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群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猝灭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1-丙醇和2-丙醇对水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应用荧光猝灭法和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荧光素在正丙醇-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相互作用距离和BSA的流体动力学半径,研究正丙醇和异丙醇对水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结果显示,正丙醇-水和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BSA与荧光素的相互作用距离和BSA的流体动力学半径随着正丙醇和异丙醇浓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表明低浓度的正丙醇和异丙醇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紧密的构象,而较高浓度的正丙醇和异丙醇则破坏蛋白质的紧密构象.试验中观察到BSA与荧光素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结合距离大于同浓度的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结合距离,而BSA在前者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小于后者,说明无支链的正丙醇分子易于与蛋白质的疏水基团产生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而带支链的异丙醇分子的疏水性较弱,有利于与蛋白质分子的亲水基团相互作用而积聚在蛋白质表面.
- 马林刘东群刘春丽许莉林瑞森童张法
- 关键词:正丙醇荧光猝灭法动态光散射
- 三种氨基酸在尿素-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被引量:11
- 2008年
- 用精密密度法详细测定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在尿素-水混合溶剂中的表观摩尔体积.计算了三种氨基酸从水到尿素-水混合溶剂的迁移偏摩尔体积,结合前期的氨基酸从水到尿素-水混合溶剂的迁移焓,探讨尿素-水混合溶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氨基酸与尿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分子在水中自缔合,引起溶剂结构的变化并削弱其与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造成氨基酸从水到尿素-水混合溶剂的迁移偏摩尔体积和迁移焓随尿素浓度的增加而出现多个变化点,这一效应随着氨基酸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大,表明氨基酸的疏水性越强,其与尿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去水化作用越明显.
- 马林许莉林瑞森魏志强刘东群
- 关键词:氨基酸尿素偏摩尔体积相互作用
- 正丙醇和异丙醇对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及其荧光光谱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正丙醇-水和BSA-异丙醇-水体系中BSA的发射荧光(λex=280nm、295nm)和同步荧光(Δλ=15nm、60nm),结合静态光散射技术,探索正丙醇和异丙醇对水溶液中蛋白质的构象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丙醇和异丙醇使蛋白质发生部分解折叠现象,低浓度的正丙醇和异丙醇水溶液能轻微增强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但是,总体上,正丙醇和异丙醇是弱的蛋白质变性剂,在浓度较高的体系中,体系的混合状态的变化对BSA的荧光强度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 马林刘东群杨华童张法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正丙醇异丙醇荧光光谱
- 丙三醇-水混合溶剂对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
-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丙三醇对血红蛋白(Hb)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丙三醇浓度的增加,Hb的氧化还原峰位差增加、表观标准电势负移,表明丙三醇降低了Hb的电子传递能力,Hb的氧化态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具有更...
- 魏志强马林刘东群何维仁
- 关键词:丙三醇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
- 荧光猝灭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醇-水混合溶剂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大多数蛋白质的天然环境并不是单纯的水溶液环境,而是含有许多有机物质的复杂环境。醇类物质能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构型,且对蛋白质的溶解度、变性行为、折叠和解折叠及酶的活性等都有很大影响。醇类物质同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基团,与水分子...
- 刘东群
- 关键词:荧光猝灭法醇-水混合溶剂蛋白质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