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英剑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颅内
  • 2篇出血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扫...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破裂出...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颅内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乙酰氨基酚
  • 1篇早期肺癌
  • 1篇造影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三维CT血管...
  • 1篇三维数字减影...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7篇马英剑
  • 1篇强军
  • 1篇邵永春
  • 1篇李珂
  • 1篇余卫
  • 1篇李三强
  • 1篇郑自安
  • 1篇高万勤
  • 1篇孙聚葆
  • 1篇宋海乔
  • 1篇岳玉桃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表现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分析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CT表现.方法 11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8例加HRCT扫描.11例均经病理确诊为PLCH.结果 11例PLCH的主要CT表现为囊腔和结节.2例仅表现为囊腔,1例仅表现为结节且多数结节伴空洞 余8例为囊腔与结节影合并存在,其中4例以囊腔为主要表现,无一例以结节影为主,2例出现间质性改变.病变的分布:1例仅有囊腔且位于左上肺 10例上、中、下肺均可见,其中2例以下肺及肋膈角区明显 3例以上叶和下叶背段明显,中叶及舌叶病变相对较轻 8例肋膈角区相对较轻.结论 PLCH的CT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
强军余卫高万勤宋海乔马英剑
1065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了解洛阳市公务员健康状况,为该人群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65例公务员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5例健康体检者中,查出指标异常者798例,占体检总人数的74.9%,疾病种类共10种,发生率前4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颈椎病、高血压病。对其中脂肪肝245例进行分析,脂肪肝占23.0%,其BMI、ALT、TG、T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阳市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脂肪肝发生与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健康水平。
岳玉桃郑自安邵永春马英剑
关键词:公务员健康体检干预措施
低剂量CT扫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探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将低剂量CT扫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给予不同剂量扫描检查,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结果归入对照组,随后对患者行低剂量扫描检查,检查结果归入观察组,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组CT扫描结石分布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主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高,SNR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主观评分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可达到和常规剂量扫描相接近的图像质量,且可减少辐射及损伤,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马英剑
关键词:尿路结石症
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热体克蛋白70)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动态变化,进一步阐明HSP70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小鼠40只,分别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550 mg/kg),在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62,44,2,54 h分别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AST和ALT活性,同时取小鼠肝脏制备10%肝匀浆,每个时间点10只小鼠。同时取10只正常小鼠的血清和肝脏作为对照进行研究。利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HSP70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血清中AST和ALT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升高,24 h达到高峰,54 h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HSP70在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后6 h,其表达量略有增高,在24 h表达量达到高峰,说明小鼠肝脏的应激反应达到了高峰,此后HSP70的表达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HSP70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可能在肝损伤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马英剑李三强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小鼠急性肝损伤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CT检查及其转归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CT检查结果及其与患儿出院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七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610例,了解头颅CT检查结果和出院转归,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出院转归中有效率75.90%;有89.67%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31.48%的患儿出血部位数≥2个;脑室内、脑实质出血、多部位出血与出院转归的关系经χ2检验P<0.0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CT检查结果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脑室内出血和脑实质出血次之,大部分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和多部位出血的患儿出院转归较差。
李珂孙聚葆马英剑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CT检查出院转归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作用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行常规CT检查,观察组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CT扫描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且检查操作时间相比对照组缩短,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排螺旋CT检查方式应用于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其效果理想,且CT图像质量更高,对减少临床误诊或漏诊等情况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马英剑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早期肺癌
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两种检查方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9-01—2019-12经手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前分别进行3D-DSA和3D-CTA检查,以手术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①动脉瘤检出率;②呈现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的能力展开比较。结果手术结果显示,35例患者共发现38个动脉瘤,其中32个单发动脉瘤,3例为双发动脉瘤,3D-DSA全部检出,检出率100%,3D-CTA检出36个,检出率94.74%,漏检2个,漏检的2个动脉瘤长颈均<3.0 mm,两种检查方式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呈现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的能力上,3D-DSA较3D-CTA更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与3D-DSA均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但3D-DSA成像效果更优,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马英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出血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CT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