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博

作品数:109 被引量:30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4篇肿瘤
  • 24篇肠癌
  • 23篇蛋白
  • 22篇预后
  • 20篇癌组织
  • 18篇直肠
  • 16篇直肠癌
  • 16篇免疫
  • 15篇食管
  • 15篇结直肠
  • 13篇淋巴
  • 13篇结直肠癌
  • 13篇病理
  • 11篇淋巴结
  • 10篇临床病理
  • 10篇免疫组化
  • 8篇血管
  • 8篇黏液
  • 8篇基因

机构

  • 95篇河北北方学院...
  • 41篇河北北方学院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05篇刘博
  • 29篇吕洋
  • 19篇王立坤
  • 16篇武雪亮
  • 14篇薛军
  • 14篇屈明
  • 13篇杨东东
  • 10篇郭飞
  • 9篇张迎春
  • 9篇连晶晶
  • 9篇刘军超
  • 9篇安峰
  • 9篇李秀娟
  • 9篇崔大鹏
  • 8篇李坤
  • 7篇吴靖芳
  • 7篇杨瑞敏
  • 7篇周海丰
  • 7篇张凡
  • 7篇魏东

传媒

  • 8篇河北医药
  • 6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解剖学报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Id-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Id-1在两组中的表达,分析Id-1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d-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0.96±0.03 vs 0.20±0.04,P=0.011);Id-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较正常组织高(0.82±0.04 vs 0.31±0.02,P=0.020)。免疫组化显示Id-1在结直肠癌组织组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00%vs 24.00%,χ2=23.431,P=0.000)。Id-1表达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Id-1的特异性高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
武雪亮王立坤薛军杨东东屈明郭飞杨瑞敏刘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和存活素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存活素蛋白(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对两者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结肠癌组织84例及正常结肠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STAT3和Survivin在结肠癌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检测STAT3和Survivin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18,P<0.01)。结论 STAT3和Survivin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临床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孟玮刘博宗治国史晓宇张敬马峰王世旭赵峻峰李占林
关键词:结肠肿瘤
GLUT-1在结直肠癌、腺瘤、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组织50例、邻近正常组织50例、结直肠腺瘤3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GLUT-1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GLUT-1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LUT-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0%(8/50)、40.00%(20/50)和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LUT1在正常黏膜、腺瘤、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17±0.05)、(0.50±0.03)和(0.8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T-1表达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肝转移和脉管浸润关系密切(P〈0.05),GLUT-1在CEA(+)、CA199(+)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EA(-)、CA199(-)组(P〈0.05),GLUT-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GLUT-1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监测指标,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武雪亮王立坤周海丰郭飞杨永江刘博杨东东屈明薛军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蛋白1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
Id-1在结直肠腺癌、腺瘤、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切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30例(中低度16例、重度14例)、腺癌50例、邻近正常黏膜50例,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Id.1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Id-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0%、31.25%、57.14%、72.00%;Id-1mRNA在结直肠正常黏膜、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5.00%、57.14%、76.00%;Id-1蛋白及Id-1 mRNA在正常黏膜组织、腺瘤伴中低度不典型增生、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步增强(P〈0.01);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中吻合系数分别为k:0.791、0.729、0.905;从TNMⅠ-Ⅳ期Id-1表达也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1表达与肿瘤浆膜浸润、CEA(+)、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Id-1异常表达在肿瘤癌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监测指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指明新的方向。
武雪亮王立坤薛军杨东东屈明郭飞杨瑞敏刘博候占富
关键词:ID-1原位杂交
沉默DDX39A基因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沉默DEAD-box RNA解旋酶39A(DDX39A)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GSE63941、GSE77861、GSE20347和GSE16153芯片数据,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并下载食管癌相关数据;采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检索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数据,并采用Cytoscape软件中MCODE插件整合数据,鉴别出相关性强的关键基因,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网页工具(GEPIA 2)分析正常食管黏膜和食管癌组织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用卡普兰-迈尔曲线图(Kaplan-Meier Plotter)将筛查出来的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图。细胞学实验,选择食管癌TE-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干扰RNA技术(siRNA)沉默DDX39A基因表达;取对数生长期TE-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MOCK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沉默组(si-DDX39A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DDX39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TE-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β-黏连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原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核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与GEO数据库相结合共得到56个差异表达基因。Cytoscape软件MCODE插件共鉴别出41个相关性强的关键基因,通过GEPIA 2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41个基因得到DDX39A。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与si-NC组比较,si-DDX39A组细胞中DDX39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CCK-8法,si-DDX39A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si-NC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24 h后,si-DDX39A组细胞迁移率低于si-NC组(P<0.05);Transwe
武鹏立李凤玉刘博吕洋
关键词:食管肿瘤生物信息学细胞侵袭
巨大型双侧卵巢多发黄素化囊肿1例被引量:1
2012年
深刻剖析1例罕见的巨大型卵巢黄素化囊肿临床个案,重新认识卵巢多发黄素化囊肿,以便同道吸取教训,避免错误诊断、错误切除。
任雁林焦桂青舒丽莎王欣业刘博
关键词:卵巢妊娠
CEACAM-1和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和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CAM-1和VEGF在40例SACC和4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阳性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在SACC病变中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中CEA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50%,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的12.50%;SACC组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差异显著(72.50%vs 17.50%,P<0.001);SACC组中中低分化者CEACAM-1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病者,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脉管浸润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无肺转移和无脉管浸润者(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的CEACAM-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CEACAM-1和VEGF在SA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5,P<0.001)。结论 CEACAM-1和VEGF与SA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在SACC的演进中存在协同作用,相互影响。
马赛安峰胥爱文王芹刘博张利李立恒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VEGF
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2022年
目的分析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拟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NSCLC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PROX1表达情况。统计NSCLC复发情况,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SCLC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结果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高(P<0.05),癌组织中PROX1高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高(P<0.05);13例患者复发(24.07%)。复发患者淋巴结转移、PROX1高表达、TNM分期为Ⅱ期例数比未复发患者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ROX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期是NSCLC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最佳截点为8.36,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89.13%。结论NSCLC癌组织PROX1高表达,PROX1蛋白表达是NSCL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指标。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
趋化因子受体CXCR4、PTEN在结肠黏液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PTEN蛋白在结肠黏液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5例结肠正常组织、92例大肠黏液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PTEN蛋白在结肠黏液腺癌的表达率为31.52%(29/9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结肠黏液腺癌的表达率为61.95%(57/9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CXCR4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PTEN蛋白的过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相关,且它们在其浸润转移中具有相关性,常态化检测有利与结肠黏液腺癌的治疗。
张剑虹张飞张晓丽张凡刘博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PTEN组织芯片
GEMOX方案联合免疫疗法对晚期胆管癌疗效及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晚期胆管癌患者将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GEMOX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 mg/m 2,静脉滴注30 min,d1,8,奥沙利铂,100 mg/m 2,静脉滴注2 h,d1;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第1天,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240 mg静脉滴注,静脉滴注30 min,2周1次;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CA242、CA50)]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RR)分别为27.5%和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0.00%和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EA分别为(21.44±2.39)和(27.45±2.94)ng/ml,CA125分别为(43.05±2.60)和(52.25±5.62)kU/L,CA199分别为(248.34±35.57)和(312.22±46.08)kU/L,CA242分别为(23.57±1.88)和(31.50±2.78)U/ml,CA50分别为(30.40±3.59)和(46.09±3.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神经毒性、皮肤病变、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胆管癌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崔大鹏郭丹韩帅李紫宣冯志林张迎春连晶晶刘博
关键词:晚期胆管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肿瘤标记物毒副反应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