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代谢与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10年
-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丛枝菌根(AM)真菌对于改善植株水分代谢与碳素营养,促进植株对N,P等矿质营养吸收及其运转途径与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AM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今后加强对AM真菌的深入研究,进而提高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效率,增强植株的代谢能力.可以预见,AM真菌作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物肥料,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中,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吉春龙田萌萌马继芳金海如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矿质营养氮磷
- 农田就地培养生产丛枝菌根真菌生物菌剂肥料的方法
- 农田就地培养生产丛枝菌根真菌生物菌剂肥料的方法,属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农田培养池及培养基质的制作;2)移植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及其培养;3)生物肥料吸收转化;4)生物肥料的收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有益效...
- 金海如马继芳田萌萌
- 丛枝菌根(AM)真菌高效繁殖条件及应用的研究
- 生物肥料的开发利用是粮食生产的新动力。素有“生物肥料”之称的AM真菌是农田益生菌,能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并且增强其抗性等。目前已经在无菌条件下,弄清了AM真菌对可溶性小分子N的代谢途径。为了切实指导AM菌肥田...
- 马继芳
- 关键词:AM真菌氮肥利用效率
- 文献传递
- 生化因子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以高粱为宿主,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化因子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有机氮源和活性物质能显著提高G.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酒石酸铵(0.5%)、甘氨酸(1%)和根浸出液(2 mL),可分别使每160 g沙样孢子产量提高至382,302和328个,对照仅为155个;甘氨酸(0.5%,1.0%)、酒石酸铵(0.5%)、腐殖酸铵(0.5%,1.0%,2.0%)和根浸出液(2,3,5 mL)处理,可使根侵染率分别提高至53.7%,52.8%,43.9%,59.4%,48.9%,57.7%,64.9%,55.9%,52.9%(对照仅为27.3%);单一碳源(葡萄糖、蔗糖)则对G.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率都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氮源+碳源(NH4Cl+葡萄糖)组合对G.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率有不同影响,当C、N比值为4∶1,1∶2时,显著提高G.intraradices产孢,可分别使每20 g沙样产孢量可分别达到2227,2458个(对照仅为157个)。当C、N比值为1∶2时,侵染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19.3%;比值为4∶1时,对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生化因子对G.intrara-dices产孢和侵染的作用特点不同。
- 马继芳金海如张德兴戚丽娜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量侵染率
- 农田就地培养生产丛枝菌根真菌生物菌剂肥料的方法
- 农田就地培养生产丛枝菌根真菌生物菌剂肥料的方法,属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农田培养池及培养基质的制作;2)移植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及其培养;3)生物肥料吸收转化;4)生物肥料的收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有益效...
- 金海如马继芳田萌萌
- 文献传递
- 菌根真菌对有机氮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综述了菌根真菌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在植物生理学、分子水平及实验装置方面国内外近年来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菌根真菌吸收有机氮后能向宿主植物转运,其中丛枝菌根真菌吸收氨基氮后在根外菌丝中合成载体———精氨酸(Arg),它既能在根外菌丝(ERM)和根内菌丝(IRM)间双向运转,又能在根内菌丝中经尿素循环分解成NH4+,作为氮源整合入根内菌丝中的其他氨基酸或通过NH4+-转运蛋白转运给宿主植物.已经从菌根真菌中克隆出或检测到表达一些与氮代谢相关的基因.与研究需求相适应的实验装置也在不断发展.
- 马继芳金海如
- 关键词:菌根真菌有机氮生理学分子
- 不同培养基质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与比较4种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丛枝菌根(AM)真菌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方法]选取4种不同培养基质,在温室盆栽接种后每隔12d对洋葱幼苗进行1次处理,比较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的大小,以观察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洋葱幼苗的侵染动态,同时测得在接种后6、8、12和16周时基质中孢子数及菌丝量。[结果]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所有不同培养基质处理下的AM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基质中的孢子数及菌丝量均随之增加,其中2号和4号基质增加的幅度高于1号和3号处理,尤其是4号基质。[结论]4号基质下的AM真菌更易于侵染洋葱幼苗,且易于形成丛枝、孢子及菌丝。
- 吉春龙陈嘉园陈秀芝马继芳田萌萌金海如
- 关键词:培养基质菌丝
- 丛枝菌根(AM)真菌高效系列条件及应用的研究
- 生物肥料的开发利用是粮食生产的新动力。素有“生物肥料”之称的AM真菌是农田益生菌,能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并且增强其抗性等。目前已经在无菌条件下,弄清了AM真菌对可溶性小分子N的代谢途径。为了切实指导AM菌肥田...
- 马继芳
- 关键词:AM真菌氮肥利用效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