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妮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子通道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离子通道
  • 2篇氯离子通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结肠
  • 2篇抗原
  • 2篇CA2+
  • 2篇HBEAG
  • 2篇病理
  • 2篇病理诊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磷酸化
  • 1篇乙肝
  • 1篇乙肝E抗原

机构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杨军
  • 9篇刘妮
  • 7篇康安静
  • 7篇李宗芳
  • 7篇苏宝山
  • 6篇陈晓黎
  • 4篇靳耀锋
  • 2篇王军宁
  • 2篇赵世平
  • 2篇张婷
  • 1篇强磊
  • 1篇黄莺
  • 1篇黄晓钟
  • 1篇卫阳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DAC5的磷酸化依赖性核浆穿梭的调节机制
2011年
组蛋白乙酰化(histone acetylation)是调控染色质重塑和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表现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s)的机制之一。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是调节组蛋白N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或去乙酰化的关键因子。而Ⅱ类HDAC能以磷酸化依赖的方式穿梭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完成组蛋白去乙酰化过程,干扰转录因子并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因此,研究HDAC磷酸化依赖性核浆穿梭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HDAC5磷酸化依赖性核浆穿梭的调节机制。
杨军刘妮张婷陈晓黎李宗芳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激酶蛋白质磷酸化
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及其类缘病(HAD)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按照HD和HAD病理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17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217例临床诊断为巨结肠的病例中,典型HD仅占41.47%(90/217),男女比例为8∶1;HAD占58.53%(127/217),男女比例为2.85∶1。结论按照HD和HAD病理学诊断标准,临床上表现为巨结肠的患儿中58.53%的病例为HAD,HAD与HD患儿男女比例明显不同,提示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杨军刘妮康安静陈晓黎靳耀锋苏宝山黄莺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病理诊断
TMEM 16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Ca2+激活的氯离子通道(CaCC)蛋白TMEM16A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72例胃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MEM16A的表达,以癌旁胃粘膜组织和非肿瘤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胃间质瘤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TMEM16A表达于胃癌细胞胞膜和胞质内,在72例胃癌中TMEM16A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TMEM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为80.56%(58/72);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TMEM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仅为4.17%(3/7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5)。结论 TMEM16A高表达于胃癌组织,可作为胃癌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候选靶点。
杨军刘妮康安静靳耀锋王军宁苏宝山陈晓黎李宗芳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
一种新的组学技术-肿瘤抗原组学被引量:1
2013年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s,TAA)的筛选是实现肿瘤早期诊断及生物治疗的基础与瓶颈。现有技术(SEREX、SERPA、蛋白芯片等)虽在TAA筛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并不能满足有效筛选TAA的需要。因此,建立新的筛选策略和技术平台成为筛选TAA的重要挑战。近来,为快速筛选病原体全部抗原,一种被称为抗原组(antigenome)的新型组学技术被建立起来,多种细菌的抗原组已被确定。本研究组在抗原组、肿瘤免疫组学以及其它组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肿瘤抗原组(Cancer antigenome)与肿瘤抗原组学(Cancer antigenomics)的概念。认为:肿瘤抗原组是指肿瘤细胞内全部抗原(蛋白类抗原和非蛋白类抗原)的总合;肿瘤抗原组学是主要利用免疫学、抗原表位组学、抗体组学及多系统组学相关高通量技术有效筛选肿瘤相关抗原的一门新兴学科。该技术将候选抗原的免疫学筛选作为TAA筛选的首要条件,显著提高了病原体抗原的筛选效率和特异性。肿瘤抗原组学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异种疫苗免疫技术,先将包含全部肿瘤抗原的肿瘤组织裂解物作为疫苗免疫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再通过免疫分离、鉴定技术(免疫亲和层析、免疫沉淀技术、质谱技术)分离、鉴定TAA。显然,肿瘤抗原组学的提出为TAA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筛选、确定肝癌早期生物诊断和生物免疫治疗靶标具有一定意义。
杨军刘妮李宗芳
TMEM16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Ca2+激活的氯离子通道(Ca2+-activated Cl-channels,CaCC)蛋白TMEM16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67例结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MEM16A的表达,以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和6例结肠腺瘤组织作为对照,1例胃间质瘤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TMEM16A表达于结肠癌细胞胞膜和胞质内,在67例结肠癌中TMEM16A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其中阴性占5.97%(4/67)、弱阳性占16.42%(11/67)、阳性占29.85%(20/67)、强阳性占47.76%(32/67);在癌旁结肠黏膜腺体内大多呈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其中阴性占40.30%(27/67)、弱阳性占52.24%(35/67)、阳性占4.48%(3/67)、强阳性占2.99%(2/67);在6例结肠腺瘤中均呈阳性表达.将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分为阴性组,将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分为阳性组进行分析,在67例结肠癌中TMEM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占77.61%(52/67),而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TMEM16A表达的总阳性率("阳性"和"强阳性")仅占7.46%(5/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5).结论:TMEM16A可高表达于结肠癌组织,可作为结肠癌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候选靶点.
杨军刘妮康安静赵世平黄晓钟苏宝山陈晓黎李宗芳
关键词:结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克隆HBeAg基因,构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染入CHO细胞,G418筛选,用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Be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到HBeAg基因,并构建了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基因测序证实克隆的HBeAg基因中共有12个位点发生单碱基置换突变(C1819G,A2007T,C2046T,C2061G,G2106A,C2109A,C2146T,T2172C,C2203T,A2235G,G2253A,C2298T),1个位点发生缺失突变(2346 del T);成熟HBeAg蛋白中149位缬氨酸(valine,V)突变为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V149F),在HBeAg蛋白羧基端融合有一段长11个氨基酸的多肽(RLESRGPVZTR)。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分泌型HBeAg蛋白。结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为HBeAg的临床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杨军刘妮卫阳靳耀锋王军宁康安静苏宝山李宗芳
关键词:PCDNA3
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及鉴定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预测并鉴定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利用NCBI数据库和免疫表位数据库提供的相应软件预测HBeAg的B细胞线性表位,采用人工合成法合成相应表位肽并分别将与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HBeAg抗原表位抗体,ELISA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发现了1MDIDPYKEFG10、37LYREALESPEHCSP50、74SNLEDPAS81、127RTPPAYRPPNAPIL140等4条新的HBeAg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肽,其与KLH的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获得特异性高效价抗体,抗体滴度大于1∶512000,ELISA实验证实上述抗体均可与HBeAg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确认了4个HBeAg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肽,为深入研究HBeAg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杨军刘妮张婷赵世平强磊苏宝山康安静李宗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预测
特异性生物标记物DOG1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DOG1在胃肠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SMA和S-100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8例GISTs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以瘤旁胃肠肌层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作为对照。结果 68例GISTs中,DOG1、CD117、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1%(66/68)、89.7%(61/68)、82.4%(56/68),DOG1和CD117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D34阳性率(P<0.05),且DOG1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D117阳性率(P<0.05)。SMA和S-100在GISTs中均为(-)。结论 DOG1是胃肠间质瘤特异性生物标记,联合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的表达对于确诊GISTs具有重要价值。
杨军刘妮康安静靳耀锋苏宝山陈晓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C-KITDOG1CD117
一种新型胃癌组织学分型、分级-评分系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胃癌组织学分型、分级-评分系统,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评估指标。方法根据胃癌高度异质性的组织学特征、参照WHO分型方案和现阶段对胃癌分化程度与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型胃癌组织学分型、分级-评分系统。按照胃癌不同组织学结构所占面积的主次将其分为主要型和次要型进行诊断和评分,最后将评分相加的总和作为胃癌的总评分。该文采用这一系统对2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病理标本进行评分,分析其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胃癌组织学分级-评分的增高,胃癌的TNM分期也随之增加,且两者之间关系密切(P<0.05)。结论新型胃癌组织学分型、分级-评分系统的提出,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标。
杨军刘妮康安静李宗芳苏宝山陈晓黎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诊断组织学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