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炼红 作品数:43 被引量:93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浮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时效性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浮刺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时效性。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浮刺肌内效组(A组)和浮刺肩托组(B组),每组30例。A组在患肩寻找一个最痛压痛点,进针后行青龙摆尾手法3 min,留针30 min,取针后贴上肌内效贴。B组在取针后佩戴肩托。评估两组治疗前,取针后即刻、30 min、1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均在取针后即刻VAS评分达到最小,下降的幅度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上升,但A组上升的幅度较B组小(P<0.05)。结论两种疗法在镇痛效果上均具有时效性特点,在治疗后即刻达到高峰,后呈递减性,但浮刺肌内效疗法镇痛效果的递减较浮刺肩托疗法慢。 傅芳芳 陈可爱 翁劲松 黄炼红关键词:浮刺 肩手综合征 肩痛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吞咽功能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指标,吞咽造影检查量表(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值、VFS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时程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A、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舌骨上移、前移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可提高两侧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肌力,降低神经损伤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范文娟 陈恩玉 葛舒颖 陈芊 陈可爱 黄炼红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康复训练 75例急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70例。两组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分析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动脉闭塞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变化,TCD可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指标,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陈莹 黄炼红关键词: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 脑血流动力学 “舌三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43例和针刺组44例。电刺激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组在电刺激组基础上给予“舌三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针刺组评分改善优于电刺激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刺激组(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葛舒颖 陈捷 黄炼红 徐维 余德标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舌三针 神经肌肉电刺激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采用线栓法构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插线栓。术后对电针组大鼠患侧曲池、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对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抓取固定,均30 min/次,1次/d,干预7 d。术后2 h和干预7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N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干预7 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干预7 d后,电针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TC染色显示电针组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严重,形态结构萎缩,线粒体膜密度增加,嵴明显减少或消失,呈典型铁死亡特征表现;电针组大鼠缺血侧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呈轻度损伤,形态结构趋于正常,膜密度减小,嵴数目增加。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有关。 上官豪 徐维 陈剑豪 黄炼红 葛舒颖 陈可爱 苏清平 张爱香关键词:电针 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与TCD对照分析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EEG与TCD的对应关系,以寻求一种无创、可行的评价脑供血情况与脑功能关系动态变化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有局灶体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无局灶体征的头痛,头晕及TIA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 黄炼红 周秀珍 季晓林文献传递 一种环咽肌的球囊扩张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吞咽康复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环咽肌的球囊扩张装置,包括定位件,内侧设有咬块,其上设有一导槽,所述导槽连通定位件的内外两侧,所述定位件的内侧左右两端;隔离管,为两端开口的柔韧软管,能分离的卡紧在导槽上;球囊扩... 陈恩玉 陈智铭 黄炼红 范文娟 高艺芳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法检测健康人血清游离脂肪酸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测定健康人血清中7种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血清FFA。血清样品前处理:以正十七酸为内标,用硫酸/甲醇溶液对血清中FFA进行甲酯化处理。结果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线性范围在2~300μg/mL,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在50~1000μg/mL(r>0.999)。方法回收率良好(95.65%~104.88%)。各种脂肪酸的日内变异系数为0.36%~2.13%(n=5),日间变异系数为0.82%~3.36%(n=5)。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FFA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 马振菁 王滔 陈发同 黄炼红关键词:血清 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运用不同评估方法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72例,其中脑梗死28例,脑出血27例,其他17例。通过综合性康复训练(口腔感觉训练、口腔运动训练、针灸治疗及Vitalstim吞咽治疗)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反复唾液试验、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检测患者吞咽功能,观察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反复唾液试验吞咽次数、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VFSS评分均显著升高(均 P <0.05),SSA评分显著降低( P <0.05)。脑出血洼田饮水试验治疗有效率较脑梗死显著升高( P <0.05),其余评估方法脑出血与脑梗死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结合传统康复治疗、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观察发现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脑出血吞咽障碍预后较脑梗死更好。 游娜 黄炼红 葛舒颖关键词:神经源性吞咽障碍 脑梗死 脑出血 康复训练 针刺 癫癇病人血中抗癫癇药物浓度的HPLC监测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测定癫病人血中抗癫药物的浓度 ,以便探讨药物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192例癫病人的抗癫药物浓度 ,年龄 17.15± 10 .5 8岁 ,其中男性 133名 ,女性 5 9名。 结果 癫病人稳态血药浓度达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人数为 35 .40 % ,与年龄、性别无关。 结论 癫病人疗效与达有效治疗浓度可能有关 ,因此在临床上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意义重大。 马振菁 邓思珊 黄炼红关键词:抗癫痫药 药物浓度 癫痫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