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在璋

作品数:33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乳液
  • 11篇乙烯
  • 10篇乳液聚合
  • 8篇氯乙烯
  • 6篇动力学
  • 6篇树脂
  • 5篇聚氯乙烯
  • 5篇共聚
  • 5篇丙烯
  • 4篇偏氯乙烯
  • 4篇相转移
  • 4篇ASA
  • 4篇丙烯酸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乳化
  • 3篇乳化剂
  • 3篇环氧
  • 3篇共聚合
  • 3篇核-壳

机构

  • 33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轻工业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3篇于在璋
  • 21篇李伯耿
  • 17篇潘祖仁
  • 8篇李宝芳
  • 8篇武利民
  • 5篇王文俊
  • 5篇曹堃
  • 2篇谢红梅
  • 2篇林仁和
  • 2篇陈忠仁
  • 1篇范宏
  • 1篇刘祥
  • 1篇陆强
  • 1篇陆志平
  • 1篇任照玉
  • 1篇翁志学
  • 1篇孟红
  • 1篇贾红兵
  • 1篇贾红兵
  • 1篇焦书科

传媒

  • 7篇高分子通报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塑料工业
  • 2篇表面活性剂工...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塑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聚氯乙烯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聚合物乳液通...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8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SA核-壳乳液聚合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能被引量:4
1992年
基于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和增韧机理,设计出ASA三元复合聚合物。研究发现,ASA复合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核与壳之间存在接枝产物,接枝产物的组成为A/S=18.4/81.6(重量比),略低于其乳液恒比组成(A/S=20/80),接枝率随核的交联剂、乳化剂及壳层单体的用量增大而增大。动态粘弹谱(DMS)显示在核的聚合物相中存在壳的聚合物相畴。ASA复合聚合物与其机械共混物具有相同的热稳定性,但具有更好的韧性。其缺口抗冲强度在交联剂为1.0%时出现极大值,并随橡胶粒径和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韧性大大高于ABS。
武利民于在璋李伯耿潘祖仁
关键词:乳液聚合
ASA核—壳乳液聚合研究Ⅲ 聚合动力学和接枝率被引量:2
1992年
以交联的聚丙烯酸丁酯为核(橡胶相),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壳(塑料相),考察了核一壳乳液聚合动力学;并研究了一些聚合参数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Perkin-Elmer240C元素分析仪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
武利民于在璋李伯耿潘祖仁
关键词:核壳乳液聚合聚合动力学接枝率
偏氯乙烯乳液共聚合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对高固含量偏氯乙烯(VDC)乳液共聚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VDC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选择方法,得出可以通过乳化试验,沉降试验及乳化过程电导测定试验来选择VDC乳液聚合的乳化剂。聚合实验表明,VDC乳液聚合适宜的乳化剂的HLB值为26-32,并且该乳化剂的乳化过程电导应无上升趋势。此外,对于胶乳中VDC含量及乳液表面张力对放置稳定性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贾红兵于在璋李伯耿李宝芳
关键词:偏氯乙烯稳定性乳液聚合聚氯乙烯
阴离子乳化剂/长链脂肪醇复合物的结构形态被引量:2
1989年
用TEM和~1H—NMR研究了阴离子乳化剂和长链脂肪醇的复合物。这两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和配比对复合物的结构形态均有影响。根据电镜测得的粒子大小,提出了棒状粒子模型。对该复合物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的了解,将为微乳液的制备提供基础。
范宏翁志学于在璋黄志明潘祖仁
关键词:复合乳化剂脂肪醇
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酯)的诱导分解动力学——引发剂诱导分解动力学处理方法的评价
1990年
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酯)(DCP)是一种新开发的引发剂。本文用碘量法测定了DCP在甲苯中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DCP的热分解具有活化能高和低温下活性差的特点,并伴有诱导分解。 本文对DCP的诱导分解动力学,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实验证明,修正的Brown法更适合于DCP的诱导分解动力学的处理。 根据修正的Brown法,得到DCP在甲苯中的一级分解。诱导分解速率常数的Arrhenius方程分别是 K_1=3.29×10^(21)exp(-163120/RT)(s)^(-1) K_i=9.40×10^(16)exp(-92540/RT)(mol)^(-1)(L)(s)^(-1)
李宝芳谢红梅于在璋
关键词: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
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乳液共聚合研究
1994年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PS/SHS)为引发体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基辛基酚醚(SLS/OP)为乳化剂或复合乳化剂,于50℃或60℃下进行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VDC/MA)的乳液共聚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乳化剂SDBS或复合乳化剂SLS/OP,加入适量离子型第三单体和pH值调节剂,可以制得总固物含量大于50%的稳定性好、粒径适宜、阻透和涂敷性能良好的VDC/MA共聚胶乳。
李伯耿林仁和于在璋曹堃李宝芳
关键词: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特性——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1996年
用电导、表面张力和折光指数法估算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复合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现,SLS/OP和SDBS/OP的CMC值约为10^(-3)g/ml数量级,数据与乳化剂纯度有关,但与复合乳化剂中两者的比例无关。同时对三种测定方法作了评价。
王文俊李伯耿李宝芳曹堃于在璋
关键词:临界胶束浓度复合乳化剂
全文增补中
ASA核-壳复合聚合阶段乳化剂补加量控制被引量:2
1991年
从四种参数——表面张力、接枝率、乳胶粒子形态和大小、聚合速率等研究发现,为维持不断增长的乳胶粒子的稳定性而又不生成新的乳胶粒,补加乳化剂的用量应控制在E/M_2<1.5%(wt%,E为补加乳化剂量,M_2为壳层单体量)以下。
武利民于在璋李伯耿潘祖仁
关键词:核-壳
全文增补中
核-壳聚合物研究的进展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核-壳聚合物乳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况,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武利民李伯耿于在璋潘祖仁
关键词:乳液
半连续乳液聚合在共聚物组成控制上的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半连续操作是控制乳液共聚物组成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
陆强李伯耿于在璋
关键词:乳液聚合共聚物高聚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