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头颈癌生存质量量表、SF-36等非特异性的量表去测定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鼻咽癌患者特异性量表(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QOL-NPC)至今未进行更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制符合中国国情的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QOL-NPC)评价量表。方法:参照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定义,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听取肿瘤医护人员及专家、生存质量专家、鼻咽癌患者的意见,制定初步的量表。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随机抽取鼻咽癌患者433例,采用离散趋势、相关系数、因子分析和克朗巴赫系数统计学方法筛选条目。结果:研制出QOL-NPC量表,该量表包含身体机能(physical domain,PH)、心理精神状况(psychological domain,PS)、社会关系(social domain,SO)、副作用(side effect domain,SE)4个领域共30个条目。结论:QOL-NPC量表反映了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内涵和鼻咽癌患者的特殊问题,并按程序化方式进行条目筛选,可以认为该量表适合评价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评价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在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07年1月21日~2月7日,统一受训的调查员使用SF-36对526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自评量表式调查,并采用相关分析、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SF-36具有较好的分半信度和内部信度;除活力(VT)和社会功能(SF)外(信度系数≥0.6),各领域的内部信度系数均≥0.7。每条目跟相关领域的相关系数均>0.53,而且高于该条目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说明SF-36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所有条目提取的7个主成分分布代表了各个领域,累计贡献达61.18%;8个领域得分提取2个公共因子,解释58.90%的变异。因子分析产生的结果与量表的理论结构假设基本一致。结论:SF-36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