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25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4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短期转归不良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43例CVST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3~6分).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出院时转归良好患者118例,转归不良患者25例.与转归良好组比较,转归不良组患者癫痫发生率、血清D-二聚体水平、出血性脑卒中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昏迷、失语、血清D-二聚体水平、出血性脑卒中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为3.175 μg/mL时,其预测CVST短期转归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和85.6%. 结论 癫痫、昏迷、失语、血清D-二聚体水平、出血性脑卒中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凯宋波方慧权涛赵璐高远许予明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预后
- 郑州市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城乡流行现状对比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结果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11 366例社区居民,其中卒中患者344例,卒中标化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3.3%vs 2.5%,Z=-2.649,P=0.004),逐步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后,卒中的患病率与居住地为农村呈正相关(OR 1.77,95%CI 1.31-2.38)。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既往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农村低于城市(P〈0.001),吸烟比例农村高于城市(P〈0.001)。结论郑州市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显著,卒中防控工作应当针对当地卒中防控的薄弱环节,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卒中社区防治策略。
- 韩凯昊李亚鹏刘凯刘新奎田庆丰邢丹李玉生宋波许予明
- 关键词:卒中城市农村
- 豆纹动脉区新发皮质下小梗死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静脉反流相关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总结脑静脉反流(CVR)在新发皮质下小梗死(RSSI)人群中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且诊断为豆纹动脉区RSSI的住院患者。总结入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上评估CVR,根据有无CVR将患者分为CVR组和无CVR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视觉评分量表对EPVS的部位和数量进行评估,将评分较高的EPVS定义为高级别EPVS(HEPVS);同时对脑白质高信号和腔隙性梗死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EPVS与CVR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豆纹动脉区RSSI患者571例,其中女性180例(31.5%);年龄(59.37±12.87)岁;共有73例(12.8%)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存在CVR,即发生率为12.8%。CVR组(n=73)与无CVR组(n=498)相比,女性比例更低[21.9%(16/73)比32.9%(164/498),χ2=3.578,P=0.059],既往有吸烟史比例更高[38.4%(28/73)比27.7%(138/498),χ2=3.499,P=0.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R组既往有饮酒史[34.2%(25/73)比21.7%(108/498),χ2=5.621,P=0.018]及合并基底节区HEPVS[41.1%(30/73)比25.3%(126/498),χ2=7.999,P=0.005]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节区HEPVS与CVR相关(OR=1.988,95%CI 1.190~3.320,P=0.009)。结论在RSSI人群中,基底节区EPVS与CVR显著相关,提示静脉功能障碍可能与EPVS的形成关系密切。
- 吴峥嵘张珂宗策刘红兵刘凯王艳红许予明高远
- 关键词:大脑梗死基底神经节血管周围间隙
- RhoC shRNA对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生成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下调RhoC表达体外对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伪足形成、迁移能力、成管出芽能力及体内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RhoC shRNA慢病毒载体下调血管内皮细胞中RhoC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RhoC mRNA...
- 刘凯王瞳邱森田翔宇韩俊雅韦娜赵志华陈奎生
- 关键词:RHOC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慢病毒载体
- 文献传递
- RhoC对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
- 目的探讨RhoC对血管内皮细胞二维成管和三维出芽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RhoC 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骨髓瘤血管内皮细胞(MMVE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RhoC蛋...
- 刘凯韦娜陈奎生
- 关键词:RHOC多发性骨髓瘤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患者血脂表达情况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表达情况,探讨血脂水平对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PD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161例,分别为PD组、脑梗组及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他因素;以PD组、脑梗组为因变量对2组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一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PD组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脑梗组(均P<0.05),HDL-C水平高于脑梗组(P<0.05);PD组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人数比例低于脑梗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HDL-C、低水平的LDL-C、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可能与PD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相关。结论:PD患者TG、LDL-C水平低于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HDL-C水平高于脑梗死患者。高水平的HDL-C、低水平的LDL-C可能与PD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相关。
- 王扬扬史长河吴峥嵘刘凯吴军
-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脂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
- 14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短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V...
- 刘凯宋波方慧高远许予明
- 相关炎性因子对静脉窦血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D-二聚体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0-11—2017-01收治的CVST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以及出院随访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2定义为预后良好。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CVST患者预后与三种因子水平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价值。结果纳入228例CVST住院患者,187例(82.0%)患者预后良好,41例(18.0%)患者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PLR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67.2±175.6vs 160.1±86.9,P <0.001),D-二聚体(1.5±2.4vs 4.2±9.8,P=0.09)和红细胞分布宽度(15.3±4.1vs 14.8±2.7,P=0.3)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1.06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7~1.094,P<0.05]、意识障碍(OR2.497,95%CI 0.971~6.421,P=0.05)颅内出血(OR 5.361,95%CI 1.977~14.541,P=0.001)、PLR(OR 1.007,95%CI 1.003~1.011,P=0.001)、直窦(OR 2.757,95%CI 1.121~6.780,P=0.027)、静脉(OR 4.250,95%CI 1.450~12.454,P=0.008)和预后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LR为168.3时,预测CVST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78.0%和65.2%。结论 PLR与CVST患者预后独立相关。D-二聚体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不是CVST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屾刘凯高远赵璐方慧裴璐璐王运超宋波许予明
- 关键词:D-二聚体红细胞分布宽度静脉窦血栓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RPL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RPL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该患儿在应用环孢霉素、甲氨蝶呤及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性发作、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头颅MRI的T2加权像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DWI序列未见明显受限。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9d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头颅MRI未见异常。符合RPLS的诊断。结论 RPLS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且MRI是确诊本病最有价值的方法。积极停用可疑药物,降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可短期内恢复正常。
- 刘凯田培超王怀立罗强王越禚志红谢新生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
- 炎性肠病相关性脑静脉血栓形成
- 2016年
-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作为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一种较为少见的肠外表现,常常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被忽略。文章就IBD相关CV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王运超宋波高远刘凯李攀星许予明
- 关键词:炎性肠病颅内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窦血栓形成颅内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