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芝
- 作品数:147 被引量:8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田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2015 2017 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和露地穴播(CK) 2 种种植方式,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荞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寻求半干旱区荞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FMS 较 CK 使荞麦苗期提前 2.0~2.7 d,分枝期提前 2~3 d,现蕾期提前 0~1.7 d,而灌浆期延长 4.7~7.0 d。全膜覆土穴播(FMS)提高平水年(2015)和欠水年(2016)荞麦农田的土壤贮水量,较 CK 增加 16.9mm 和 25.59 mm,提高 2.91%和 5.79%,差异显著(P<0.05),但丰水年(201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平水年和丰水年,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分别增加 2.27℃和 2.20℃,但是在高温干旱年, FMS 分枝期至灌浆期明显低于 CK,全生育期内 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降低。成熟期 FMS 干物质量较 CK 增加 13.46%~137.87%,叶面积指数增加 16.22%~52.55%,株高增加 12.78%~48.91%,单株粒重增加 33.39%~60.90%,籽粒饱满率提高 8.48%~9.14%。3 年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生育期 0~300 cm 土壤耗水量增加 3.89%,但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 7.26%~95.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7.59%~87.08%,差异显著(P<0.05),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增效愈加明显。全膜覆土穴播能够提高荞麦播前土壤贮水量,降低高温时段的土壤温度,延长灌浆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促进荞麦植株发育,使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升高。
-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
- 关键词:半干旱区荞麦土壤温度水分利用效率
- 半干旱区补灌及施氮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补灌及施氮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各生育期全株、秸秆干物质积累均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规律。玉米全株干物质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相同P、K肥条件下,增施N肥可增加玉米秸秆干物质量;补灌(50mm)条件下,相同施肥处理玉米产量和N肥农学效率分别比无灌溉增加4%~21%、1.8%~20%;补灌条件下,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60kg/hm2时(W1N4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可达到10 971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平衡施肥和补灌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 张平良郭天文吕军峰谭雪莲侯慧芝
-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补灌干物质积累
- 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20年
- 传统旋耕不能打破土壤犁底层,影响党参根系下扎,限制党参产量和商品属性的提高。立式深旋耕作技术能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含水量,提高土壤蓄存和供应水分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党参根系发育和生长,显著促进块茎发育,提高产量和商品性。因此,将立式深旋技术应用在党参栽培中,将对西北旱作区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有的党参栽培技术以种苗移栽较多,党参直播技术可省去移栽时的劳力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在近年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重点介绍该项技术的操作要点和关键环节。
-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
- 关键词:旱地栽培技术
- 一种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方法,包括步骤:①选地、②施肥、③选种、④铺膜覆土、⑤播种、⑥苗期管理、⑦中后期管理、⑧病虫害防治、⑨适时收获、⑩留膜免耕多茬种植,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铺膜覆土时,覆土0.3‑...
- 侯慧芝张绪成王红丽方彦杰于显枫马一凡
- 文献传递
- 一种简易覆膜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覆膜工具,包括外龙门架,所述外龙门架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套管,且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活塞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
- 于显枫张绪成董博方彦杰马一凡侯慧芝王红丽
- 文献传递
- 立式深旋耕作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立式深旋耕作能提高土壤供水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方法】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8年布设马铃薯定位试验,设计立式深旋耕作40 cm(VRT)、深松40 cm(SS)和旋耕15 cm(TT)3个处理。在马铃薯播期、盛花期和收获期测定土壤含水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开花期测定了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成熟期调查马铃薯产量。计算马铃薯阶段水分养分消耗量,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VRT耕作方式提高了马铃薯播前0—120 cm土层的含水量和0—40 cm土层的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与SS和TT耕作方式相比,VRT提高了3年的花前平均耗水量,提高了干旱年(2016)的花后耗水量,但平水年(2017)和丰水年(2018)的花后耗水量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VRT耕作方式干旱年碱解氮消耗量在花前花后较SS和TT耕作方式分别增加了38.7、22.9 kg/hm^(2)和25.9、12.9 kg/hm^(2);平水年碱解氮消耗量在花前花后较SS和TT耕作方式分别增加了17.2、0.4 kg/hm^(2)和21.2、6.3 kg/hm^(2),丰水年相应地增加了13.6、4.1 kg/hm^(2)和26.8、2.8 kg/hm^(2);VRT较SS和TT耕作方式增加了有效磷和速效钾的花前花后消耗量。VRT耕作方式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高于SS和TT处理,产量在2016、2017和2018年分别较SS和TT耕作方式增加了156.8%和47.8%、24.8%和41.0%、19.6%和27.5%,VRT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利用率和速效氮磷钾利用效率高于SS和TT,并在干旱和平水年达显著差异。【结论】与深松和旋耕相比,立式深旋耕作可以提高马铃薯播前0—120 cm土层的贮水量,进而提高0—40 cm土层中的有效态氮和磷含量,特别是在花前阶段;较好的水肥供应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较高的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有利于马铃薯开花后的生长,最终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立式深旋耕作还优化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
-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 关键词:养分利用效率马铃薯西北黄土高原
- 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为了解半干旱区秸秆还田量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旱作区(35°35′N,104°36′E)开展大田试验,以陇春35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500 kg·hm^(-2)秸秆还田(SRL)、3000 kg·hm^(-2)秸秆还田(SRM)、4500 kg·hm^(-2)秸秆还田(SRH)和无秸秆还田(CK)4个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300 cm土壤贮水量、0~300 cm土层阶段耗水量和WUE的特点。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量的秸秆还田均可提高春小麦播种到抽穗期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拔节到灌浆期春小麦对0~300 cm土层的耗水量,降低拔节到成熟期冠层温度,显著增加春小麦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SRM处理的产量较SRH和SRL处理分别增加4.0%和17.4%,WUE分别提高4.8%和16.0%。因此,在甘肃中东部半干旱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适宜秸秆还田量为3000 kg·hm^(-2);秸秆还田能够改善春小麦生育前中期土壤墒情,有利于中后期水分利用,促进春小麦叶片光合物质生产,最终实现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水分利用
- 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3
- 2018年
- 从范围、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等方面规范了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 方彦杰张绪成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马一凡
- 关键词:甜荞规程
- 平衡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研究干旱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平衡施肥技术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旨在为该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作物,通过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各处理中,玉米平均产量以OPT+Zn处理最高,达到了12 934.0kg/hm2;适量增施Zn肥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累积均随肥料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春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论]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平衡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收益;K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生育后期养分的充足供应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 吕军峰郭天文侯慧芝谭雪莲
- 关键词:平衡施肥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养分吸收规律
- 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对旱地覆膜春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碱解氮累积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瘠薄的土壤、较低的氮肥固持率和传统的一次性基施化肥制度造成覆膜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供需不平衡,引起早衰和水分生产潜力限制的问题。于2016—2017年,在陇中雨养农业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化学肥料氮磷钾肥按照传统施肥量相同基施的情况下,布置全膜覆土(PMS)、全膜覆土+高量有机肥(PMO)、裸地(CK)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土壤碱解氮变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特征方面,PMO较PMS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平均提高11.93%,进一步提高拔节—抽穗和灌浆—成熟阶段干物质量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量最大增长速率及生育期平均增长速率分别提高11.53%和11.42%,快速生长期无显著延长;PMO较PMS和CK处理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2.79%和43.73%,0—5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SA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10.67%和42.80%;PMO较PMS播前至收后0—50 cm土层SAN累积量降低幅度减少111.15%和增加SAN下移趋势;与PMS相比,PMO进一步优化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但显著降低氮素偏生产力和增加收后土壤SAN累积量。因此,化肥和高量有机肥基施可提高半干旱区覆膜小麦干物质累积速率和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扬花后低氮素限制,促进增产,但增加土壤氮素残留量,可以通过合理减施措施加以调控。
- 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张绪成王红丽于显枫张国平王红丽马一凡
- 关键词:地膜覆盖干物质积累土壤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