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德全

作品数:5 被引量:10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信息安全
  • 3篇备份
  • 2篇灾难
  • 2篇灾难备份
  • 2篇灾难恢复
  • 2篇数据备份
  • 1篇定性到定量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灾难
  • 1篇远程
  • 1篇远程备份
  • 1篇事务处理
  • 1篇数据恢复
  • 1篇体系结构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安全
  • 1篇网络信息
  • 1篇网络信息安全
  • 1篇系统灾难
  • 1篇计算机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何德全
  • 3篇李舟军
  • 3篇张艳
  • 2篇李强
  • 1篇吴世忠
  • 1篇谭运猛
  • 1篇李守鹏
  • 1篇孙卫红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结构被引量:12
2006年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灾难发生时,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参考IBM公司SHARE78的7个灾难恢复等级,将灾难恢复系统分为数据级、系统级和应用级3个层次。根据这种层次划分,重新合理地定义了9个灾难恢复等级,并对各个等级详细地给出了定性的说明和定量的规定。本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体系结构,并用三维模型描述了灾难恢复指标、备份与恢复技术和灾难恢复计划与措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和解决方案。
张艳李强李舟军何德全
关键词: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灾难恢复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69
2005年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计算机系统仍然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 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灾难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衡量指标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难 备份技术,讨论了目前灾难备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灾难备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张艳李舟军何德全
关键词:数据备份信息安全数据恢复灾难备份计算机系统
网络信息安全特种保障初探
2003年
提出了特种保障的概念 ,分析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害因素 ,主要有CPU隐含指令、后门、恶意软硬件等 .通过研究非自主开发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系统恶意功能集和触发条件集以及可以发现恶意功能的协议数据序列 ,给出了两种恶意功能的检测方法 ,即激励响应检测法和特征匹配检测法 .
吴世忠李守鹏何德全谭运猛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一种维护远程备份系统的优化O2-safe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远程备份系统在发生灾难时提供了系统的连续可用性,是支持灾难备份与恢复的重要技术。为克服现有远程备份系统比较低的事务吞吐量,提出了一种维护远程备份系统的优化O2-safe方法,对两段锁协议进行修改,按事务CSB时间戳的顺序而不是先来先服务的方式对备份系统上的数据加锁,以重建备份系统上事务间的相关性,使得不相关的事务能并发执行。理论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优化O2-safe方法充分挖掘备份系统上事务间的并发执行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事务吞吐量。
张艳李强李舟军何德全
关键词:灾难恢复数据备份远程备份分布式事务处理
从定性到定量的信息安全模糊综合评估被引量:24
2006年
依据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想,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结合数据采集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提出了保障度的概念.在评估方法中,用人-机结合数据采集的方式,为Delphi方法中获取模糊矩阵时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依据,减少了专家评判的主观性,解决了信息安全评估过程中数据采集困难、定性与定量评估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是一种兼具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孙卫红何德全
关键词:信息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