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莉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儿童
  • 5篇毒性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炎
  • 5篇肌炎
  • 5篇病毒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心肌炎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凋亡
  • 3篇急性
  • 3篇表达及意义
  • 2篇预后
  • 2篇死亡病例分析
  • 2篇住院
  • 2篇住院儿童
  • 2篇注射液
  • 2篇淋巴

机构

  • 20篇南华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怀化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刘丹莉
  • 13篇高顺利
  • 11篇刘海英
  • 5篇杨云华
  • 4篇王立忠
  • 3篇邓晖
  • 3篇李双杰
  • 2篇殷小成
  • 2篇郝崇伟
  • 2篇于小华
  • 2篇莫运喜
  • 2篇阳志勇
  • 1篇吕建华
  • 1篇刘红雨
  • 1篇赵谦
  • 1篇杜九中
  • 1篇阳声芝
  • 1篇刘群策

传媒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在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儿科见习的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013级麻醉学专业两个本科班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班,57人)和实验组(2班,54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法,实验组学生采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见习结束,比较两组学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及临床见习前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组所采用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临床见习后,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较临床见习前提高(P<0.05或P<0.01),且临床见习后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见习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实践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刘丹莉高顺利莫运喜
关键词:儿科学临床见习
黄芪注射液对多柔比星诱导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多柔比星(ADR)诱导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健康分娩的胎儿脐血,采用密度梯度与贴壁法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并分离和培养UCB-MSCs,连续5次传代纯化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纯度,加入ADR(10μg/L)诱导UCB-MSCs凋亡,同时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黄芪注射液(4、40、400μg/L)与UCB-MSCs共培养24 h。实验共分6组,即空白对照组,ADR组,ADR加低、中、高剂量黄芪组(4、40、400μg/L),黄芪对照组(400μg/L)。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法检测凋亡率黄芪对照组[(6.75±1.49)%]与空白对照组[(5.61±0.5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DR组凋亡率[(39.42±2.2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干预后,中、高剂量黄芪组凋亡率[(24.07±1.52)%,(22.85±2.2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较ADR组明显降低(Pa<0.05);低剂量黄芪组[(30.22±1.19)%]与ADR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黄芪对照组[(5.65±0.49)%]与空白对照组[(3.71±0.1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DR组凋亡率[(40.42±2.2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黄芪组凋亡率[(23.07±1.12)%,(21.85±1.21)%]均显著低于ADR组(Pa<0.05)。结论黄芪具有明显抑制ADR诱导UCB-MSCs凋亡的作用,且无剂量依赖性。
杨云华于小华李双杰刘丹莉郝崇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腺花素通过靶向Prx Ⅲ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腺花素(Adenanthin)靶向PrxⅢ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方法:以HL-60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全反式维甲酸(ATRA)、Adenanthin和ATRA+Adenanthin,共4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用NBT还原实验分析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rxⅢ表达的变化。结果:Adenanthin可诱导HL-60细胞分化;ATRA+Adenanthin组NBT还原阳性率明显高于ATRA组和Adenanthin组(P<0.05);ATRA+Adenanthin组CD11b阳性细胞百分率(43.62%±1.38%)均明显高于Adenanthin组(28.15%±1.78%)、ATRA组(36.72%±1.33%)及空白对照组(7.99%±1.78%)(P<0.05);Adenanthin组Prx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ATRA组(P<0.05)。结论:腺花素能协同ATRA使HL-60细胞分化成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rxⅢ的表达有关。
莫运喜刘丹莉高顺利殷小成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miR-141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dx分子。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1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B细胞ALL患)L35例为B细胞ALL组,以非血液病患)L15例为对照组,采集骨髓标本,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PCR检测miR-141的表达,比较各组miR-141表达差异。结果:miR-141在B细胞ALL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miR-141在治疗前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第30天及第12周(P〈0.05),治疗第30天的表达低于治疗第12周(P〈0.05):≥i0岁组miR-141的表达低于〈10岁组(P〈0.05);低危组治疗前miR-141表达高于中、高危组(P〈0.05),而中危组高于高危组护〈0.05)。结论:miR-141在儿童B细胞ALL中很可能存在抑癌作用,并是预后预测的潜在靶点。
高顺利王立忠刘海英刘丹莉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细胞儿童预后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Th1和Th2极化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Th1和Th2极化改变及相应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6例ITP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上述单个核细胞培养16 h后上清液中的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 FCM检测显示ITP患儿治疗后Th1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比例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LISA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增高,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水平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激素治疗后Th1/Th2细胞极化改变及Th1分泌的IFN-γ增加与ITP治疗疗效密切相关。
刘丹莉杨云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1细胞TH2细胞
衡阳地区近6年新生儿尿路感染病原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近6年新生儿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本地区212例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中段尿培养阳性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的212株菌株中,革兰阴性菌(G-)172株,占81.1%;革兰阳性菌(G+)35株,占16.5%;真菌5株,占2.4%。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但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高,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罕见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近6年衡阳地区新生儿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主导地位,且耐药率高。
刘海英刘丹莉高顺利邓晖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新生儿
米力农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杨云华刘丹莉刘红雨
关键词:肺炎心脏功能米力农婴幼儿
衡阳地区2007~2012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衡阳地区南华大学附一医院2007~2012年6年间0~14岁的住院儿童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儿前五位主要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降低儿童病死率。方法对南华大学附一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6年间,住院的24 305例0~14岁患儿中17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年龄分布、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病因变迁、病死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2年住院儿童总病死率为0.70%,6年间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170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08例,女性62例,男女比例1.7∶1.0。以0~28天病死率最高,为0.99%(46/4651);住院3天及3天以内死亡者例数最多,占死亡总数的72.35%(123/170)。前5位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新生儿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3.53%(142/170)。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 2007~2012年6年间病死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各年龄期的重点保健措施,降低早产儿出生率,预防感染性疾病,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高顺利刘海英刘丹莉阳志勇刘璋慧
关键词:儿童住院病死率
黄芪甲苷通过IL-23/IL-17信号通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作用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IL)-23/IL-17信号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作用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20)、低剂量干预组(n=20)及高剂量干预组(n=20),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1 ml病毒培养液,其余三组腹腔接种0.1 ml含1×102TCID50柯萨奇病毒B3培养液建立VMC模型。接种后当日,低、高剂量干预组分别以1%、9%黄芪甲苷0.1 ml灌胃,对照组、模型组以0.1 m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共14 d。期间观察各组表现及死亡情况。第15天处死小鼠取心脏及血液标本,HE染色计算心肌病理积分,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细胞频率,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IL-23、IL-17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四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死亡率最低。高剂量干预组的心肌病理积分、Th17细胞频率、心肌IL-23和IL-17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干预组,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和低剂量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模型组和低剂量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IL-23/IL-17信号通路发挥抗VMC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刘丹莉刘海英高顺利
关键词:黄芪甲苷病毒性心肌炎白介素-23白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7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黄芪甲甙干预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黄芪甲甙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5只,后3组小鼠经腹腔接种0.1mL柯萨奇病毒B3(CVB3),低、高剂量干预组接种后当天分别以0.01、0.09g/L黄芪甲甙0.1mL灌胃,第15天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及心脏质量/体质量(HW/BW),通过HE染色判断炎症细胞浸润与心肌坏死病理积分,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IL-17mRNA、蛋白表达,ELISA测定心肌组织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高剂量干预组死亡率、炎症细胞浸润与心肌坏死病理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HW/BW、心肌IL-1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心肌IL-6、T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干预组HW/BW、心肌IL-1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心肌IL-6、TN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VMC发病过程,黄芪甲甙对VMC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L-17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刘海英刘丹莉高顺利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黄芪甲甙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