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银桥
- 作品数:33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GCRG22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224,制备高纯度的GCRG224蛋白。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224 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102/D-TOPO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凝胶回收目的蛋白。结果:SDS-PAGE证实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16.8ku的Thioredoxin/GCRG224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22.3%。经凝胶回收法得到纯度近100%的蛋白产品。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Thioredoxin/GCRG224融合蛋白,并制备了高纯度的蛋白产品,为后续功能研究及其抗体研制创造了条件。
- 伍银桥王刚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王卫华
- 关键词:胃肿瘤癌基因蛋白质类原核细胞纯化
- 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2 13。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pGEM 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2 13cDNA序列 ,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 pET10 2 /D TOPO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 ,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量约2 9.4ku的重组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2 8.7%。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Thioredoxin GCRG2 13融合蛋白 ,为后续功能研究、蛋白制备及其抗体研制奠定了基础。
- 伍银桥王刚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王卫华
- 关键词:胃癌基因克隆大肠杆菌基因表达
- 一种野外救援紧急人工气道建立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救援紧急人工气道建立箱,包括箱体、除湿件和杀菌件,所述除湿件包括除湿盒,所述箱体顶部的后侧通过合页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腔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抽屉,所述杀菌件包括紫外线杀菌...
- 伍银桥
- 文献传递
- 超声内镜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通过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的内镜表现和声像图特征,比较评价超声内镜(EUS)对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和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IPMN11例,MCN10例;男性...
- 朱敏伍银桥吴本俨
-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胃癌细胞成瘤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正义、反义转染对胃癌细胞MKN45成瘤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比较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中GCRG2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差异。选取稳定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裸鼠移植瘤实验分析转染细胞成瘤性。结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其细胞克隆形成数量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其细胞克隆形成数量低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在裸鼠体内进行的转染细胞的成瘤性实验可见,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低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结论: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成瘤性,GCRG213反义转染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成瘤性。
- 高利利吴本俨王孟薇战大伟黄海力伍银桥尤纬缔王卫华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真核表达基因转染
- 胃癌前病变演变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和PCNA的表达意义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前病变不同转归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2例胃癌患者癌前病变组织标本及56例非胃癌患者组织标本的P53、Bcl-2和PCNA的表达。结果:发生癌变者与P53、Bcl-2和PCNA阳性强度有密切关系;PCNA标记指数(PCNA LI)在癌变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变组,差异有显著性(t=5.261,P<0.01);在癌变组,88.5%的病例有单一或多种基因表达异常,51.9%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同时表达,与非癌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393,P<0.05)。结论:在胃癌发生过程中,P53、Bcl-2表达强度明显增加,细胞增生活性升高,且为多基因协同作用,说明在胃癌演变过程中他们起重要作用。
- 伍银桥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祝庆孚
- 关键词:胃癌凋亡相关蛋白PCNABCL-2癌前病变
- 胃癌相关基因GCRG123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胃癌相关基因GCRG123.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含完整ORF的GCRG123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102/D-TOPO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18700的重组融合蛋白.薄层凝胶扫描显示,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23.6%.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GCRG123重组融合蛋白.
- 伍银桥王刚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
- 关键词:胃癌基因原核表达
- 胃癌前病变不同转归中p53、bcl-2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p5 3、bcl 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等生物学指标在胃癌前病变不同转归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 5 2例胃癌患者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标本及 5 6例非胃癌患者癌前病变〔胃黏膜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和 (或 )异型增生〕组织标本的p5 3、bcl 2和PCNA的表达。 结果 (1)在癌前病变中 ,p5 3、bcl 2在癌组与非癌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CNA标记指数 (PCNALI)在癌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p5 3、bcl 2和PCNA表达在胃癌组织均显著高于癌变前组织 (P <0 0 1) ;(3)在肠型胃癌 ,癌前p5 3、bcl 2阳性者到癌时仍全为阳性 ,无 1例转阴 ;在弥漫型胃癌 ,癌前bcl 2阳性者到癌时有 1例转阴。 结论 在肠型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p5 3、bcl 2蛋白表达起重要作用 ,且发生癌变前细胞增殖活性已明显升高。
- 伍银桥王孟薇尤纬缔祝庆孚
- 关键词:癌前病变P53基因BCL-2基因PCNA
- 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前病变中表达的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伍银桥王孟薇尤纬缔吴本俨祝庆孚
- 关键词:P53胃癌胃肿瘤癌前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
- 一种嵌合式多功能野外救援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合式多功能野外救援梯,涉及野外救援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野外救援的爬梯不方便收放,而且没有较稳固的支撑方式不利于救援安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底部活动套设有两个套管,所述第...
- 伍银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