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良策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毒素
  • 2篇饲料
  • 2篇牛奶
  • 2篇霉菌
  • 2篇霉菌毒素
  • 2篇奶牛
  • 2篇果渣
  • 2篇非常规饲料
  • 2篇风险分析
  • 2篇常规饲料
  • 1篇豆芽
  • 1篇毒素污染
  • 1篇多西环素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羊奶
  • 1篇羊业
  • 1篇养羊
  • 1篇养羊业
  • 1篇益生菌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黄良策
  • 5篇郑楠
  • 4篇韩荣伟
  • 3篇汪慧
  • 3篇王加启
  • 2篇郭晓东
  • 2篇王海微
  • 2篇程建波
  • 2篇李发弟
  • 2篇许晓敏
  • 1篇卜登攀
  • 1篇文芳
  • 1篇周凌云
  • 1篇张勇
  • 1篇李松励
  • 1篇季昀
  • 1篇屈雪寅
  • 1篇叶巧燕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中国奶牛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鲜乳中林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不同储存条件下林可霉素(LIN)、四环素(TET)、土霉素(TER)和多西环素(DOX)的残留量分析其在生鲜乳中的储存稳定性,包括储存温度和时间,复温温度、冻融次数和添加防腐剂等。试验结果显示,生鲜乳中LIN、TET、TER和DOX在相同的储存温度条件下,储存时间越长,稳定性越低;在相同的储存时间条件下,储存温度越高,稳定性越低;复温温度对这四种抗生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冻融次数越多,稳定性越低;LIN在添加防腐剂条件下稳定性较好;TET在添加重铬酸钾和甲醛条件下稳定性较差;TER和DOX在添加硫氰酸钠、叠氮钠、重铬酸钾、溴硝丙二醇和甲醛条件下稳定性均较差。本研究探讨了牛奶安全监测工作中LIN、TET、TER和DOX的最佳储存条件,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
汪慧郑楠文芳黄良策张勇张勇王加启
关键词:林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稳定性
果渣类非常规饲料在养羊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养羊业常规饲料的供应日趋紧张,开发非常规饲料已成为解决羊饲料资源供应紧张的重要手段。作者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养羊生产中几种常见果渣类饲料资源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为非常规饲料在羊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海微郑楠韩荣伟汪慧黄良策郭晓东李发弟
关键词:非常规饲料果渣养羊业
苹果渣在奶牛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苹果渣是一种常见的果渣类非常规饲料,对缓解奶牛业饲料资源供应紧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苹果渣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海微郑楠韩荣伟黄良策郭晓东汪慧李发弟
关键词:苹果渣非常规饲料奶牛日粮
益生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均相似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组、乳酸组和纳豆芽孢杆菌组,分别添加不同的益生菌。预试期2周,正式期7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P<0.05),其中乳酸菌提高的幅度最大,明显改善乳品质;酵母菌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显著降低了牛奶电导率(P<0.05),有降低体细胞数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黄良策周凌云卜登攀程建波季昀
关键词:益生菌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奶牛产奶性能
西安地区羊奶的成分和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为研究西安地区羊奶的成分和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集了西安市70批次生鲜羊奶样品和30批次羊奶粉样品,利用Milkscan乳成分测定仪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羊奶的质量指标(蛋白、脂肪和体细胞数)和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黄曲霉毒素M1、赭曲霉毒素A、α-玉米赤霉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结果表明:1)生鲜羊奶的乳蛋白、乳脂肪和体细胞数平均为3.6%、4.1%和116.9万cells/mL;2)黄曲霉毒素M1、赭曲霉毒素A、α-玉米赤霉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在生鲜羊奶中检出率和平均含量分别为98.1%和12.4ng/kg、80%和96.6ng/kg、77.1%和74.5ng/kg、80.0%和36.2ng/kg,在羊奶粉中检出率和平均含量分别为100%和57.3ng/kg、37.0%和37.1ng/kg、60.0%和59.8ng/kg、100%和97.1ng/kg,所有样品中霉菌毒素含量都处于痕量水平,远低于黄曲霉毒素M1的国家限量(500ng/kg);3)黄曲霉毒素M1显著影响乳蛋白含量(P<0.01),α-玉米赤霉烯醇也显著影响体细胞数(P<0.001),玉米赤霉烯酮和α-玉米赤霉烯醇、乳蛋白与乳脂肪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果显示,目前西安地区羊奶质量在安全范围,但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还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黄良策郑楠王加启程建波韩荣伟许晓敏李松励
关键词:羊奶霉菌毒素
牛奶中汞的风险分析
2012年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科学认识。
郑楠王加启许晓敏屈雪寅韩荣伟黄良策叶巧燕
关键词:牛奶
牛奶中多霉菌毒素U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及其风险分析研究
近年来,我国奶业生产停滞,进口猛增,消费者对国产牛奶信心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牛奶质量安全状况不稳定,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自2011年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发生之后,牛奶中霉菌毒素污染便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牛奶中霉...
黄良策
关键词:牛奶霉菌毒素UPLC-MS/MS风险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