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慧

作品数:34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肝炎
  • 13篇肝硬化
  • 12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6篇代偿
  • 6篇细胞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肝硬化患者
  • 5篇胆汁
  • 5篇胆汁性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胆汁性
  • 5篇抗体
  • 5篇干扰素
  • 5篇丙型
  • 5篇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33篇马慧
  • 25篇魏来
  • 19篇王豪
  • 14篇郭芳
  • 11篇房继莲
  • 8篇饶慧瑛
  • 8篇孙焱
  • 7篇王剑
  • 7篇邵杰
  • 6篇武楠
  • 5篇丛旭
  • 5篇陈红松
  • 5篇封波
  • 4篇费然
  • 4篇王晓晓
  • 3篇孙炎
  • 3篇张恒辉
  • 3篇金茜
  • 2篇王力华
  • 2篇杜绍财

传媒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及NK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清除,且清除与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有关,但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构建NK细胞与JFH-Huh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在细胞水平上探讨HBsA...
王晓晓马慧武楠谢艳迪金茜韩进超丛旭潘孝本封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NK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18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标本,以三色/四色流式分析法对PBMC中CD4^+CD25^+ Treg的频率及表面分子表达进行分析,并同时通过磁珠分选去除CHB患者PBMC中的CD4^+CD25^+Treg,分别以MHC-肽-五聚体法和酶联斑点计数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HBV core18-27抗原肽刺激的对HBV特异性的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频率的升高以及IFN-γ的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CD45RO^+CTLA4^+T细胞群以及CD4^+CD127^(lo)CD25^(hi-int)T细胞群所占CD4^+T细胞群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3.78%±1.87%.4.40%±2.11%vs 1.58%±0.76%,2.11%±1.26%;t=4.86,t=5.96;P<0.01)去除CHB患者中CD4^+CD25^+Treg后,特异性CTL的频率以及其分泌IFN-γ的频数与未去除组比出现显著上调(0.94%±0.38%,26±13 vs 0.20%±0.18%,119±30;t=5.25,t= 9.886;P<0.01).结论:CHB患者循环中增多的Treg可能参与抑制抗HBV的免疫应答抑制,去除Treg以及联合病毒抗原肽刺激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CHB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恒辉郭芳费然马慧王雪艳丛旭魏来陈红松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乙型肝炎慢性
α-2-HS-糖蛋白对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血清转换预测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仅在约1/3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采用基于双向电泳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标志物.对发生/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组的患者基线和治疗24周血清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和鉴定,并对筛选得到的α-2-HS-糖蛋白在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个体中进行了基线和第4周的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发现,α-2-HS-糖蛋白从治疗基线至治疗第4周的变化趋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alfa-2b治疗过程中e抗原血清学转换具有预测意义.
马慧王江华郭芳魏来
5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及ALT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不同基因型患者对于扰素治疗的反应性差异。方法 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3例为基因Ⅱ型,9例为基因Ⅲ型。所有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 3Mu治疗,每周三次,连续十二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十二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3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Ⅱ型患者中,HCV RNA阴转率为45.45%(15/33)和27.27%(9/33),ALT的复常率分别为63.64%(21/33)和33.33%(11/33);而在基因Ⅲ型患者中则分别为66.67%(6/9),55.56%(5/9)及88.89%(8/9),77.78%(7/9)。结论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的疗效不同,基因Ⅲ型对干扰素的疗效反应优于基因Ⅱ型。
孙焱杜绍财马慧王剑王豪
关键词:丙型肝炎干扰素-Α2B随访
HBsAg通过激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上NKG2D的表达抑制HCV复制
王晓晓丛旭金茜孔祥沙罗碧芬马慧武楠谢艳迪魏来封波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方法以干扰素(interferon,IFN)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基线的相关化验指标、抗病毒治疗方案及经过。分析抗病毒治疗后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例经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入选,9例获得了SVR,占32.1%。SVR组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on-SVR,N-SVR)组基线性别比例、年龄、感染时限、HCVRNA、转氨酶、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HGB、PLT和Child-Pugh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患者的SVR率高于普通IFNα(P=0.003),但去除中途脱落的患者后2组SVR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308)。依从性好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04)。普通IFNα治疗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Peg-IFNα(P=0.009),Child-Pugh评分高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Child-Pugh评分低的患者(P=0.034)。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SVR率较低,主要与其依从性差有关,而依从性与干扰素类型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封波李晓波房继莲马慧饶慧瑛宋广军武楠王豪魏来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干扰素利巴韦林
抗线粒体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血清学和肝硬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究首次就诊的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AMA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次检测AMA和(或)M2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的1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183例、免疫印迹法431例、ELISA法709例;分为未诊断PBC组(973例)和新诊断PBC组(350例,其中非肝硬化者268例,肝硬化者82例)。709例采用ELISA法的患者中,未诊断PBC组567例,新诊断PBC组142例(PBC非肝硬化组115例,PBC肝硬化组27例)。18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患者中,未诊断PBC组118例,新诊断PBC组65例;其中AMA滴度为低滴度(1∶40~1∶80)者69例(未诊断PBC组53例,新诊断PBC组16例)、中滴度(1∶160~1∶320)者95例(未诊断PBC组59例,新诊断PBC组36例)、高滴度(≥1∶640)者19例(未诊断PBC组6例,新诊断PBC组1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AMA水平,分析其与PBC临床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血小板计数、ALT、AST、GGT、ALP、血清总蛋白、TBil、总胆固醇,以及肝硬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基于四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的709例患者的AMA-M2滴度中位值为53 RU/mL,新诊断PBC组的血清AMA和AMA-M2中位水平均高于未诊断PBC组(1∶320比1∶80和180 RU/mL比47 R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1,Z=-7.531,P均<0.01)。未诊断PBC组的AMA-M2值与年龄、IgG、IgM、AST、GGT、ALP、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ho值=0.114、0.108、0.337、0.089、0.197、0.086、0.121、0.073,P均<0.05);新诊断PBC组的AMA-M2值与年龄、IgM、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ho值=0.218、0.483、0.230、0.161、-0.183,P均<0.05);PBC非肝硬化
靳睿王晓晓王力华马慧房继莲王豪饶慧瑛魏来封波
关键词:抗线粒体抗体肝硬化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价一种新研制的DNA微阵列芯片HBV基因型耐药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224份CHB患者血清标本,提取HBV DNA,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直接测序法平行检测HBV逆转录酶区(rt区)位点rtL180、rtA181、rtM204和rtN236的耐药突变.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克隆测序,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芯片法和直接测序法均成功检测224份标本全部896个位点的耐药基因型,214份标本结果完全一致,其中82份检测到突变,132份为野生型HBV.2种方法检测HBV耐药突变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95.5%(214/224).其余10份标本只用芯片法检测到突变:2份rtL180M突变、2份rtA181V突变、3份rtM204I突变、2份rtM204V突变、1份rtN236T突变,但是直接测序未检测到相应突变.包含突变序列的克隆所占比例为5.0%~15.0%.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与芯片法完全一致.结论 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HBV耐药突变与直接测序法相比符合率高,并可检出低比例耐药突变毒株,有助于早期提示耐药的发生.
杨瑞锋杜绍财丛旭马慧魏来
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1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个月(3~47个月),对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所观察人群中,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多于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阴性患者的中位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患者中位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低于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及HBVDNA〉10^5拷贝/ml患者比例低于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高于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HBeAg阴性患者组,口服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者腹水、出血及肝癌的发生率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抗病毒治疗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未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而出现1~2个并发症的患者比例低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在HBeAg阳性患者组,口服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者腹水的发生率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抗病毒治疗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未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结论HBeAg阴性肝硬化患者其生化指标,外周血细胞计数,HBVDNA载量等均低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高于HBeAg阳性组。
马慧郭芳魏来孙焱王豪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硬化肝炎E抗原乙型
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分析
本文总结60例PBC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根据AMA阳性和阴性,对比其临床、生化检查及免疫学指标,以探讨自身抗体在PBC诊断和临床的作用.讨论了加强PBC自身抗体检测的标准化,实验室与临床之间的交流,实验室间检测标准血清...
邵杰魏来王豪孙炎房继莲马慧郭芳王剑
关键词: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线粒体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