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冉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英语
  • 4篇汉语
  • 4篇汉语自己
  • 4篇SELF
  • 3篇意象图式
  • 3篇隐喻
  • 3篇原型范畴理论
  • 3篇图式
  • 3篇词汇化
  • 2篇代词
  • 2篇语法化
  • 2篇语义
  • 2篇历时性
  • 2篇法化
  • 2篇反身
  • 2篇反身代词
  • 2篇方位隐喻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处理模型
  • 1篇隐喻性

机构

  • 1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丁冉

传媒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内江科技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词汇化理论下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对比研究
2008年
主要从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衍生过程着手,以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词汇化理论为理论背景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结论是:现代英语"~self"和现代汉语"自己"的形成都是古英语或古汉语中的两个复合成分词汇化的结果,但是二者在词汇化的原因、方式、程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丁冉
关键词:历时性词汇化
英语方位词BEYOND的认知语义解读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以及原型范畴理论,就英语方位词BEYOND的语义生成、拓展及其认知理据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方位词BEYOND的空间语义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空间隐喻构成其向非空间语义拓展的理据性。BEYOND的多个义项连接则构成一个规则的语义网络,进而形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丁冉
关键词:意象图式方位隐喻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视角下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从词类属性、泛指功能、语篇分布特征等角度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英汉反身代词均为即指语和离指语这一连续统一体内的成员,但二者在其中的地位并不相同;在功能方面,虽然英汉反身代词都具有泛指功能,但前者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后者的使用是无限制的;在语篇分布特征上,汉语反身代词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英语中的反身代词。
丁冉
英语宾语从句标记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
2010年
现代英语宾语从句标记词是从古英语中的指示代词语法化而来的。that的语法化过程体现为功能变化、语素句法变化以及语音变化的统一体。that的语法化受到关联句发展为复合句这一趋势的推动。that的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that的语化理据为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心理组块效应以及信息优先原则。
丁冉
关键词:语法化宾语从句标记词
从语法化角度看英语反身代词的构词被引量:1
2010年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了英语反身代词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对英语反身代词的同指功能和强调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是古英语中的指代词和形容词"self"分别语法化后复合在一起的结果。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动因、过程、理据、机制进行了分析。
丁冉
关键词:语法化英语反身代词
认知理论视域下介词IN的语义拓展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背景探讨英语介词IN的语义生成、延伸过程及其认知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的空间意义产生于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意象图示,方位隐喻为其向非空间语义的延伸提供理据性。IN的多个语义项则构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丁冉
关键词:意象图式方位隐喻原型范畴理论
从认知角度看OUT OF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扩展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示、凸显理论及空间隐喻理论,研究英语中的方位词outof的基本意象图示、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意义结构。研究表明,outof的核心意义来自其在空间范畴中的意象图示,这种基本意象图示可分为静态图示和动态图示两种。通过隐喻机制的作用,这种基本意象图式得以扩展,从而实现了outof从空间范畴向"范围"、"状态"、"分离"、"来源"、"原因"等多种抽象范畴的辐射,由此延伸出大量的隐喻意义,从而形成了outof的多种语义的网络体系。
丁冉
关键词:OUT意象图式隐喻认知语言学
优选论理论下英语“X-self”和汉语“自己”的对比研究
2009年
英语"X-self"和汉语"自己"都可以出现在宾语语域,但二者在充当宾语时所表现出来的约束性不同。在优选论指导下,制定了二者在句型"NP1+V1P1(PP1)+NP2+V2P2+R"中的约束等级,并考察了影响二者约束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英语"X-self"的约束等级和汉语"自己"的约束等级既含有不同的原则也含有相同的原则;正是由于不同的原则,造成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子而二者约束性的不同。
丁冉
关键词:优选论
原型范畴理论下英汉反身代词研究
2010年
采用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原型范畴理为基点,指出从古至今的英汉反身代词均为即指语和离指语两个原型范畴中的成员,但它们在范畴中的地位并不相同。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原型化分析,有助于解决英汉反身代词的词类划分这一问题,从而为其他语言反身代词的词类属性研究提供一个的新视角。
丁冉
关键词:反身代词共时
信息处理视角下的第二语言听力教学
2010年
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不是一个被动的简单接收过程,而是一个包含接收、加工以及产出的主动、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一过程中涉及到言语辨听能力、概括能力、预测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各个方面。提出影响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的信息处理模型以及基于此模型的听力教学策略,以期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效率的目的。
丁冉
关键词:听力理解信息处理模型教学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