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妮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国全民阅读的全面研究与阐释——评《全民阅读从创新发展中走来》被引量:1
- 2018年
- 2006年以来,全民阅读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一次浪潮。全民阅读工程的推动实施需要学者们关注并提供智力支持。然而,全民阅读的研究成果却并不丰硕。《全民阅读从创新发展中走来》是我国目前较为全面研究全民阅读的学术专著,有着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学术著作的空白,丰富了专题研究学术构成,也对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于慧妮
-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软实力
-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设计与实施——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 2014年
- 基于对我国施行学科馆员服务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分析,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立足点,结合山东艺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对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下文简称我院图书馆)施行学科馆员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工作方法及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重要意义进行重点论述。
- 于慧妮
- 关键词:学科馆员服务
- 浅议传统中国画色彩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4
- 2006年
-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的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因素之一.色彩的正确运用,能有效地表现构思,加强创作主题的感染力,牵动人们的情感抒发.对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也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形式的视觉审美冲击力.中国画自其产生以来,独到的择色观念便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流变着.中国画的色彩观,其产生、发展与社会历史中诸多因素相关联,尤以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哲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此,潘天寿认为:"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学";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假定谈中国艺术而拒绝玄的心灵状态,那等于研究一座建筑物而只肯在建筑物的大门口徘徊",那就很难深化其中.因此,要研究中国画色彩观的流变,就必然要关注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 于慧妮
-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传统色彩观
- 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标准——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 2016年
- 知识大爆炸信息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新挑战:逐年增加的图书数量与有限的馆舍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藏书剔旧工作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将影响新书上架,给新书采购工作带来困扰,从而影响图书馆职能的正常发挥。本文结合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下文简称我馆)的实际馆情,对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提出可行建议。
- 于慧妮
- 关键词:藏书剔旧
- 京剧服装“铠”“靠”历史源流考
- 2022年
- 作为京剧服饰的“铠”“靠”,不仅是前辈戏曲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体现,也是对“铠”“靠”的生活原型——古代铠甲戎服的艺术再加工。本文以传统京剧服饰体系中的武将装扮“靠”为切入点,从历史溯源、结构形制、创新改良等角度梳理京剧服饰“铠”“靠”的形式美,联系历史上铠甲戎服的发展流变,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 于慧妮
- 关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针对新时期高校的时代特点,结合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从五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馆员素质进行探讨与论述。
- 于慧妮
- 关键词:馆员素质
- 中国传统肖像画“传神”论小议
- 2009年
- 中国传统肖像画创作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对形的把握,于是出现了顾恺之"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之后,随着绘画创作的发展,"传神"论被不断地丰富、充实,到南宋陈郁在《藏一话腴·论写心》中提出"写心"主张,标志着"传神"论发展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之后,几无人超越。
- 于慧妮
- 关键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遗貌取神
- 京剧蟒袍形式美撮论——基于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馆藏蟒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立足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馆藏陈列的原山东省戏曲学校遗存的京剧服饰,从"传统蟒袍的制式"、"馆藏蟒袍的解析"、"近现代蟒袍的改良"三个方面,研究蟒袍中形制比较稳定的男蟒的色彩搭配、纹样组合、刺绣针法等美的形式表现及组合规律,探讨京剧服装中蟒袍的形式美,以期为新时期戏曲服饰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 于慧妮
- 关键词:京剧服饰形式美
- 京剧服饰中蟒袍的形式美——基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馆藏蟒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立足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馆藏陈列的原山东省戏曲学校遗存的京剧服饰,从传统蟒袍的制式、馆藏蟒袍的解析、近代蟒袍的改良三个方面,研究蟒袍中形制较为稳定的男蟒的色彩搭配、纹样组合、刺绣针法等形式因素组合规律,探讨京剧服饰中蟒袍的形式美,以期为新时期戏曲服饰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 于慧妮
- 高校临摹范画数据库的构建被引量:1
- 2018年
- 结合当前各艺术院校普遍开展的自建数据库工作,从方便读者和图书馆自动化发展两个角度阐述了建设临摹范画库的必要性;从临摹范画库的设计、数据采集与加工、元数据标引设计和数据库的备份、试运行与发布等方面对临摹范画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阐述;总结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物与登记信息的不对应、知识产权保护难、数据库平台与标准不统一等难题。
- 于慧妮
- 关键词:高校自建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