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轶群

作品数:48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蛋白
  • 30篇细胞
  • 26篇组蛋白
  • 18篇乙酰化
  • 15篇异硫氰酸苯己...
  • 15篇淋巴
  • 15篇甲基化
  • 13篇淋巴瘤
  • 12篇组蛋白甲基化
  • 12篇白血
  • 12篇白血病
  • 11篇乙酰
  • 10篇细胞淋巴瘤
  • 9篇RNA干扰
  • 8篇凋亡
  • 8篇增殖
  • 8篇套细胞
  • 8篇套细胞淋巴瘤
  • 7篇基因
  • 7篇MOLT-4

机构

  • 44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漳州市...
  • 3篇漳州师范学院
  • 2篇漳州市中医院
  • 2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漳州卫生职业...

作者

  • 48篇黄轶群
  • 36篇马旭东
  • 9篇郑瑞玑
  • 4篇吴荣娟
  • 4篇蒋少红
  • 3篇赵婷
  • 3篇许云禄
  • 3篇罗开梅
  • 3篇赖亚栋
  • 3篇肖丽云
  • 2篇张国广
  • 2篇陈宏浦
  • 2篇何金水
  • 2篇邹宗楷
  • 2篇郑周达
  • 2篇庄志明
  • 2篇翁剑鸣
  • 2篇邹勇
  • 2篇郑亚才
  • 2篇沈洪武

传媒

  • 10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表达引起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RNA干扰沉默HDAC1基因对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株细胞分化的影响。HDAC1基因的siRNA片段转染入HL-60细胞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DA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CD13、CD33、CD14的表达变化,NBT还原比色实验观察细胞分化能力。结果表明,HDAC1 siRNA可沉默该基因表达;HDAC1 siRNA的浓度为30~60 nmol·L-1时,24 h后细胞形态向成熟粒系分化;60 nmol·L-1组的NBT还原能力为0.25±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更高浓度组却无明显变化;60 nmol·L-1组细胞CD13、CD33表达率分别为(96.50±0.70)%、(66.73±0.50)%,而对照组分别为(3.39±0.68)%、(96.8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5);但是CD14的表达率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HDAC1 siRNA的浓度在30~60 nmol·L-1时可诱导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有望成为白血病靶向基因治疗的新工具。
卢善良黄轶群马旭东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RNA干扰细胞分化
异硫氰酸苯己酯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并诱导Molt-4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PHI对Molt-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观察PHI作用细胞后组蛋白H3(H3K9,H3K14)、H4(H4K5,H4K8,H4K12,H4K16)乙酰化状态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9、Caspase-8、Caspase-3、凋亡底物PARP表达的变化。结果PHI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PHI可使线粒体膜蛋白Bcl-2,Caspase-9及下游Caspase-3,凋亡底物PARP表达下降,呈时效及量效关系;而Caspase-8未见明显变化。PHI可增加组蛋白H3,H4乙酰化表达。结论PHI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影响其表观遗传学,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新药。
马旭东黄轶群郑瑞玑
关键词:组蛋白类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凋亡
LY294002对套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人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细胞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Notch1、HES1的变化。结果 LY294002能明显抑制Jeko-1细胞的增殖;经0、5、10和20μmol/L的LY294002作用24h后,Jeko-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25±1.27)%、(11.34±2.35)%、(22.81±2.74)%、(43.6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上升,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磷酸化水平下降,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表达下降。结论LY294002可以特异性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也可下调Notch1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Jeko-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黄轶群马旭东
关键词:LY294002套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
异硫氰酸苯己酯诱导Molt-4细胞p15基因去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p15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及转录激活作用。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PHI作用前后Molt-4细胞株p15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情况;RT-PCR检测p15基因的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1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PHI作用于Molt-4细胞5d后,p15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现象被逆转,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弱;基因转录激活,p15 mRNA、p15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各组p15 mRNA条带灰度值与β-actin比值为:空白对照组(0.17±0.12),PHI 10μmol/L组(0.29±0.14),PHI 20μmol/L组(0.55±0.07),PHI 40μmol/L组(0.93±0.13),各加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I有DNA去甲基化的作用,能诱导沉默的p15基因重新表达。
马旭东蒋少红黄轶群许云禄郑瑞玑
关键词: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酶抑制药异硫氰酸苯己酯
RNA干扰沉默急性白血病细胞SUV39H1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细胞SUV39H1(suppressor of variegation 3-9 homolog1)基因的表达,研究SUV39H1基因沉默对KG一1细胞增殖、抑癌基因p15表达及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修饰的影响,探寻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Lipo.feetamineTM2000将体外合成针对SUV39H1基因的siRNA片段转染到KG-1细胞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siRNA对SUV39H1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法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Western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SUV39H1和抑癌基因p15的表达及对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修饰的影响。结果SUV39H1siRNA转染KG-1细胞可沉默该基因;沉默SUV39H1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30、60、120、240nmol/LSUV39H1siRNA转染48h后,KG-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57±1.98)%、(48.69±1.84)%、(62.69±1.61)%、(81.06±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SUV39H1基因可上调p15基因的表达,下调组蛋白H3K9三甲基化,上调组蛋白H3K9、H3的乙酰化。30、60、120nmol/LSUV39H1siRNA处理KG-1细胞48h后,组蛋白H3K9三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5%、33%、49%;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增强,分别为对照组的1.83、2.16、3.07倍;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逐渐升高为对照组的1.35、1.87、2.37倍;p15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分别为对照组的1.52、2.89、3.08倍;而组蛋白H4、H3K14、H3K27的乙酰化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沉默SUV39H1基因表达可能通过改变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修饰,即上调组蛋白H3K9乙酰化及下调H3K9甲基化,使p15基因重新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赵婷马旭东黄轶群
关键词:白血病RNA干扰组蛋白修饰
shRNA干扰AKT基因对Jeko-1细胞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AKT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AKT基因短发夹RNA,将其连入pGPU6/GFP/Neo质粒中,构建AKT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Jeko-1细胞,应用RQ-PCR及Western blot鉴定其干扰效果,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信号及通路相关蛋白p-AKT、Notch1、HES1的变化。结果:AKT shRNA转染Jeko-1细胞后,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Neg-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KT shRNA传染48 h后,凋亡率为(37.72±4.39)%,而Neg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62±1.53)%、(1.5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而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上升;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磷酸化水平下降、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表达下调。结论:干扰沉默AKT基因可抑制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特异性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也能下调Notch1信号通路的活性。
朱波黄轶群
关键词:AKTRNA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
异硫氰酸苯己酯对Molt-4细胞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调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t-4细胞系的作用,观察 PHI 对 Molt-4细胞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 MTF 法、克隆抑制实验观察 PHI对 Molt-4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PHI 诱导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 Westernblot 法观察 PHI 作用后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酶、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PHI 可上调 Molt-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酶 P300/CBP 水平,显著提高组蛋白 H3、H4乙酰化及 H3K4甲基化水平,抑制组蛋白甲基化 H3K9表达,阻滞细胞于 G_0/G_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HI 可能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同时能调控组蛋白甲基化,影响其表观遗传学,可能作为新的抗白血病治疗药物。
黄轶群马旭东郑瑞玑CHIAO Jen-weiLIU De-long
关键词:异硫氰酸苯己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甲基化表观遗传学
异硫氰酸苯己酯诱导伊马替尼耐药K562/G01细胞株凋亡的组蛋白调控机制研究
2012年
目的体外观察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01细胞株的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组蛋白调控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HI作用前后K562/G01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HI处理K562/G01细胞株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组蛋白H3、H4乙酰化状态,组蛋白H3K4、H3K9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PHI可以诱导K562/G01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HI终浓度为0,10,20,40μmol/L时,K562/G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6±1.46)%,(8.89±2.31)%,(18.10±3.56)%,(35.35±3.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3,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procaspase-3的表达下降;组蛋白H3、H4乙酰化及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均上升,而H3K9甲基化水平下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更加明显。结论 PHI能诱导K562/G01细胞凋亡,可能与PHI对组蛋白的乙酰化及甲基化调控有关。
吴荣娟黄轶群马旭东
关键词:组蛋白类
异硫氰酸苯己酯诱导Molt-4细胞p15基因去甲基化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p15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及诱导沉默基因重新表达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PHI作用前后Molt-4细胞株p15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olt-4细胞经过PHI处理后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p15基因的mRNA的表达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Molt-4细胞经过PHI处理后的P15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HI作用于Molt-4细胞5d后,p15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弱,p15基因的异常高甲基化现象被逆转,沉默的p15基因重新表达,p15mRNA、P15蛋白表达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PHI可下调DNMT1和DNMT3B的mRNA表达(P<0.05),而对DNMT3A的mRNA表达作用不明显(P>0.05)。PHI可能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MT3B的活性,诱导p15基因产生去甲基化,或者(和)是通过改变p15基因附近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导致染色体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增加转录因子的进入,从而诱导p15基因重新表达。
蒋少红马旭东黄轶群许云禄郑瑞玑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酶抑制剂DNA甲基转移酶白血病异硫氰酸苯己酯
沉默DNMT1基因对Molt-4细胞增殖、凋亡及组蛋白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siRNA沉默DNMT1基因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增殖、凋亡及组蛋白调控的影响。方法将DNMT1特异性siRNA经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olt-4细胞后,应用RT-PCR检测Molt-4细胞DNMT1 mRNA表达,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procaspase-3、P15蛋白表达以及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状态的改变。结果 DNMT1 siRNA可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Molt-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经0、30、60、120 nmol·L-1DNMT1 siRNA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7±1.42)%,(15.25±1.54)%,(35.63±2.54)%,(66.27±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 siRNA可上调P15的表达;下调Bcl-2、procaspase-3的表达,下调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上调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水平,而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DNMT1 siRNA可以有效地抑制Molt-4细胞中DNMT1的表达,下调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上调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陈淑瑜黄轶群游育红马旭东
关键词:DNMT1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