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宗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经济波动
  • 3篇宏观经济
  • 3篇宏观经济波动
  • 3篇财政
  • 2篇企业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就业
  • 2篇极大似然
  • 2篇房价
  • 2篇分权
  • 2篇财政分权
  • 1篇选择性
  • 1篇演进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原油
  • 1篇原油进口
  • 1篇政府
  • 1篇中国原油
  • 1篇中国原油进口
  • 1篇中间投入品

机构

  • 8篇上海财经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3篇刘宗明
  • 2篇李春琦
  • 1篇龚志民
  • 1篇胡志军

传媒

  • 2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财经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统计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总体收入基尼系数的估计:1985—2008被引量:61
2011年
给定收入分布的参数形式,我们使用农村、城镇的分组数据估计了分布的参数。我们考虑了多种常用于收入分布描述的分布函数,并比较了这些分布的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广义贝塔分布Ⅱ型比较适合于农村、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拟合。在此基础上,我们计算了农村、城镇及总体的基尼系数。结果显示,1985-2008年间,总体基尼系数一直在上升,城镇具有上升趋势,农村1985—2003年间一直在上升,2003年以后具有缓慢下降趋势,而且城乡差距是我国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
胡志军刘宗明龚志民
关键词:基尼系数极大似然估计广义矩估计
财政分权、制度性冲击与房价演进动态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其他一些因素后,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提高能够显著的推高房价。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居民房产偏好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制度性冲击是如何影响房价动态路径的,基于动态结构模型的反事实模拟显示,分权性制度冲击的强度和持久性是房价演进动态的重要决定因素。
刘宗明
关键词: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房价上涨与消费抑制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货币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后,可以发现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对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房价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机制上确认了财政分权对于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的重要性。
刘宗明
关键词:财政分权房价
投资效率演进与中国总产出波动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将企业投资效率的变动过程引入包含名义和实际刚性等多种结构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边际数据密度比较结果显示,刚性价格—工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实际数据。同时,本文就企业投资效率冲击对实际总产出波动的解释力和历史贡献进行评估,波动性分解的结果说明投资效率冲击对产出波动具有30%以上的解释力,是所有冲击中贡献最大的。历史分解和反事实模拟的结果显示投资效率是动态演化的,2002~2012年,投资效率呈现总体改善趋势;相对于"十五"计划时期,"十一五"规划时期的投资效率更稳定、效率水平也更高。投资效率改善对2007年中期以后的产出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投资效率改善所形成的产出拉动,2008年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要比实际情形严重得多。
刘宗明
关键词:经济波动
国际油价冲击、中国原油进口“低弹性之谜”与双维非对称动态被引量:3
2018年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别是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表现得尤为显著,油价下跌对原油进口的影响要比油价上涨时的影响更强;其次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效应非对称性,无论对于何种冲击,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原油进口对油价变化的反应程度都要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本文在两个层次上揭示了油价冲击的非对称效应,进而较为成功地解开了原油进口的"低弹性之谜",这对于政府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差异化定向制定相应的原油进口策略和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刘宗明吴正倩
关键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SVAR方法揭示了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以及劳动就业的动态特征,从而确立了相关经验事实。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了包含多种结构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而对不同结构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刚性价格模型不能解释劳动就业的相关经验事实,而刚性工资模型和刚性价格-工资模型对经验特征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同时,还就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波动的解释力和历史贡献进行了评估,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波动具有很强解释力,历史分解和反事实模拟的结果显示投资冲击对2005年后劳动就业的繁荣有显著拉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正向投资冲击的拉动,2008年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就业衰退要比实际情形严重得多。这与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推出的系列投资项目有关,这些投资过程所伴随的投资冲击有效地改善了这一阶段的劳动就业条件。
刘宗明
关键词:劳动就业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2013年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转方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便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将要素使用效率以内生的方式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后验让步比率显示,实际经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要素使用效率动态的模型,说明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要素使用效率机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是不可或缺的。
刘宗明
中间产品市场扭曲会阻碍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理论与实证被引量:28
2019年
资源错配是供给侧扭曲的重要表现,也是阻碍能源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羁绊。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但其相对滞后的市场化进程阻碍了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为了准确厘清资源错配对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能源产业现状进行了剖析,通过半参数估计发现能源行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源错配扭曲。基于中国能源产业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不仅可以考虑传统的资源错配要素,而且能够对中间产品这一未涉领域的错配状态进行分析。基于中间产品框架的计算结果表明,忽略中间产品资源错配将导致TFP损失被低估33%以上。在理论计算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间产品扭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控制关键变量后,结果仍然显示中间产品市场扭曲能够显著提高能源产业的资源错配程度,中间产品市场的扭曲度增加1%,能源产业的效率损失将提高2.2%—2.4%左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同时,就资本和劳动这两类传统意义上的错配因子而言,资本市场的扭曲程度也会显著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政府干预强度的增加也显著降低了能源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这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向和领域都需要进一步斟酌。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和经验上就中间产品错配对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详实的考察,这对于纠正能源产业的要素市场扭曲、科学引导和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刘宗明吴正倩
关键词:资源错配中间投入品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投资效率、居民消费的惯性平滑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经济波动存在三个不同于美国的重要经验特征。为此,文章将企业投资效率和居民消费的惯性平滑机制引入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模拟结果与这三个经验特征能够较好的匹配,从而支持了引入以上两种机制的合理性。波动性分解表明,投资效率冲击对各个经济变量(特别是劳动就业)的波动具有不可忽视的解释力。波动性分解和反事实模拟结果显示,供给面的技术冲击是产出动态演进的主要驱动源,投资效率冲击则是劳动就业动态演进的主要驱动力;另外,199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分界点,1992年以后,企业投资效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劳动就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开始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刘宗明李春琦
关键词:经济波动
“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与财政政策有效性
2022年
伴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政府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愈加显著。在政府进行广泛财政干预的经济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和企业两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在带来经济扩张的同时,会增加政府违约风险并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但税收和支出政策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在中长期内会显著推高企业违约风险。反事实模拟发现,政府违约风险的存在或增强会削弱财政政策有效性,而企业违约风险在短期内抑制财政政策效果的同时,会通过道德风险机制增强中长期财政干预效果,这说明企业违约风险通过扭曲企业偿债预期产生经济扩张的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违约风险会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企业违约风险的出现或增强会通过改善企业福利状态带来社会福利改善,却给居民带来社会福利损失,这种以损害居民利益而获得的福利改善值得警惕和防范。最后,风险对冲机制模拟发现,银行部门的信贷风险利率加成机制和调整粘性机制对管控企业逆向激励产生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积极管控“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刘宗明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危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