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程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单轴
  • 2篇单轴压缩
  • 2篇石膏
  • 2篇损伤阈值
  • 2篇波速
  • 1篇单轴压缩试验
  • 1篇地震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体
  • 1篇岩质
  • 1篇岩质边坡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强度
  • 1篇应力强度因子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锚
  • 1篇预应力锚索
  • 1篇声速
  • 1篇顺层岩质
  • 1篇顺层岩质边坡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4篇李海波
  • 4篇黄晓程
  • 3篇宋全杰
  • 3篇王秒
  • 2篇夏祥
  • 1篇刘婷婷
  • 1篇刘亚群
  • 1篇李俊如
  • 1篇张伟

传媒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准动态单轴压缩中类岩材料波速变化试验研究
2013年
为了解岩石内部的损伤程度和微裂纹发展状况,对单轴准动态荷载下石膏试样应力状态和纵波速度的关系开展了试验研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分别对石膏试样的纵向和横向进行了声波测试.结果表明:低强度石膏试样的应力声速曲线特征明显,其峰值后曲线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声速变化与试样的损伤破坏相一致,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各变化阶段也能很好对应,且试样的应力波速关系在轴向和横向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石膏试样的损伤阈值出现在应力为抗压强度60% ~ 80%时,从应力应变曲线看,损伤阈值出现在试样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的阶段.
黄晓程李海波夏祥王秒宋全杰
关键词:单轴压缩声速损伤阈值
顺层岩质边坡预应力锚索抗震加固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将顺层岩质边坡的层面考虑为弱面,将其等效为等间距共线多节理的力学模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锚固模型等效为平面有限宽度岩体节理问题。并将初始应力和地震荷载引起的附加动应力视为远场作用,锚固边坡的受力问题视为远场作用效果和节理面集中力作用效果的叠加。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裂纹端部应力强度因子,发现位于裂纹端部的预应力锚索能大幅度降低I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以应力强度因子作为岩体的压剪破坏判据解释顺层岩质边坡预应力锚索的抗震加固机制,能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边坡破坏特点。
王秒李海波刘亚群张伟黄晓程
关键词:顺层岩质边坡地震预应力锚索应力强度因子
爆破激振条件下的岩体阻尼测试方法研究
2014年
岩体阻尼是岩体的重要动力学参数。块体激振试验法是目前现场岩体阻尼测试最主要的方法,但这种测试方法耗费较大。通过爆破激振来测求岩体的阻尼比是一种相对简便、高效的方法,该方法需要扣除因能量的几何扩散而产生的几何阻尼的影响。为此按黏弹性阻尼模型推导出通过面波衰减计算岩体阻尼比的公式,并在海阳核电厂分别采用单孔和多孔爆破激振进行岩体阻尼试验,对得到的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包进行分析。为检验该测试方法的测试效果,在同一场地按照规范进行激振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爆破激振法测得的岩体阻尼比略大于通过块体激振法测得的岩体阻尼比,爆破激振法测得的岩体阻尼比随着爆源距的增加而减小,爆破激振的振动频率对测得的岩体阻尼比有一定影响。测试的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爆破激振产生的岩体振动信号中的信息来计算岩体阻尼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宋全杰李海波李俊如黄晓程姜军港
关键词:岩石力学小波包分析
单轴压缩下加载速率对石膏波速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单轴压缩下加载速率对石膏波速变化的影响,在4种不同加载速率下对石膏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测试了加载过程中试样横向的纵波波速随应力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试样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增大,峰值波速增大明显,与加载速率呈二次方关系;随加载速率增大,试样微裂纹更发育,材料更破碎,试样破坏类型向锥形破坏演变,使破坏点的波速明显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减小;应力—波速曲线的斜率在峰值前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减小,在峰值后则呈相反规律;随加载速率增加,在应力—波速曲线破坏点前,存在波速缓慢减小的过渡段与应力—应变曲线上由线弹性区向塑性区的转变段(损伤阈值出现段)相对应,其应力值占单轴抗压强度的60%~70%。
黄晓程李海波夏祥王秒宋全杰刘婷婷
关键词:单轴压缩试验加载速率波速损伤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