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光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颅底
  • 4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颅底肿瘤
  • 2篇入路
  • 2篇手术入路
  • 2篇缺损
  • 2篇重建术
  • 2篇鼻窦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外
  • 1篇声带
  • 1篇声带良性肿物
  • 1篇手术进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组织缺损
  • 1篇前颅底
  • 1篇切除
  • 1篇缺损修复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8篇任光
  • 5篇吴彦桥
  • 4篇彭子成
  • 3篇白坤歧
  • 2篇汤晓义
  • 1篇邹静
  • 1篇王梦寅
  • 1篇王政刚
  • 1篇陶振峰
  • 1篇尚跃东
  • 1篇用文明
  • 1篇赵国庆
  • 1篇尚耀东
  • 1篇黄友
  • 1篇李琦
  • 1篇赵国庆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国外医学(耳...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耳鼻咽喉(头...

年份

  • 3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前颅底手术进路及其缺损修复方法的改进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介绍30例前颅底手术,采取了鼻侧额下和鼻椎侧翻进颅入路,术野宽广、无角度、便于颅内病变切除,不牵拉额叶脑组织。用带蒂的全额肌皮瓣或颅骨骨膜瓣修复前颅底骨质缺损面积大于国外同类报道,不植骨,不加人工材料支撑,抗感染能力强,易成活,就近取材,操作简便,不会有死骨形成或排异反应,无长时间脑脊液漏。
彭子成尚耀东白坤歧邹静吴彦桥任光汪贺媛王政刚王梦寅付生亮
关键词:颅底鼻肿瘤外科重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4例报告
1994年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4例报告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用文明,白坤歧,赵国庆,汤晓义,任光,黄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盯聍腺恶性肿瘤。将我们自1978年至1993年间资料齐全的4例报告如下,重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及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病例简介例...
用文明白坤歧赵国庆汤晓义任光黄友
关键词:外耳道耳肿瘤腺样囊性癌误诊
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1994年
对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10例,施行了根治性手术,用游离的阔筋膜和带蒂帽状腱膜颅骨膜重建被切除的颅底骨板和硬脑膜,颅底骨缺损直径达5~7cm也不需植骨,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或出现脑、脑膜膨出,术后己健在4年者4例,2年后复发但仍带瘤生存4年余1例,另5例术后3个月至3年半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死亡。
彭子成尚跃东白坤歧赵国庆陶振峰吴彦桥任光汤晓义李琦
关键词:鼻窦恶性肿瘤颅内颅底外科治疗根治性手术骨膜
颅底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重建和修复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5年
颅底肿瘤术后颅底、硬脑膜及邻近组织大面积缺损的重建和修复材料的研究为当今颅底外科之热门课题,本文就近年来各家之重建方法和材料学进展加以综述。
吴彦桥任光
关键词:颅底肿瘤组织缺损
喉切除发音重建术的进展被引量:1
1993年
喉切除后恢复发音是广大无喉患者的心声。近年来,发音重建手术不断完善,已走向成熟阶段本文回顾了发音重建的发展、手术方法、发音效果、手术并发症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任光吴彦桥彭子成
关键词:喉切除发音重建术
颅底肿瘤手术入路及有关重建技术的进展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重点综述前和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改进,颅底骨、硬脑膜及颌骨组织缺损的重建和面神经的处理。
彭子成任光
关键词:颅底肿瘤外科手术手术入路重建术
纤维喉镜下声带良性肿物摘除术
1994年
声带息肉是喉部一种常见良性病变,由于病变组织小,通常采用间接喉镜下摘除肿物的手术方法。但间接喉镜下,病人条件要好;手术不易掌握.同时视野缺少立体感,有些微小的小结、声门下息肉、喉室内囊肿或乳头状瘤不易取净;有些息肉取下后局部声带有毛刺、不平滑;一些粘膜撕脱后游离于声带上;还有一些广基性息肉,根部不易取净。近年来,我们用纤维喉镜做声带良性肿物手术132例,效果好、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32例病例中,声带息肉93例,声带小结23例,声带小血管瘤1例,声带及喉室乳头状瘤5例,声带囊肿3例,喉室囊肿2例,声门下囊肿1例,声带白斑2例,声带局限性增生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8岁,平均41.5岁。男75例,女57例。
任光吴彦桥
关键词:纤维喉镜良性肿物间接喉镜喉室
颅底肿瘤手术入路及有关重建技术的进展
1994年
远在1941年由神经外科医生Dandy[1]介绍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一例眶内肿瘤,这种操作先后由Ray和Mclean(1943)以及Tym(1961)加以改进。1954年Smith报告他和神经外科合作经颅一面联合入路成功的大块切除了前筛窦和眶内肿瘤,但当时大多数头颈外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态度,直到1963年,Ketcham[2]等报告17例颅一面联合切除治疗副鼻窦肿瘤以前,这种手术仍不作为治疗副鼻窦肿瘤的措施。十年后,Ketcham等又撰写了三篇论文报告他们有关随访结果,补充了增加的病历,并详细阐明其并发症和治愈率,并将副鼻窦癌的治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50%[1.2]。彼等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学者应用这种术式切除副鼻窦肿瘤。
彭子成任光
关键词:颅底肿瘤眶内肿瘤手术入路鼻窦癌硬脑膜外侧颅底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