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敏

作品数:3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飞蝗
  • 15篇DSRNA
  • 14篇基因
  • 6篇真菌
  • 6篇蚧虫
  • 6篇基因工程
  • 6篇基因工程技术
  • 5篇蜕皮
  • 5篇病原
  • 5篇病原真菌
  • 4篇脂肪酸
  • 4篇日本松干蚧
  • 4篇松干蚧
  • 4篇转录
  • 4篇蜡蚧
  • 4篇几丁质
  • 4篇害虫
  • 4篇害虫防治
  • 4篇反转录
  • 4篇CDNA

机构

  • 35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5篇刘卫敏
  • 23篇张建珍
  • 22篇赵小明
  • 15篇马恩波
  • 10篇谢映平
  • 7篇薛皎亮
  • 6篇杨洋
  • 5篇刘晓健
  • 3篇张艳峰
  • 3篇田芬
  • 2篇杨钤
  • 2篇董晶
  • 2篇樊金华
  • 2篇贾盼
  • 1篇张志娟
  • 1篇李大琪
  • 1篇李慧慧
  • 1篇王艳丽
  • 1篇刘瑞
  • 1篇张永杰

传媒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菌物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3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3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3的dsRN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计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并合...
张建珍杨洋赵小明刘卫敏马恩波
文献传递
亚洲玉米螟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编码基因OfTER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亚洲玉米螟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编码基因OfTER及其应用。为了提供一种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新靶标,利用黑腹果蝇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获得一种亚洲玉米螟反式烯酰辅酶A还原酶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
赵小明李慧慧刘卫敏张建珍
蜡蚧轮枝菌入侵蚧虫表皮过程中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作用被引量:20
2009年
研究了蜡蚧轮枝菌两个菌株No.V3.4504和No.V3.4505感染沙里院褐球蚧的外观症状、入侵体壁的过程及胞外蛋白酶与几丁质酶的作用.结果发现,用菌株No.V3.4504的孢子悬浮液感染蚧虫2d后,在虫体表面蜡粉稀薄的位置和柔软的虫体腹面出现了菌丝,5d后菌丝覆盖虫体,7d后菌丝层加厚,虫体开始死亡.显微切片观察,在体壁的外表皮、内表皮和真皮层都发现了菌丝,说明该菌已侵染成功.以蚧虫的表皮为培养基对这两个菌株连续培养8d,发现菌株No.V3.4504的蛋白酶活性在前6天连续上升,最大值为(33.94±1.61)U/g,然后降低;几丁质酶活性在前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d5开始增加,最大值为(7.28±1.36)U/g.菌株No.V3.4505的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与No.V3.4504相似.说明蛋白酶在菌丝侵染体壁的前期发挥了作用,降解表皮中的蛋白质,使几丁质暴露,诱导几丁质酶的大量产生,从而分解几丁质.
彭国良薛皎亮刘卫敏谢映平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蚧虫表皮蛋白酶几丁质酶
一株感染杨尺蠖蛹的病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从山西省洪洞县的杨树丰产林中采集到几头自然染菌的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越冬蛹虫尸,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真菌,定名为YHT01,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1.0×108 conidia/m L)感染杨尺蠖蛹进行回接杀虫实验,扫描电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ITS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YHT01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YHT01菌株感染之后,杨尺蠖蛹节间处长出白色菌丝。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椭圆形,白色,绒毛状,菌落背面呈橙黄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菌株孢梗束呈扫帚状,分生孢子小,卵形至椭圆形,壁光滑,大小为(2.1-3.4)μm×(1.1-1.8)μm。该菌株的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Holm:Fr.)Fr.(AB233337)的序列相似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YHT01是杨尺蠖蛹的一株病原真菌,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
王妮姚红青谢映平刘卫敏张永杰
关键词:病原真菌拟青霉菌种鉴定
一种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2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2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飞蝗脂肪酸合成酶基因LmFAS2的dsRN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计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并合...
赵小明杨洋张建珍刘卫敏马恩波
文献传递
一种飞蝗脂肪酸延伸酶基因LmElo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蝗脂肪酸延伸酶基因LmElo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飞蝗脂肪酸延伸酶基因LmElo的dsRN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计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并合成;b...
张建珍杨洋赵小明刘卫敏马恩波
文献传递
一种飞蝗透明带基因Piopio及其dsRNA和应用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蝗透明带基因Piopio及其dsRNA和应用。为提供一种飞蝗防治途径,本发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飞蝗转录组中获取一种飞蝗透明带基因LmPio的核苷酸序列,进一步通过测序验证并确定其OR...
张建珍苏亚芷赵小明刘卫敏刘晓健
昆虫表皮发育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3
2019年
昆虫体壁(Integument)具有类似高等动物皮肤和骨骼的双重功能,坚硬的表皮限制了躯体生长,因此,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须进行周期性蜕皮。昆虫表皮由皮细胞分泌形成,从外到内可分为外包膜(Envelope)、上表皮(Epicuticle)、外表皮(Exocuticle)、内表皮(Endocuticle)和皮细胞层(Epidermis),外表皮和内表皮统称为原表皮(Procuticle)。脂类物质主要存在于上表皮中,原表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几丁质和蛋白质,在表皮形成过程中上述成分依次分泌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有序排列的表皮结构。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RNA干扰技术等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昆虫表皮发育的研究进展。本文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就表皮结构和成分、表皮脂代谢、表皮几丁质代谢和表皮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认识昆虫表皮发育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刘晓健刘卫敏赵小明张建珍马恩波
关键词:表皮脂代谢表皮蛋白
日本松干蚧不同虫态的泌蜡特点及FAS与FAE的含量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及酶含量测定方法,对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分泌蜡质的几个虫态及各虫态虫体内与蜡质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伸酶(FAE)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期和三龄若虫期,前者为珠形若虫,虫体分泌少量湿蜡,在体表形成薄蜡层,由气门周缘分泌蜡丝,后者泌蜡量大,为蜡丝结茧;雌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和雌成虫泌蜡形成卵囊期。FAS含量变化与泌蜡活动关系密切,在雄性的三龄若虫期最高,二龄若虫期次之,蛹期最低;雌性成虫泌蜡前和中期FAS含量最高,产卵完毕时最低,二龄若虫期居中;FAE含量与FAS变化相似,但在二龄若虫期也较高。这说明FAS和FAE参与了蜡质合成过程。
田芬谢映平刘卫敏邵生富吴俊
关键词:日本松干蚧泌蜡
病原真菌降解两种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究病原真菌降解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及其毒力效应,为应用病原菌对蚧虫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4株昆虫病原真菌—蜡蚧霉(Lecanicillium lecanii)菌株V3.4505、V3.4504、噬菌蚧霉(L.fungicola)菌株HEB02和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菌株HEB01,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沙里院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为靶标害虫,以这两种蚧虫的表皮作为病原菌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测定培养过程中各菌株4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包括脂肪酶、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酶)、几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并据此分析真菌入侵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同时,测定两种蚧虫被4株病原真菌感染8 d后的死亡率,用于评价菌株和胞外酶的毒力效应。【结果】4株病原菌在降解两种蚧虫的体壁过程中,4种胞外酶的活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脂肪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得最早,在培养2 d后就达到最大值,且在日本龟蜡蚧上各菌株脂肪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沙里院褐球蚧。菌株的Pr1酶活性高峰出现在3—4 d,而几丁质酶和NAG酶的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6 d和4—5 d。4个菌株相比较,V3.4505菌株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的致死率均为最高,分别是73%和81%,且与HEB02菌株和HEB01菌株有差异显著。4个株菌的Pr1酶活性平均值与它们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感染8 d后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性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x+5.822(R2=0.823)和y=0.119x+14.75(R2=0.764);4个株菌的几丁质酶活性平均值与两种蚧虫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也较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148x+15.89(R2=0.645)和y=0.095x+10.46(R2=0.762)。【结论】在对两种蚧虫的感染过程中,病原真菌的4种胞外酶均参与了对蚧虫蜡质和体壁的降解。脂肪酶降解虫体表面的蜡质,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在蜡壳�
董晶谢映平刘卫敏牛秀萍薛皎亮
关键词:病原真菌胞外酶日本龟蜡蚧体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