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锋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主题

  • 1篇吨位
  • 1篇社会管理
  • 1篇主义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文化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论题
  • 1篇明朝
  • 1篇明初
  • 1篇明代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南宋
  • 1篇类属
  • 1篇舰船
  • 1篇官民
  • 1篇官民互动
  • 1篇管理概念
  • 1篇国际关系学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何锋
  • 2篇王日根
  • 1篇佳宏伟
  • 1篇刘贺彬
  • 1篇苏惠苹
  • 1篇张小丹
  • 1篇江涛
  • 1篇周惊涛
  • 1篇曹斐
  • 1篇刘佳佳
  • 1篇吕小琴
  • 1篇郭飞燕
  • 1篇陈瑶
  • 1篇曹斌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学术前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
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指导,采取历史学、社会学和军事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家海洋战略的提出,统治者的政治偏向对海军建设的影响,海军建设...
何锋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海军建设国际关系学
明代海上力量建设中的官民互动被引量:1
2008年
明朝的海上力量大致由民间海上力量和政府主导的国家海上力量两部分构成。在海上力量建设的过程中,明初呈现出官方主导的态势,明中后期,民间海上力量渐渐壮大,且与政府形成了明显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对民间海上力量采取的双重政策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民间海上力量向国家海上力量的转化上。在明代民间海上力量向官方海上力量转化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事例,亦有失败的个案。时局、民间海上力量的实力,乃至其领导者的素质,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何锋
关键词:官民互动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及其变迁被引量:2
2008年
王日根教授: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及其变迁”。关于这个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二、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等级性特征:三、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中,“官”、“民”分别在其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四、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民力的活跃;五、社会管理中的城乡差异;六、参与社会管理的其他诸因素(科举、神灵、其他地方习俗等);七、在开展传统社会管理研究时应注重资料的多样性,把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在上述方面,我的研究已多少有所涉及.且提出过“官民相得”、“官民互视”以及“自域”和“共域”、“社会秩序”等概念。学界对此已有一些讨论。著名学者汪荣祖先生曾问过我,
王日根佳宏伟何锋周惊涛江涛曹斐曹斌吕小琴张宗魁陈瑶苏惠苹刘贺彬张小丹郭飞燕刘佳佳
关键词:社会管理论题管理概念明清时期城乡差异
12世纪南宋沿海地区舰船数量考察被引量:14
2005年
南宋时期中国的海外活动频繁,政府的军事支持显得特别重要。据对北宋末年两浙路、淮南西路官方船场所造船只吨位的估算,北宋末年沿海地区政府拥有的舰船数约为1万艘80万吨。到南宋建炎年问沿海新增舰船约7000艘40万吨。绍兴年间,南宋政府建立了正式的海军中央领导机构——沿海制置使司。到12世纪60年代,南宋政府拥有1.8万余艘舰船,并完成了多支大型海军舰队的组建工作。因孝宗将海军建设经费转投到内河水军的建设,导致海军建设陷入长期停滞、装备破损严重的艰难境地,南宋海军无可挽回地从兴盛走向衰败。
何锋
关键词:南宋舰船吨位
明初海权扩张与朝贡体制重建被引量:1
2012年
明初,在朝贡体制重建过程中,明朝的海上力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永乐帝通过纠正洪武帝在海上力量投向上的错误,使明朝海军具备了向南洋、西洋地区进行远洋投送和作战的能力,为将该地区国家纳入朝贡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支持。同时得益于明朝海军的远洋投送与作战能力,才使明政府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控制了朝贡贸易的核心——货币发行权和贸易定价权,从而确保明政府在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中大获其利。
王日根何锋
关键词:明初
台湾“去中国化”之文化类属变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自唐朝起,就有汉人往来大陆和台湾进行贸易活动,历经明郑、清朝、日据时代和二战后四个时期,台湾的汉人数量不断增长。在一个以汉人为人口主体成分的台湾发生"去中国化"现象,这需要从文化类属的变化着手探讨。日据时代的"皇民化运动"第一次改变了台湾社会的文化类属,形成了"台湾人"是日本人的群体认知氛围;民进党为"台独"而推行"去中国化"第二次改变了台湾社会的文化类属,形成了"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群体认知氛围。由此造成两岸文化认知裂痕,成为实现两岸统一的巨大障碍。
何锋黄世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