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玲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2年绵阳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2012年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食用蔬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全部样品均按照GB/T 5009-2003的方法进行农药的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结果 2012年共检测蔬菜165份,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72.12%和23.64%。豆类、根茎类、叶菜类、瓜果菜类和食用菌类蔬菜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率分别为8.00%、23.53%、36.00%、5.26%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P<0.01)。不同种类农药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2,P<0.01)。夏季和冬季蔬菜农药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P>0.05)。结论绵阳市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 何玲玲罗赟张代友吴晓红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残留蔬菜
- 2012—2013年绵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8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582件,检出致病菌49株,总检出率为8.42%。其中蜡样芽孢杆菌2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株,阪崎肠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沙门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结论 2012—2013年绵阳市乳及乳制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较高,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此应引起重视。
- 吴晓红罗赟张代友何玲玲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 2018年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影响因素。方法对1 146份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评价,水质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 146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7.36%(772/1 146),其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水源类型、水期类型、消毒方式和消毒设备,其中制水环节消毒方式的OR值为6.353,提示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因素较多,加强水源保护和消毒管理是提升水质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 罗赟何玲玲刘颜
-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
- 2012-2014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绵阳市采集14种食品,进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792件,5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57株,总检出率为7.07%。2012-2014年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61%(31/360)、8.25%(17/206)、3.54%(8/226)。7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23.07%,,乳与乳制品为13.33%,桶装饮用水及直饮水为12.5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最高(12.50%)、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0.00%)和阪崎肠杆菌(6.15%),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3.23%、1.01%、和0.58%,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抽检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婴幼儿食品、乳与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及饮水较突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 文献英罗赟吴晓红何玲玲凡娅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 2013年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改善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工程占34.86%。抽检水样592份,合格率54.73%,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不达标和菌落总数超标率较高。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41%和54.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7.43%和52.03%。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消毒处理设施不完善,微生物超标率较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 罗赟吴晓红何玲玲张代友
-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
- 2014年绵阳市市售食品中镉污染状况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市售食品中镉污染状况,开展暴露风险初步评估。方法从绵阳市辖区不同地点购买大米、小米、新鲜蔬菜、鸡蛋、水果等市售食品,按照GB/T 5009.19-2003方法对其中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食品样品169份,检出率74.56%,合格率94.08%,不同产地食品中镉污染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14年绵阳市市售食品中镉污染状况不严重,食物中污染物镉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大米和蔬菜样品中存在一定镉超标,应加强监测,保障食品安全。
- 罗赟吴晓红何玲玲陈志
- 关键词:镉食品污染物安全性
- 2012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数据,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绵阳市2012年不同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和农村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 260份,合格904份。城市饮用水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饮用水和夏秋季饮用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和消毒剂指标超标率较高。结论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 罗赟张代友吴晓红何玲玲
- 关键词:城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
- 一起因食用热狗沙拉面包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查找可疑食品、致病因子及污染来源。结果该事件共搜索198名病例,患病率为50.13%(198/395),主要症状以腹泻(90.40%)、发热(87.88%)、腹痛(66.16%)为主,平均潜伏期为13.8 h(4~47 h)。57名病例标本、3份食品、2份食品材料、1份物表涂抹样均培养出肠炎沙门氏菌,对3份食品、2份食品原材料、1份物表涂抹样随机抽取的病例标本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样品DNA指纹图谱相似度为100%。结论此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热狗沙拉面包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建议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 刘颜张先德王乐何玲玲
-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现场流行病学致病因子
- 2022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亚氯酸盐的水平和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评价水质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降低亚氯酸盐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2022年绵阳市共检测生活饮用水样本2044份,对其检测的亚氯酸盐浓度与水样采样时期、消毒方式、水源类型、二氧化氯浓度以及菌落总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080份水样检出亚氯酸盐,超标水样40份,检出率为52.84%,超标率为1.96%,平均浓度为0.168mg/L。地下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地表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98,P<0.05);农村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城市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1,P<0.05);湖库塘水源类型水样中高纯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的亚氯酸盐检出率显著高于江河溪和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0,P<0.05)。二氧化氯和耗氧量的偏回归系数为0.421和0.073,对亚氯酸盐浓度有正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3、6.083,P<0.05),氨氮的偏回归系数为-0.381,对亚氯酸盐浓度有负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超标情况,需要进一步控制消毒剂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 李佳佳刘颜何玲玲罗赟孙雪梅王城亮
- 关键词:亚氯酸盐饮用水二氧化氯耗氧量氨氮影响因素
- 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触屏设备上传蘑菇图像和相关信息;使用MobileNet模型构建图像特征向量;使用MobileNet模型对图像进行实时识别;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从...
- 周万明文献英刘颜孙宏英谢洪委何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