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蓉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酰肝素酶
  • 2篇绒毛
  • 2篇绒毛膜
  • 2篇绒毛膜癌
  • 2篇葡糖醛酸糖苷...
  • 2篇肿瘤
  • 2篇肝素酶
  • 1篇滴虫
  • 1篇滴虫阴道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2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病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阴道炎
  • 1篇原癌基因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余蓉
  • 4篇张怡
  • 3篇蔡净亭
  • 2篇刘惠宁
  • 1篇张瑜
  • 1篇肖兰华
  • 1篇李梦熊
  • 1篇林秋华
  • 1篇何可人
  • 1篇鲁阳
  • 1篇恭凤英
  • 1篇杨力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172748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阴道炎患者44541例(25.78%),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3473例(19.38%),细菌性阴道病7738例(4.48%),滴虫阴道炎3330例(1.9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二者(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滴虫阴道炎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5);≥50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20岁组、20~49岁组(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各类阴道炎多好发于生育期年龄;阴道炎的发病与季节有关。
肖兰华张怡鲁阳恭凤英余蓉杨力
关键词: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阴道炎病原体
eIF-4E与恶性肿瘤被引量:2
2006年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是mRNA帽结合磷蛋白,是帽依赖性mRNA翻译过程中的限速因子;同时与真核细胞mRNA的转运和降解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eIF-4E通过上调某些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余蓉张怡
关键词: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原癌基因肿瘤
乙酰肝素酶和促血管生成素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技术,检测86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其中Ⅰ~Ⅱ期内异症患者25例,Ⅲ~Ⅳ期内异症患者61例)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及30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中HpamRNA和Ang2mRNA表达。结果(1)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3/86)和55%(47/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为27%(8/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1/86)和65%(56/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膜组织中Ang2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33%(10/30),明显低于内异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1/25)和32%(8/25),明显低于Ⅲ~Ⅳ期内异症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9%(42/61)和64%(39/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5/25)和64%(16/25);Ⅲ~Ⅳ期患者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6/61)和66%(40/61),不同期别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Ang2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与Ang2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HpamRNA和Ang2mRNA均呈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测Hpa和Ang2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张怡蔡净亭李梦熊张瑜刘惠宁余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葡糖醛酸糖苷酶血管生成素2
Caveolin-1与绒毛膜癌侵袭力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的表达与绒毛膜癌高侵袭力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RNA干扰沉默CAV-1基因对高侵袭力绒毛膜癌JEG-3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1)应用Matrigel体外侵袭试验和噻唑盐比色实验[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检测绒毛膜癌JEG-3细胞和JAR细胞之间侵袭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差异;(2)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CAV-1mRNA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不同侵袭力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及JAR表达的差异;(3)将CAV-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至高侵袭力绒毛膜癌JEG-3细胞后,采用RT-PCR检测转染后JEG-3细胞CAV-1mRNA表达的变化,并应用Matrigel体外侵袭试验和MTT法检测JEG-3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1)JEG-3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JAR细胞(P<0.05),但JEG-3和JAR细胞之间增殖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高侵袭性JEG-3细胞以及低侵袭性JAR细胞中均可检测到CAV-1mRNA,将上述三者中CAV-1mRNA的表达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人绒毛膜癌细胞株中CAV-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而具有高侵袭性JEG-3细胞中CAV-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JAR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1表达水平与绒毛膜癌细胞侵袭力呈正相关(r=0.86,P<0.05);(3)CAV-1 siRNA可有效抑制CAV-1mRNA的表达,并削弱绒毛膜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结论:CAV-1基因表达可显著增强绒毛膜癌细胞的侵袭潜能,CAV-1 siRNA可抑制绒毛膜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刘惠宁蔡净亭林秋华何可人余蓉
关键词:人绒毛膜癌CAVEOLIN-1RNA干扰SIRNA
乙酰肝素酶与绒毛膜癌侵袭能力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乙酰肝素酶(Hpa)在绒毛膜癌高、低侵袭力细胞系及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Hpa 与绒毛膜癌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 Matrigel 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不同侵袭力绒毛膜癌细胞系 JEG-3和 JAR 的体外侵袭能力;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Hpa 蛋白在不同绒毛膜癌细胞系及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JEG-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191±17)个]较 JAR 细胞的穿膜细胞数[(106±13)个]明显增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讣学意义(P<0.05)。(2)Hpa 蛋白在绒毛膜癌细胞 JEG-3、JAR 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3)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JEG-3细胞和 JAR 细胞中均可检测到 Hpa蛋白,JEG-3细胞中 Hpa 蛋白的表达量(1.560±0.180)明显高于 JAR 细胞 Hpa 蛋白的表达量(0.610±0.170),绒毛膜癌细胞系中 Hpa 蛋白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 Hpa 蛋白的表达量(0.190±0.00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Hpa 蛋白的表达量与绒毛膜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呈正相关关系(r=0.89,P<0.05)。结论 Hpa 蛋白在绒毛膜癌细胞中表达较正常绒毛组织高;Hpa 蛋白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随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加其表达上调;滋养细胞产生过量的 Hpa 对基底膜蛋白的水解作用在绒毛膜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余蓉张怡蔡净亭
关键词:葡糖醛酸糖苷酶绒毛膜癌肿瘤侵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