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芳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暴雨
  • 1篇订正
  • 1篇订正方法
  • 1篇新一代天气雷...
  • 1篇实况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水汽特征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天气雷达
  • 1篇盆地
  • 1篇相似离度
  • 1篇拉格朗日
  • 1篇雷达
  • 1篇回波
  • 1篇回波强度
  • 1篇格点
  • 1篇副高
  • 1篇高温

机构

  • 5篇四川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四川省气候中...
  • 1篇四川省气象探...

作者

  • 5篇丛芳
  • 3篇王佳津
  • 2篇龙柯吉
  • 1篇刘黎平
  • 1篇肖红茹
  • 1篇曹萍萍
  • 1篇王春学
  • 1篇陈朝平

传媒

  • 2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气象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在四川高温过程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利用1km和5km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和四川地面观测站点资料,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Alpha Index(AI)等统计量,选取2020年夏季四川2次高温天气过程对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的质量进行了检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利用邻近插值方法插值到站点优于双线性插值;误差大值区主要位于高海拔地区,如川西高原、攀西地区及盆地山周;AI指数接近于0,多源融合格点实况数据没有随机误差,较为接近理想值;1km分辨率融合格点实况数据在四川的适用性优于5km,误差≤2℃的准确率可达98%,且均方根误差<1。
丛芳王佳津王佳津黄晓龙
关键词:高温
结合SAL方法的四川盆地暴雨过程检验及订正方法被引量:5
2021年
该文利用预报员最常用的数值预报模式产品(ECMWF、SWC-WARM、GRAPES-MESO、GRAPES-GFS)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9年四川盆地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同时引入SAL方法,通过主观、客观检验方法得出不同类型下各家模式对强降水的预报误差及订正方法。结果表明:ECMWF、SWC-WARM较GRAPES-MESO、GRAPES-GFS有明显优势,同时:①西部Ⅰ型,ECMWF、SWC-WARM两家模式预报偏差较小,SWC-WARM在雨带范围和量级强度上优于ECMWF。②西部Ⅱ型,ECMWF、SWC-WARM两家模式都存在系统偏西导致降水落区偏西、量级偏弱的情况,ECMWF在雨带形态范围上略优于SWC-WARM,但SWC-WARM能较好的预报出分散的强降水中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③东部型,ECMWF、SWC-WARM两家模式预报偏差都较大,除了对系统东西向偏差外还受低涡移动影响存在南北向偏差,ECMWF在雨带形态范围上优于SWC-WARM。
丛芳龙柯吉龙柯吉王彬雁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地面雨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自动雨量站的资料质量控制问题是雷达和自动站联合估测降水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以广东省境内891个自动雨量站为分析对象,在利用传统的只针对自动雨量站资料本身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雷达资料,将地面实测雨量与雷达估测雨量通过相似离度的方法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雨量站资料进行控制,形成了一套结合雷达资料的自动雨量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并对雷达回波强度和自动站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在被考察的891个自动雨量站资料中,有约2.9%(26个)的自动雨量站资料可确定为错误的站点,约有3.4%(30个)自动雨量站资料被列为有严重问题的站点,约有25.8%(230)个自动雨量站资料被列为有一般问题的站点。在综合分析多个个例后,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所需选取个例需降雨强度大、时间长且覆盖范围广的要求也是此方法的局限性。
丛芳刘黎平
关键词:相似离度Z-R关系回波强度
四川两次副高边缘型暴雨的预报偏差分析及模式检验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实况探空资料、自动站雨量数据)以及ECMWF、SWC-WARMS(西南区域模式)、GRAPES-MESO、GRAPES-GFS对比分析了2019年在副高边缘环流形势下的2次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初始场相似的2次过程,导致强降水落区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副高的动态变化不同,其次西风带槽脊的细微差异以及低层水汽条件的差异也与降水落区息息相关。(2)ECMWF在这2次过程中对副高位置动态变化的预报,西进较东退更为准确,且数值模式对此类大范围强降水的预报,ECMWF较其它模式更具有优势,但局限性在于范围偏小、量级偏弱,可结合SWC-WARMS进行订正,而GRAPES-GFS、GRAPES-MESO在模式稳定性和预报准确率方面都不及上述两者。
丛芳陈朝平
关键词:暴雨
四川盆地夏季一次特大暴雨水汽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四川省5001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分析了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西部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特大暴雨存在明显日变化,夜间降水显著,共出现4次峰值。特大暴雨初期水汽主要来自于孟加拉湾,随着降水过程的持续,阿拉伯海东部、孟加拉湾南部及泰国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盆地西部输送。定量分析不同水汽源地的贡献可知孟加拉湾的水汽占主导地位,阿拉伯海次之,泰国湾的水汽贡献最低。
丛芳曹萍萍曹萍萍肖红茹王佳津
关键词:拉格朗日水汽输送暴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