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章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籼稻特青2号在南方稻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分析
- 1991年
- 特青2号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1988年12月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推广的籼稻新品种,于1988至1989年推荐参加南方稻区良种区域试验,并在南方稻区各省进行试种及生产示范,普遍表现丰产性能突出,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深受欢迎。据1989年统计,特青2号在南方稻区种植面积已达650万亩,成为目前早、中籼稻主栽品种之一。
- 陈友订陈顺佳黄桂章何水元
- 关键词:灿稻适应性
- 广东水稻常规育种的成就及其主要经验被引量:1
- 1991年
-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稻生产有悠久历史,稻种资源十分丰富,水稻育种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建国以来,广东省育成水稻新品种200多个,其中年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有54个,100万亩以上的有42个,500万亩以上的有12个,特别是50年代后期。
- 陈耀华黄桂章
- 关键词:水稻育种
- 广东省早籼品种演变发展和系谱分析被引量:2
- 1989年
- 广东省是全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是矮化育种的发源地。50年代以来,早籼品种经过几次更替,配合综合技术措施,产量不断提高,80年代早季单产比50年代同期增产一倍半以上。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我省早籼品种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品种的系谱,以期对早籼育种工作有所裨益。一、早籼品种的演变和发展 50年代初、中期,广东省全面开展了地方品种的征集、整理和鉴定评选工作。地方品种由于栽培厉史长久,普遍存在混杂变劣现象,经过科技专业人员和农民群众的两年努力,收集整理了6717个地方品种,去劣选优,鉴定推广了169个良种。在整理地方品种的同时。
- 谢振文黄桂章
- 关键词:籼稻系谱
- 晚籼杂交稻新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品种的丰产性受制于品种的基因型,品种的稳产性则取决于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它反映品种的地域适应性,两项性状决定着品种的推广价值和推广范围。由于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在不同的环境下,品种的相对产量常常是有差异的,一个理想的品种,不仅要在有利条件下能获得高产,而且还要在不利的条件下,也具有相对的高产,使之适应更为广泛的区域。本文试图运用一些数理方法对我省区域的6个晚籼杂优新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作初步分析,以探明各组合的丰产稳产特点,为合理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 1.供试材料:汕优桂44、汕优3550、五优200、植优25、钢化朝、汕优30选(对照)。
- 陈友订黄桂章
- 关键词:杂交籼稻
- 晚稻新品种和杂交新组合介绍
- 1980年
- (一)“南科早”“南科早”是惠来县农科所于1971年用晚籼“竹南1号”与“科六”杂交,1975年育成的有轻度感光性的感温品种。 1979年晚造首次参加全省区域试验,据38个试验点统计,平均亩产806.1斤。比对照种“广塘矮”增产22.78%。最高产的试验点汕头地区农科所亩产1057斤,比“广塘矮”增产41.7%。同年晚季惠来县种植4600多亩,表现良好,一般亩产700—800斤,高的可达千斤。“南科早”属早中熟,全生育期比“
- 李善发黄桂章魏斯添
- 关键词:晚稻谷粒饱抗倒能力赤枯病植物生理性病
- 广东省水稻常规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1991年
- 广东省水稻育种始于1926年,由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主持创办的中山大学石牌稻作试验场承担。他首次从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ntanea Roschev)的自然杂交材料中,选育成抗性较强的晚籼品种中山1号;以后通过人工杂交育种方法。
- 黄桂章陈耀华
- 关键词:水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