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增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摄入大量葡萄糖引起大鼠血压升高致肾脏滋养动脉损伤的光镜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长期摄入大量葡萄糖通过抑制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 2型导致大鼠血压升高致肾脏滋养动脉损伤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4 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对照组 (10只 ) ,其它三组 (各 10只 )分别给予葡萄糖 15 .0g/kg·d ,2 5 .0 g/kg·d ,35 .0 g/kg·d(分别为葡萄糖 1组、葡萄糖 2组和葡萄糖 3组 )共 3个月。分别于1月、2月和 3月末测尾动脉血压 ,3月末对大鼠肾脏滋养动脉行光镜观察摄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长期摄入大量葡萄糖大鼠动脉血压水平升高 (P <0 .0 1) ;肾脏滋养动脉出现平滑肌痉挛 ,平滑肌增生 ,血管壁增厚 ,血管腔变窄。结论 :长期摄入大量葡萄糖可能通过抑制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 2型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 张永生楚立云孙铁军姜枫冯增文庞继恩
- 关键词:葡萄糖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窦部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胃窦部黏膜的病理变化,探讨根除Hp是否可以减少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程度。方法将因上腹痛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Hp根除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对Hp根除组给予抗H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再次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胃窦部病理变化。Hp检测采用Giemsa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诊断采用HE染色。结果对病人两次胃镜检查的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程度进行比较,Hp根除组黏膜萎缩程度减轻(P<0.05),对照组无变化(P>0.05);Hp根除组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P<0.05),对照组加重(P<0.05)。结论根除Hp能够使胃窦黏膜萎缩程度和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
- 姚萍王群英冯增文杨杰巩艳钟慧闽
- 关键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 高糖摄入对大鼠11β2型羟化固醇脱氢酶及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验证长期摄入高糖对大鼠血管 11β2型羟化固醇脱氢酶及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10只 ) ,其它 3组 (各 10只 )分别给予葡萄糖 15 0g/(kg·d) (高糖 1组 ) ,2 5 0g/(kg·d) (高糖 2组 )和 3 5 0g/(kg·d) (高糖 3组 )共 3个月。分别于 1个月、 2个月和 3个月末测尾动脉血压 ,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反应 ,肠系膜血管网离体灌注液中皮质醇及醛固酮的含量 ,以及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观察主动脉 11β2型羟化固醇脱氢酶及醛固酮合酶信使核糖核酸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①长期摄入高糖大鼠动脉血压 1个月时已经升高 ,3个月末仍升高 (P <0 0 1) ;②长期摄入高糖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的最高灌注压升高 (P <0 0 1) ;③长期摄入高糖大鼠离体肠系膜血管网分泌醛固酮减少 ,分泌皮质醇增多 (P <0 0 1) ;④长期摄入高糖大鼠主动脉 11β2型羟化固醇脱氢酶及醛固酮合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降低。 结论 :长期摄入高糖抑制 11β2型羟化固醇脱氢酶及醛固酮合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增高血管合成皮质醇、减低血管合成醛固酮、增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并可引起血压升高 ,可能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
- 张永生楚立云庞继恩冯增文吴平生刘伊丽
-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机制
- 原发性巨大肝淋巴瘤一例
- 2006年
- 病人,男,85岁,住院号;327027。因“发现腹部包块2个月”入院,病人2个月前出现腹胀,进食后加重,无明显反酸、嗳气、时伴有胸闷憋气,近期症状加重,偶有疼痛并乏力,病程中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呕吐,外院CT检查示:提示中上腹腔巨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腹腔巨大包块与肝左叶有关,未经治疗收入我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中腹部明显球形突起,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扪及20cm×15cm大小包块,上达剑突,下平脐,表面光滑,质中,可轻微推动,有轻度压痛,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呜音正常,实验室检查:Hb112g/L、RBC4.08×10^12/L、WBC6.13×10^9/L、LY22.3%,无异常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FP(-)、CEA(-)。术前诊断:(1)上腹部肿瘤;(2)肝脏肿瘤。目前不能做出明确诊断,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中上腹腔25cm×25cm×15cm巨大肿瘤,周边大部分界限清楚,基底部与肝左叶相关,左肝与肿瘤交界处见数个小结节,右肝基本正常。因病人体质差,凝血机制欠佳,完全左肝切除不能耐受手术,故行大部分切除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肝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符合呈巨大瘤块状浸润的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LCA(+)、CD20(+)、CD45RO(-)。
- 冯增文钱宏王志远赵晓东
- 关键词:腹腔巨大包块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BSAG(+)HBEAG(+)
- 预防长春新碱静注致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静注长春新碱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为临床预防药物性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 将2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光镜组(A1)、实验光镜组(A2)、常规电镜组(A3)、实验电镜组(A4);所有动物古耳缘为实验组,左耳均为对照组,A1、A3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B1、B3),A2、A4以常规注射方法为对照(B2、B4)。常规组以60ml生理盐水先导后冲法,实验组采用回抽冲洗法,光镜、电镜下观察穿刺静脉的病理变化。结果 A1、B2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大部分消失,纤维组织增生,部分管壁增厚,内壁可见小血栓形成;A2血管大部分区域内衬单层扁平上皮,小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壁略增厚。A3、B4内皮细胞核浓缩,可见大小不等小泡状结构,胞浆内细胞器结构不清;A4内皮细胞膜结构清晰,核染色质颗粒密度稍增高均匀分布,胞浆内见少许线粒体及内质网膜结构清晰。结论 A2较B2、A4较B4损伤明显减轻,回抽冲洗法较常规法预防药物性静脉炎更为有效。
- 楚立云赵崇梅刁惠民康丽艳张立新冯增文
- 关键词:长春新碱药物性静脉炎药源性疾病静脉化疗并发症预防
- 长期摄入乙醇或高糖对大鼠血压和心肌损伤的观察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乙醇和高糖可能通过抑制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 2型导致大鼠血压升高致心肌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7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七组 :对照组 (10只 ) ,其它六组 (各 10只 )分别给予乙醇 0 .7g·kg-1·d-1,1.4g·kg-1·d-1,2 .1g-1·kg-1·d(分别为乙醇 1组、乙醇 2组和乙醇 3组 )和葡萄糖 15 .0g·kg-1·d-1,2 5 .0 g·kg-1·d-1,35 .0 g·kg-1·d-1(分别为高糖 1组、高糖 2组和高糖 3组 )共 3个月。分别于 1月、2月和 3月末测尾动脉血压 ,3月末对大鼠心肌行透射电镜观察摄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长期摄入乙醇或高糖大鼠动脉血压水平升高 (P <0 .0 1) ;心肌细胞结构紊乱 ,Z线变形 ,部分肌丝溶解 ,糖原减少 ,线粒体肿胀、嵴变少、紊乱、消失或空泡变。结论乙醇和高糖可能通过抑制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 2型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 张永生楚立云孙铁军姜枫冯增文庞继恩
- 关键词:乙醇高糖心肌损伤
- 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血栓素B_2与6-酮-前列腺素F_(1α)变化及与血气的关系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T/K)与血气的关系。方法 将淹溺组大鼠置于低温(16~18℃)海水中,任其自由游动直至沉入水底,呼吸暂停,迅速取出置室温下观察,分别于5,15,30,60,240,360 min(每小组各6只)测大鼠肛温,取左心血行血气分析,取各小组4只检测心肌组织TXB2及6-Keto-PGF1α含量,观察T/K变化,肺组织计算干重/湿重比值(D/W),另2只光镜下观察肺脏及心脏形态改变。结果 淹溺大鼠肛温、pH、PaO2及 6-Keto-PGF1α明显降低,于5min组降至最低点(P<0.01),PaCO2及 TXB2则明显上升,分别于5min组及30min组升至最高点(P<0.01),T/K比值明显上升;淹溺后随离海水的时间延长,肛温、pH、PaO2及Pa-CO2呈恢复趋势,心肌的TXB2、6-Keto-PGF1α及T/K比值则无明显改善。结论 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的TXB2及6-Keto-PGF1α含量受低温、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的影响,造成TXB2增高、6-Keto-PGF1α降低及T/K比值失衡从而使心脏功能趋于恶化。
- 姜忠华范静冯增文王额尔敦苑同业贾钢锐杨东慧
- 关键词:淹溺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气
- 硬化性腹膜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 1994年
- 本文用大鼠建立持续腹膜透析(CAPD)实验模型,模拟CAPD中长期接触生物不相容物质所致的腹膜硬化关系。结果表明,乳酸盐透析液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醋酸盐透析没有肯定的致腹膜硬化作用。单纯高糖高渗透析液也有致腹膜硬化的作用。若伴有细菌感染以及消毒液(如碘液)污染透析液,则可加重腹膜损伤和硬化程度,并对临床上防治硬化性腹膜炎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 丁苏青林作伦崔德安孙咸茂冯增文
- 关键词:硬化性腹膜炎腹膜透析动物模型
- 临床病理讨论 第266例——腹痛、低热、便血、消瘦被引量:2
- 2001年
- 冯增文谢晓平金卫中钱宏钟慧闽
- 关键词:病理腹痛低热便血
- 胃癌前期病变的核仁组成区研究
- 1992年
- 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可用银染的方法(简称 AgNOR)显示,这已被一些学者用于肿瘤的研究,发现对许多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分型分级有用。我们测定了慢性胃炎、胃癌前状态、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上皮细胞内 AgNOR,以探讨胃癌前状态组织中核仁组成区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金卫中冯增文钟慧敏孙咸茂
- 关键词:胃肿瘤核仁组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