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广轩

作品数:125 被引量:1,35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生物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0篇湿地
  • 34篇土壤
  • 34篇黄河三角洲
  • 22篇滨海湿地
  • 19篇土壤呼吸
  • 15篇黄河三角洲滨...
  • 14篇芦苇
  • 12篇生态系统
  • 12篇互花米草
  • 11篇盐沼
  • 11篇植物
  • 10篇盐沼湿地
  • 9篇影响因素
  • 8篇土壤呼吸作用
  • 8篇降雨
  • 7篇丘陵
  • 7篇丘陵区
  • 7篇潮汐
  • 6篇芦苇湿地
  • 6篇海岸

机构

  • 95篇中国科学院烟...
  • 36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鲁东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聊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山东黄河三角...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山东黄河三角...
  • 5篇山东省林业科...
  • 4篇滨州学院
  • 4篇吉林建筑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烟台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25篇韩广轩
  • 24篇王光美
  • 22篇管博
  • 20篇于君宝
  • 14篇毛培利
  • 10篇张志东
  • 10篇朱波
  • 9篇谢宝华
  • 9篇颜坤
  • 9篇孙宝玉
  • 8篇周广胜
  • 8篇栗云召
  • 7篇张中杰
  • 7篇高美荣
  • 6篇薛钦昭
  • 6篇邢庆会
  • 6篇贺文君
  • 6篇王晓杰
  • 5篇吴立新
  • 5篇江长胜

传媒

  • 19篇生态学杂志
  • 17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生态学报
  • 12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湿地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院...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地理科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16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
本发明属于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潮汐盐沼湿地温室气体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包括开顶箱、底部支撑固定件及固定杆,其中底部支撑固定件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且上端高于潮汐盐沼湿地土层上表面...
韩广轩魏思羽李隽永
文献传递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被引量:35
2005年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具有显著差异。CO2 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 ,CO2 日最高排放值在每日 1 3:0 0~ 1 5 :0 0时出现 ,最低排放值出现在凌晨 3:0 0~6 :0 0 ,且作物的不同生长季CO2 排放通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小麦生长季中 ,N2 O通量排放呈递增趋势 ,N2 O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旱地小麦CH4通量排放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排放无规律。
张中杰朱波江长胜韩广轩高美荣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旱地温室气体小麦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芦苇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芦苇的生态适应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靠近海岸的芦苇盐地碱蓬群落区、芦苇群落区和靠近黄河岸的芦苇白茅群落区分别代表由海域向陆地的3个芦苇群落演替阶段。结果表明:实验区土壤总体表现为碱性,表层土壤的电导率、可溶钠含量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芦苇盐地碱蓬群落区电导率最高。芦苇群落区土壤总氮、总碳、有机质和有效磷、芦苇密度最高,群落单一,但3个实验区群落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质、总碳、总氮、p H值构成第一主成分,可溶钠、电导率构成第二主成分。结果表明,水盐分布格局是影响该区域芦苇植被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对芦苇植被群落的生态特征有显著影响。
田晓燕杨杉杉赵亚杰王安东韩广轩管博
关键词:芦苇生态特征土壤粒径
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沼湿地土壤CO_(2)和CH_(4)排放对水盐变化的响应
2023年
滨海盐沼湿地是重要的“蓝碳”碳汇,研究水盐变化对土壤碳矿化(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对理解滨海盐沼湿地的碳汇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典型盐沼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盐梯度模拟实验,研究土壤碳矿化、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对不同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的响应。主要结果:(1)水盐变化对土壤CO_(2)、CH_(4)排放量以及CH_(4):CO_(2)的影响均不存在交互作用,CO_(2)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趋势,盐分含量升高则显著抑制CO_(2)排放;水分含量升高对CH_(4)排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盐分升高则显著抑制CH_(4)排放。(2)水盐变化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具有弱交互作用,在低水分处理下,DOC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但在高水分处理下呈增加趋势;CO_(2)排放与D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H_(4)排放与DOC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盐分含量的升高则显著降低;且相比于CH_(4)排放, CO_(2)排放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具有更高的相关关系。(4)水盐变化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数量和α多样性指数均随水分含量升高而显著增加,随盐分含量升高则显著降低;同时发现土壤CO_(2)、CH_(4)排放均与细菌数量、α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该地区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土壤水盐条件变化将可能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等条件对该滨海盐沼湿地碳汇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李雪董杰韩广轩张奇奇谢宝华谢宝华赵明亮李培广宋维民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盐度黄河三角洲
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酶活性对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的响应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浅翻及生物炭添加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的短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的浅翻处理使土壤表层电导率提高,但浅翻处理并未显著改变土壤的容重、含水率和总碳含量。添加高量生物炭后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土壤表层总碳、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浅翻处理不能提高酶活性,但配合中、高量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的活性。综合来看,短期内生物炭的添加对于重度盐渍化土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田晓燕陆冠茹高楠杨锦媚于君宝韩广轩管博
关键词:土壤容重生物炭碱性磷酸酶蔗糖酶
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_2浓度及地表CO_2通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8年
土壤碳通量是全年性的过程,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生长季地上地下CO_2动态变化研究相对缺乏这一现象,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深度土壤CO_2浓度及温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监测;为揭示该地区地表CO_2通量与地下CO_2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地表CO_2通量、土壤CO_2浓度及温度进行了两次同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O_2浓度显著升高;相同深度下,秋季的土壤CO_2浓度明显高于冬季。地表CO_2通量和地表温度具有相似的日变化规律,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3.49~3.74。地表CO_2通量与土壤CO_2浓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或指数关系,利用其经验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秋冬季碳通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比较发现,所有模型拟合结果在季节变化上相近:最大值为0.44~0.57μmol·m^(-2)·s^(-1),最小值为-0.18~0.01μmol·m^(-2)·s^(-1),平均值为0.09~0.12μmol·m^(-2)·s^(-1)。本研究揭示了非生长季土壤碳的转化过程对滨海湿地碳循环的潜在影响。
王先鹤王秀君韩广轩王钧漪宋维民尤再进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
短期模拟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光响应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浅,淡咸水交互作用明显,其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主要因子。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黄河三角洲在过去50年(1961—2010年)进入显著升温阶段,温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响应特征,从而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变。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分析了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长季(2015年5月初—2015年10月底)芦苇光响应特征的影响。根据土壤含水量波动情况生长季可分为3个时期,即干旱期、淹水期和湿润期。结果表明,干旱期,10 cm土壤温度升高3.3℃,土壤水分含量升高了9.4%,土壤盐分含量升高了16.7%;盐分增加使芦苇叶片在强光下发生光抑制,并且显著降低最大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淹水期,增温对10 cm土壤温度、湿度和盐分均无显著影响,过饱和的水分状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使得Pnmax达到最低。湿润期,10 cm土壤温度显著升高3.0℃,土壤含水量升高了2.9%,土壤盐分无显著差异;这一阶段,温度升高促进中强光下芦苇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叶片Pnmax、Rd和LSP分别增加27.7%、14.9%和23.3%。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升高2.9℃,土壤盐分含量升高7.0%,而对光合参数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增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受土壤水盐状况的控制。
孙宝玉韩广轩韩广轩陈亮吴立新赵敏
关键词:光响应曲线光合参数芦苇滨海湿地
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被引量:14
2020年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韩广轩宋维民李培广王晓杰王光美初小静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水盐运移生态修复
成年个体密度、距海远近及下层植被对烟台黑松海防林天然更新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为阐明黑松(Pinus thunbergii)海防林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在对烟台典型样地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草本和灌木盖度对其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松海防林径级分布呈逆J字型分布,判定系数R2达到了0.99,表明所调查的黑松种群是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发展的异龄种群;幼苗和幼树随着成年个体密度和距海岸距离的增加,个体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随着草本和灌木盖度的增加,表现出下降倾向;小树个体数与灌木盖度呈正相关,与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和草本盖度关系不明显。处于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幼龄植株在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及下层植被的影响下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策略和机制,理解这些更新规律,是黑松海防林可持续管理的前提。
张志东韩广轩毛培利王光美薛钦昭
关键词:种群生态黑松海岸防护林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冻和地表积水干扰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总体呈单峰型,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0.85μmol CO_2·m^(-2)·s^(-1),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22μmol CO_2·m^(-2)·s^(-1).在全年尺度上,土壤温度是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主要控制因子,可解释全年土壤呼吸87.5%的变化.在生长季尺度上,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达到85%.
陈亮刘子亭韩广轩初小静孙宝玉刘海防李建文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黄河三角洲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