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甲状腺
  • 1篇电切
  • 1篇引流袋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器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风险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缝合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电切
  • 1篇腺癌
  • 1篇甲状腺癌
  • 1篇甲状腺穿刺
  • 1篇喉返神经
  • 1篇喉返神经损伤

机构

  • 3篇济南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高登旺
  • 2篇杨兴峰
  • 2篇陈克明
  • 2篇王海霞
  • 2篇薛景新
  • 2篇逄金满

传媒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RL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分为发生组(n=14)与未发生组(n=7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诊治相关信息的差异性,另对患者发生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非首次手术占比、手术范围、显露RLN情况、RLN分离方式与操作原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手术范围为“广泛”(OR=6.862,P=0.018)、非首次手术(OR=8.489,P=0.012)、RLN分离方式为“自甲状腺下角”(OR=7.409,P=0.015)、操作原则为“非精细化被膜解剖法”(OR=5.930,P=0.009)是甲状腺癌手术患者RLN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期间,应重视非首次手术占比、手术范围、显露RLN情况、RLN分离方式与操作原则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损伤的发生率。
高登旺
关键词:甲状腺癌喉返神经损伤手术风险
甲状腺穿刺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状腺穿刺引流器,包括有穿刺针(1)及引流口(2),其特征在于引流口(2)直接与引流管(3)相接,引流管(3)与负压球(4)连接,本实用新型是穿刺针由皮外向皮内穿入,待引流口置于皮内,剪断穿刺针将皮肤缝合即...
逄金满薛景新陈克明王海霞高登旺杨兴峰
文献传递
前列腺电切标本采集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列腺电切标本采集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有锥形容器(1),锥形容器(1)的下端设有管接口(2),管接口(2)上设置过滤网(3),管接口(2)下连接管道(4),锥形容器(1)设置在一衬布(5)上,衬...
逄金满薛景新陈克明王海霞高登旺杨兴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