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喉镜暴露困难的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喉镜暴露困难的预测方法。方法选择喉镜暴露困难患者65例(病例组),按照性别与年龄1∶1配对的原则,选择喉镜暴露正常患者65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甲-颏间距、下颌前伸幅度、颈部后仰角度和颈围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新系统,用诊断试验评价的平行(并联)试验评价新预测系统的准确性。结果共4项相关因素按估计优势比(OR)由大到小依次为:上下切牙间距(44.826,95%CI1.317~152.5,P=0.032),颈围(12.458,95%CI1.549~100.179,P=0.033),改良Mallam-pati分级(11.217,95%CI1.223~102.901,P=0.035),下颌前伸幅度(3.390,95%CI1.114~10.316,P=0.018)。新预测系统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6.2%、63.1%、70.0%和82.0%。结论用上下切牙间距、颈围、改良Mallampati分级和下颌前伸幅度4项因素建立的预测系统可以预测86%的喉镜暴露困难。 曾玲双 马晓阳 高军关键词:困难气道 病例-对照研究 脉搏图变异性与血容量关系的探讨 2010年 目的研究脉搏图变异性(POP)与血容量的关系。方法全身麻醉后出现POP阳性(脉搏图变异率△POP>15%)的75例病例均分三组分别给予干预因素:Ⅰ组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μg/kg静脉注射、Ⅱ组给予多巴酚丁胺10μg/kg静脉注射、Ⅲ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00m l/m in输注5m in,比较三种干预因素在干预前、干预后2m in和5m in三个时段△POP的变化程度。结果干预后5m in三组的△POP降低(P<0.01):Ⅰ组24.2±3.2 VS 20.7±3.8;Ⅱ组29.3±9.8 VS 21.5±4.6;Ⅲ组28.8±6.1 VS 10.0±3.0,Ⅲ组的△POP降低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容量是影响POP的主要因素,应用POP监测血容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曾玲双 王学斌 高军关键词:脉搏图 注射用内给氧预防围麻醉期缺氧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注射用内给氧预防围麻醉期缺氧的疗效。方法 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 4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1 5例 )、吸氧组 (1 5例 )和内给氧组 (1 6例 )。吸氧组采用鼻前庭吸氧 2 .5L/min ;内给氧组单纯滴注注射用内给氧。麻醉方法三组相同。比较三组病人在术中、术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结果 在监测的三个时刻 ,吸氧组和内给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和动脉组氧饱和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在吸氧组和内给氧组间比较 ,监测的两个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 注射用内给氧能显著增加血液的氧含量 。 高军 陈桂英 杨力琼关键词:注射用内给氧 围麻醉期 缺氧 低氧血症 失血性休克脉搏图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脉搏图变异性在失血性休克治疗过程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腹腔内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病例30例,记录麻醉前后、手术前后收缩压(S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测量麻醉后、术中与术毕脉搏图波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计算脉搏图变异率(△POP),比较各时段POP阳性率(△POP>15%)。结果手术结束时SBP由麻醉前(82.7±21.6)mmHg升至(103.0±11.1)mmHg(P<0.01);HR由麻醉前(118.8±20.3)次.min-1降至(88.3±10.2)次.min-1(P<0.01);CVP由麻醉前(5.0±1.70cmH2O升至98.7±2.3)cmH2O(P<0.01)。麻醉后POP阳性12例(,占40%)、术中26例(占86.7%)、术毕3例(占10.0%),三个时段的PO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08,P<0.01)。结论可将POP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指标,应用于失血性休克容量治疗评价的效果。 曾玲双 高军 王学斌关键词:脉搏图 休克 出血 脉搏图变异性不能预测全麻后低血压 2011年 目的探讨脉搏图变异性(POP)预测全麻后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记录100例患者全麻前的深呼吸脉搏图,测量计算脉搏图变异率(△POP)后分为POP阳性组(△POP>15%)和POP阴性组(△POP<15%),观察和比较两组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17例脉搏图无法分析被剔除,83例纳入研究。83例麻醉后低血压总发生率为50.60%(42/83)。POP阳性组有27.27%(3/11)、阴性组有54.17%(39/72)麻醉后发生低血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761,P=0.097)。用POP预测全麻后低血压的敏感度为27.27%(3/11),特异度为45.83%(33/72)。结论 POP预测全麻后低血压敏感度低、特异度差,POP不能预测全麻后低血压。 曾玲双 王学斌 高军关键词:脉搏图 低血压 人流手术时不同产次孕妇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未产妇和经产妇行无痛人流术时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方法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孕妇40例,根据其孕产史分为未产妇组和经产妇组,运用序贯法测定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结果未产妇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为5.29μg/ml左右,经产妇组为5.17μg/ml左右。结论单独应用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麻醉时,未产妇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高于经产妇。 高军 耿茁关键词:无痛人流术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两路供氧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1999年 探讨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及两路供氧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优点。选择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21 例。对照组11 例,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行HFJV;实验组10 例,行小剂量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静注,经口置细硅塑管于声门下行HFJV,另一路氧经支气管镜的侧孔持续供氧。观察两组麻醉的平稳度及可控性。结果,两组麻醉的平稳6~10 分钟内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较长,循环参数及SPaO2 数值的变化及术后苏醒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提示,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两路供氧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可控性强,苏醒快,分泌物少,并可延长手术操作时间。 王学斌 李忠田 高军关键词:异丙酚 芬太尼 气管异物取出术 丙泊酚与40赫兹听觉稳态响应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40HzASSR之间的量效相关性;方法3组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以不同效应部位浓度TCI泵注丙泊酚静脉诱导,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以及插管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测定40HzASSR波幅;结果诱导前后40Hz... 高军 孟尽海文献传递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219例,分靶控输注Ⅰ组;静吸复合Ⅱ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浓度为1.5~3mg/L和2~3μg/L。Ⅰ组丙泊酚按5∶4∶3方案,即5、4、3mg/(kg.h)间隔10min;瑞芬太尼(0.33±0.04)μg/(kg.min)输注。Ⅱ组芬太尼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1%~2%异氟醚吸入维持,间断应用芬太尼。观察气管插管反应、麻醉效果、副作用。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P>0.05),均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F=5.161,P<0.001),麻醉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知晓。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一致、安全有效。适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 邢学宁 曾玲双 王学斌 李忠田 高军 杨力琼 杨学锋关键词: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麻醉 异氟醚 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组(Ⅰ组,n=153)、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双泵输注组(Ⅱ组,n=124)。比较两组病例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瑞芬太尼输注泵速(0.34±0.05)μg/(kg.min)和(0.33±0.04)μg/(kg.min)。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情况有差异P<0.05,Ⅰ组较Ⅱ组苏醒质量好。结论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与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麻醉效果一致、安全有效。 曾玲双 李忠田 王学斌 王涛 高军 杨力琼关键词: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