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苏滨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造影
  • 5篇介入
  • 4篇血管
  • 4篇介入治疗
  • 4篇静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图像
  • 3篇图像质量
  • 3篇DSA
  • 2篇动脉瘤
  • 2篇造影图像
  • 2篇质控
  • 2篇质控措施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造影
  • 2篇脑动脉
  • 2篇脑动脉瘤
  • 2篇静脉造影

机构

  • 14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14篇顾苏滨
  • 8篇周群慧
  • 7篇马和平
  • 7篇刘鹏芝
  • 6篇梁秀琴
  • 6篇王虹
  • 5篇甄彦利
  • 5篇朝鲁孟
  • 5篇张学军
  • 2篇周群惠
  • 2篇赵凤珍
  • 2篇欧阳墉
  • 1篇张淑洁
  • 1篇白源
  • 1篇李银光
  • 1篇欧阳雪晖
  • 1篇王智勇
  • 1篇张俊义

传媒

  • 7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全国血管性疾...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转DSA技术在脑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顾苏滨周群慧
关键词:旋转DSA技术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消化道出血DSA造影图像的质控措施
2005年
顾苏滨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图像质量
改善间接门静脉DSA造影图像质量
2006年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已被肯定。但中晚期肝癌常伴门静癌栓或动静脉瘘,可影响经导管灌注栓塞,我们知道肝脏3/4的血供来自门静脉,该血管由脾静脉的肠系膜上静脉在胰腺上方汇合而成。通过间接法门静脉造影,目的是了解门静脉情况,为介入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为此,在DSA下行门静脉造影时,务必要清晰显示门静脉情况,下列几点技术控制措施有利改善门静脉DSA图像质量。
顾苏滨周群慧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
平阳霉素碘油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硬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LE肝动脉栓塞和(或)硬化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CHL患者105例共156个瘤灶。按照瘤灶最大径,分为A组(≤3cm)25个、B组(〉3em且〈5cm)32个、C组(≥5cm且〈10cm)58个、D组(≥10cm)41个;异常血窦丰富型90个、较丰富型57个、稀少型9个。105例共行135次治疗,其中治疗1次者75例、2次者30例。术后全部患者均经超声和CT或MRI或DSA检查随访3~8年(平均4年)。以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总有效率。A、B组和C、D组治疗1次者总有效率之问的比较以及D组治疗1次和2次者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皆采用χ2检验,并对瘤灶大小、异常血窦富乏和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156个瘤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5%(145/156)。接受1次治疗后的A、B两组总有效率为100%(57/57),C、D两组为85.86%(8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8553,P〈0.01);D组中接受2次治疗者总有效率为100.00%(30/30),而1次治疗者则为72.73%(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2,P〈0.05)。随访期间105例无复发,未见肝功能损害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肝动脉PLE栓塞和(或)硬化治疗异常血窦丰富的CHL小瘤灶,可获得治愈的远期疗效;对于巨大、多发弥漫的CHL,特别是异常血窦丰富或较丰富者,通过重复治疗也可获得满意和肯定的远期疗效。
张学军欧阳墉马和平朝鲁孟甄彦利顾苏滨周群慧刘鹏芝王虹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碘化油栓塞治疗性
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otational DSA,RDS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20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RDSA血管造影检查。对比...
周群惠马和平梁秀琴顾苏滨
关键词: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瘤脑血管造影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狭窄
文献传递
231例头颈部疾患IADSA的图像质量分析
1997年
目前,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在头颈疾患的诊断中应用较广,能否获得优质的脑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DSA 图像,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笔者搜集我院八年中资料完整的头颈部疾患 IADSA 231例,对其图像质量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周群慧顾苏滨欧阳雪晖
关键词:头颈部疾病IADSA图像质量
间接门静脉DSA造影图像的质控措施被引量:1
2004年
顾苏滨赵凤珍张淑洁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质控措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005年
目的:评价应用导管技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作用。方法:62例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Idinger’s技术,分别将导管头端选择性置入病侧旋股内、外动脉,经导管灌注血管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其中17例1次介入治疗、45例重复治疗。本组全部病例分别经介入术后1- 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2例共84只股骨头经介入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79.04%、明显缓解12.9%、部分缓解6.45%、未缓解1.61%。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或MRI复查显示不同程度骨质修复,45例重复治疗者DSA检查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可见新生侧支小血管增多,股骨头较前染色变浓,以Ⅰ-Ⅲ期为著。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质修复,是一种安全、微创、可重复且疗效显著的新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朝鲁孟马和平张学军甄彦利梁秀琴周群慧顾苏滨刘鹏芝王虹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
DSA临床应用及其各法的比较与评价(160例分析和文献复习)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160例接受DSA 不同造影方法或同一造影方法之不同操作法的192例次检查(包括12例外围和中心法IVDSA 的对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各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结果指出:(1)外围法IVDSA 之套管穿刺法比短导管插入法简便,但造影剂外溢均多于中心法;(2)上腔静脉下段和右房腔皆为中心法IVDSA 的安全注射部位,由此获得的动脉内造影剂浓度高出外围法一倍左右,在颅内血管的显示上也优于外围法,但不论外围法或中心法IVDSA 皆不能清晰显示直径小于1mm 的小动脉;(3)IVDSA 仅在主动脉及其主干疾患的造影上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4)IADSA 的缺点现今已有克服,因此IADSA 正在成为最理想的造影方法。
欧阳墉马和平顾苏滨周群惠张淑兰刘鹏芝张俊义
关键词:血管造影DSA
应用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宫颈癌
2005年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皆经一侧股动脉入路,行两侧子宫动脉插管,对肌瘤者分别选择KMG、PVA微球或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阻断其血供;宫颈癌者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抗癌药物行手术前灌注栓塞辅助治疗.结果:19例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共64支子宫动脉均插管成功并栓塞,同时对宫颈癌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抗癌药物灌注,19例子宫肌瘤经3~12个月随访,平均瘤体缩小率59.4%,多发者中的部分小肌瘤消失,1例坏死脱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3例宫颈癌介入治疗3周后手术切除顺利,标本组织学示癌巢趋向消失,周边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宫颈恢复正常,其中2例癌组织消失,本组32例介入治疗后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微创且疗效肯定;对宫颈癌术前介入可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张学军马和平甄彦利朝鲁孟梁秀琴周群慧顾苏滨王虹刘鹏芝
关键词:子宫肌瘤宫颈癌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