛
  • 3篇史雪
  • 2篇崔中光
  • 2篇冯献启
  • 2篇史雪
  • 2篇刘竹珍
  • 2篇李青芳
  • 2篇李广伦
  • 1篇陈为军
  • 1篇许宏
  • 1篇顾华丽
  • 1篇徐岩
  • 1篇崔渤莉
  • 1篇汪洪毅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氮杂胞苷对多发性骨髓瘤MM1R及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株MM1R及普通株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MM1R及RPMI8226至对数生长期,验证MM1R耐药性。加入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共培养,然后用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MM1R及RPMI8226的增殖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两种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在作用相同时间时,随着5-氮杂胞苷浓度增高,MM1R和RPMI8226的增殖活性均降低(F=78.68、63.12,P<0.05)。在同一浓度5-氮杂胞苷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MM1R和RPMI8226的增殖活性降低(F=112.12、99.87,P<0.05)。同一浓度5-氮杂胞苷作用相同时间,MM1R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RPMI8226高。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处理细胞48h,两种细胞的IFN-γ表达水平均随5-氮杂胞苷浓度升高而增高(F=46.78、58.67,P<0.05)。结论 5-氮杂胞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1R及RPMI8226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对MM1R的抑制作用强于对RPMI8226的抑制作用。同时,5-氮杂胞苷有促进IFN-γ分泌的作用。
樊馥荔王伟李广伦吴颖鞠小妍王颜刚
关键词:胞苷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干扰素Γ
磁共振成像水脂分离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水脂分离(Dixon)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Dixon技术检查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1例纳入本研究。将患者按照Dixon表现是否正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脂肪分数(FF)值的差异,比较FF与临床资料、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及治疗前后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FF联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结果: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观察组29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β2-微球蛋白浓度、M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及FF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纳入研究的全部41例患者中,FF值与β2-微球蛋白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57),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11例经过4疗程化疗的患者治疗后FF值升高,骨髓瘤细胞百分比、β2-微球蛋白浓度、M蛋白降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联合FF值预测骨质破坏的价值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结论:Dixon的不同影像学表现能够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FF值与临床检查结果及R-ISS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血清碱性磷酸酶联合FF值预测骨质破坏优于两项指标单独应用。
古雅雯吴颖颜瑞馨姜骁娜鞠小妍史雪冯献启王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多发性骨髓瘤
一种用于血液内科的骨髓穿刺抽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内科的骨髓穿刺抽取装置,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其包括活检针体,所述活检针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抽样壳,所述活检针体的内表面与若干个保护装置的外表面搭接,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限位架内,若干个所述限位架均固定连接...
费海荣吴颖孙玲洁鞠小妍
文献传递
淋巴样浆细胞骨髓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报道一类特殊的骨髓瘤,其形态表现为淋巴样浆细胞,并有较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此型骨髓瘤较为少见,并且因其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与某些淋巴瘤存在部分相似性,因此不易诊断。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苏湛王舒莉冯献启赵春亭刘竹珍李广伦吴少玲史雪鞠小妍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文献复习淋巴样生物学特点细胞病理学
多发性骨髓瘤2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MM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主要治疗方法的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214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对9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主要治疗方法(VAD样方案和BD方案)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14例MM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59.7岁,初诊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77.1%)、贫血(70%)、肾功能损害(2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髓瘤细胞比例、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Ⅲ期为影响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髓瘤细胞比例、β2-MG为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应用BD方案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VAD样方案,分别为56个月和39个月,生存曲线比较,P=0.028。结论 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高龄、高β2-MG、高骨髓瘤细胞比例的患者预后差;与传统VAD方案相比,应用新药硼替佐米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卢力丽王伟赵洪国赵春亭苏湛史雪鞠小妍王渊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CXCL12/CXCR4信号轴的作用。方法:将HL-60细胞株、Jurkat细胞株分别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建立共培养模型,并加用G-CSF、AMD3100单药或联合处理共培养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Annexin-V/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白血病细胞膜表面CXCR4蛋白及总CXC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HUCMSC共培养后HL-60细胞和Jurkat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凋亡减少,二者G_0/G_1期细胞增多;而加入G-CSF和AMD3100可进一步降低与HUCMSC共培养体系中的HL-60和Jurkat的细胞活力,破坏HUCMSC对HL-60和Jurkat细胞的抑凋亡作用,使2种细胞G_0/G_1期细胞比例减少,且2药联合时作用更明显。G-CSF可同时降低白血病细胞膜表面CXCR4蛋白和细胞质内总CXCR4蛋白的表达,而AMD3100只能降低白血病细胞膜表面CXCR4表达,对细胞质内总CXCR4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HUCMSC可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使G_0/G_1期细胞增多;而AMD3100通过降低白血病细胞膜的CXCR4表达、G-CSF通过同时降低胞质总CXCR4蛋白和胞膜CXCR4蛋白表达来阻断CXCL12/CXCR4信号轴,减弱白血病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联系,在HUCMSC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弱其细胞活力,促进其凋亡,降低白血病细胞G_0/G_1期细胞比例,CXCL12/CXCR4信号轴在HUCMSC抑制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李明颖赵春亭崔渤莉吴少玲刘晓丹苏湛李田兰孙玲洁王伟鞠小妍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AMD3100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骨病控制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的113例患者肾性骨病指标(钙、磷、钙磷乘积、PTH)进行调查,并与国际肾脏病基...
鞠小妍
关键词:肾性骨病钙磷代谢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
文献传递
大剂量地塞米松与传统泼尼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与传统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初治ITP病人73例,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37例,给予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停药后第7天再重复一个周期,以后不再维持治疗;泼尼松组36例,给予泼尼松1.0~1.5mg/(kg·d)口服治疗,连用4周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剂量或停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治疗后第1、2周地塞米松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泼尼松组,差异有显著性(x^2=7.21、4.30,P〈o.05);治疗后第3周地塞米松组有效率仍高于泼尼松组,但差异无显著性(x^2=1.56,P〉0.05)。远期疗效:随访3个月,第1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11,P〉0.05),第2、3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显著性(Z。:4.49、4.80,P〈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轻微,无并发感染及出现柯兴综合征者;而泼尼松组多数病人出现柯兴综合征表现,部分病人并发感染。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初治ITP的近期、远效果均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且安全性好。
崔中光史雪鞠小妍刘竹珍汪洪毅赵洪国
关键词:地塞米松泼尼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经验。方法报告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治疗经验。结果病人经两性霉素B规范治疗后脑脊液中未再检测到隐球菌,效果显著。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较为少见,容易漏诊,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袁海峰张景莲鞠小妍孙玲洁吴少玲顾华丽
关键词:隐球菌
YY1转录因子诱导低氧乳腺癌外泌体中的circ_000543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
2022年
目的探讨低氧外泌体circ_000543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方法借助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circ_000543在B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可能对其进行调控的转录因子。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ChIP实验验证YY1转录因子与circ_000543的调控关系。对BC细胞进行缺氧诱导,分离常氧BC细胞及缺氧BC细胞的外泌体,qRT-PCR检测circ_000543在外泌体中的表达。干预外泌体中circ_000543与YY1的表达,并与常氧条件下的BC细胞进行共培养。CCK8与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结果qRT-PCR实验发现,与MCF-10A细胞(1±0.11)和常氧细胞分离的外泌体(1±0.10)比较,circ_000543在BC细胞(1.59±0.13)及低氧细胞分泌的外泌体(1.63±0.12)中均表达上调(t=6.001,P=0.004;t=6.986,P=0.002)。缺氧细胞外泌体能促进常氧BC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敲减circ_000543后部分抵消外泌体的作用。YY1能作为转录因子促进circ_000543在BC细胞中的表达。敲减YY1后circ_000543的表达被抑制,同时也能抑制外泌体对B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结论转录因子YY1诱导低氧细胞外泌体中的circ_000543进而促进BC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李青芳肖华卫鞠小妍
关键词:乳腺癌外泌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