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伟

作品数:169 被引量:406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专利
  • 6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化学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8篇颗粒物
  • 47篇燃煤
  • 40篇燃烧
  • 22篇烟气
  • 20篇煤燃烧
  • 16篇锅炉
  • 15篇电厂
  • 15篇烟叶
  • 14篇煤粉
  • 13篇烘烤
  • 12篇吸附剂
  • 12篇催化
  • 12篇
  • 11篇烟叶烘烤
  • 11篇排放特性
  • 11篇粒径
  • 10篇散射
  • 10篇脱汞
  • 8篇燃煤过程
  • 8篇热化学

机构

  • 169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大唐环境产业...
  • 3篇湖北省烟草公...
  • 3篇广东电网有限...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宁夏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南昌科晨电力...
  • 2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江西省电力科...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北省烟草公...
  • 1篇国家电投集团...
  • 1篇湖北省烟草科...
  • 1篇湖北省电力勘...

作者

  • 169篇刘小伟
  • 129篇徐明厚
  • 49篇于敦喜
  • 33篇徐义书
  • 32篇姚洪
  • 31篇周子健
  • 14篇徐静颖
  • 13篇乔瑜
  • 12篇俞云
  • 12篇刘磊
  • 12篇王超
  • 11篇隋建才
  • 10篇斯俊平
  • 10篇吕当振
  • 10篇高翔鹏
  • 9篇陈栋
  • 9篇黄金国
  • 9篇陈振国
  • 8篇周科
  • 8篇黄建辉

传媒

  • 1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中国电机工程...
  • 6篇化工学报
  • 5篇热力发电
  • 4篇动力工程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洁净煤技术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2篇2007年燃...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9篇2023
  • 3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2篇2019
  • 4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1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煤脱硝装置大颗粒灰拦截网多尺度计算方法
2022年
在SCR脱硝装置烟道中加装拦截网对烟气中毫米以上的大颗粒灰进行拦截,可有效防止脱硝装置中的催化剂堵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计算流体力学的设计方法,对拦截网微观流场及压力场进行模拟,获取不同结构拦截网压降公式,并耦合至烟道尺度宏观流场及颗粒轨迹计算中,获得不同烟气流速、安装角度和颗粒尺寸下拦截网压降及拦截效率变化规律。模拟方法及结果可为SCR脱硝装置大颗粒灰拦截技术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岳朴杰雷彧陈晟刘小伟孟磊谷小兵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CFD数值模拟
一种育苗大棚供暖用热风炉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苗大棚供暖用热风炉系统,包括燃烧室、换热器、换热罩和热风管,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给煤口、清灰口、多个散热翅片和竖直烟道,换热器包括第一联箱、第二联箱、多个翅片管、清灰门、排烟风机和两个隔板,换热罩包括...
刘小伟徐明厚王超高艳波曾庆虎陈振国
文献传递
燃煤残灰颗粒物中主量元素的粒径分布被引量:5
2008年
在电加热沉降炉中进行了三个不同煤种的燃烧实验,研究了主量元素Al,Si,S,P,Na,Mg,K,Ca和Fe在残灰颗粒物(>0.4μm)中的粒径分布.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粒径范围内,Al,Si的浓度随粒径减小而降低,S,P的浓度随粒径减小而升高,而Na,Mg,K,Ca和Fe的分布没有一致的趋势.研究显示描述痕量元素粒径分布的沉积模型对于主量元素也同样适用.模拟结果表明难气化元素Al,Si的粒径分布主要受气化元素在颗粒表面沉积的影响;S和P主要发生气化,表面凝结、反应或吸附等沉积过程决定了它们在颗粒物中的分布;Na,Mg,K,Ca和Fe在颗粒物中的分布机理相对复杂.
于敦喜徐明厚姚洪刘小伟
关键词:煤燃烧主量元素粒径分布
掺烧氨燃料对煤挥发分火焰特性及颗粒物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掺烧“零碳、富氢、高氮”的氨气(NH3)燃料是实现燃煤电站CO_(2)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为探究氨燃料的引入对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行为的影响,基于McKenna平面火焰燃烧系统开展了煤掺氨燃烧实验,结合可见光相机、烟气分析仪及热泳探针取样分析系统,探究了掺烧氨燃料对煤挥发分火焰形态与温度特征、气态污染物及碳烟等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燃料先于煤着火,并加热促进煤热解及挥发分的生成与释放,促使挥发分着火燃烧,导致挥发分火焰长度和温度增加。掺烧的NH3在挥发分火焰中部分转化为NO,导致火焰中NO浓度显著升高。掺烧NH3提升了气相燃料当量比,促进了挥发分向碳烟的转化,促使碳烟颗粒生成量增加。
朱京冀徐义书徐静颖王华坤刘小伟于敦喜马晶晶徐明厚
关键词:燃煤电厂碳排放碳烟
一种采用改性硅藻土控制燃煤超细颗粒物生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改性硅藻土控制燃煤超细颗粒物生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改性硅藻土粉末,所述改性硅藻土粉末包括盐酸改性硅藻土粉末和聚羟基铝改性硅藻土粉末;(2)将所述改性硅藻土粉末与煤粉按照质量比3:100...
刘小伟张宇徐义书孙伟徐明厚
文献传递
高氯准东煤中典型矿物元素对颗粒物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在高温沉降炉上,进行了高氯高碱准东煤、低氯低碱准东煤和由低氯准东煤处理制得的调质准东煤在含不同浓度HCl的模拟空气中的燃烧实验。利用DLPI进行了颗粒物的分级收集,对其质量粒径分布和矿物元素分布特性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高氯高碱准东煤的超细模态颗粒物生成量和峰值粒径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种煤,其主要成分为Na和Cl。Ca的迁移特性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原煤中的Ca主要以无机矿物形式存在,主要迁移进入粗颗粒物而对超细颗粒物生成贡献较小。气氛中加入不同浓度HCl气体后,低钠煤和调质煤产生细颗粒物中Cl含量均升高,但生成量无显著变化。表明HCl并未显著促进矿物的气化,但会促进NaCl形式矿物蒸气的形成,进而促进成核形成超细颗粒物。
徐义书刘小伟张鹏辉郭俊哲韩金克王浩魏思怡
关键词:煤燃烧颗粒物
煤与废弃物混烧过程中PM10生成特性被引量:1
2020年
在1 500℃的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一种高硅铝煤(大同煤)和一种工业废弃物(茶叶茎)的单烧与混烧实验,探讨了混烧过程中矿物的交互反应对PM10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灰基准下废弃物单烧时PM1生成量远大于煤,原因是其碱金属含量较高,而废弃物PM1-10的生成量则略小于煤.混烧时煤中硅铝酸盐对碱金属蒸气的吸附作用抑制了碱金属的气化凝结从而促进PM1的减排;混烧时生成了熔点更低的颗粒促进了碰撞聚合作用从而导致了PM1-10的减排.
张煜枫刘小伟徐义书綦久鑫胡子文徐明厚
关键词:PM10混烧废弃物
MgO-Al_(2)O_(3)复合氧化物负载MnO_(x)吸附剂的Hg脱除性能
2022年
天然矿物MgO被认为是负载MnO_(x)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优良载体,然而其比表面积限制了Mn物种的利用效率,对Mn物种的用量需求较高。为提高载体在脱除烟气中Hg^(0)反应过程中对Mn活性物种的利用率,采用Al_(2)O_(3)部分替换MgO,制备了MgO-Al_(2)O_(3)复合氧化物负载的MnO_(x)吸附剂。利用Al_(2)O_(3)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较高的化学吸附氧(O_(ad))占比,提升了Mn对Hg^(0)的吸附与氧化能力,获得了Hg^(0)脱除效率更高的吸附剂。结果表明,仅负载5%的Mn物种时,在MgO载体中添加30%的Al_(2)O_(3)可使吸附剂在150℃、N_(2)+10%O_(2)气氛中提升Hg^(0)脱除效率27.7%。通过H_(2)-TPR及XPS揭示吸附剂对Hg^(0)的脱除机理,H_(2)-TPR表明添加Al_(2)O_(3)会与MgO发生交互反应形成更稳定的载体物种,XPS表明吸附剂表面Mn^(4+)物种占比对Hg^(0)脱除活性有重要影响,添加30%的Al_(2)O_(3)时吸附剂表面Mn^(4+)物种占比最高,因此Hg^(0)脱除活性最高。针对MgO载体上Mn活性组分受限的缺点,采用添加Al_(2)O_(3)的方法提升了载体对于活性物种的利用率,对天然矿物载体在Hg^(0)脱除领域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桂本许杰胡玉清陈牧刘瑜周子健刘小伟
改性硅藻土脱除燃煤超细颗粒物的研究
2017年
本文分别采用盐酸和羟基铝溶液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将原硅藻土和两种改性硅藻土作为添加剂与煤粉按质量比3:100均匀混合后,在高温沉降炉1500℃下进行燃烧实验,利用低压撞击器(LPI)取样系统分级收集<10μm的颗粒物,研究超细颗粒物的生成特性;此外,将改性硅藻土与醋酸钠混合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利用高温取样的方法(避免Na蒸汽物理冷凝),在950°℃下收集燃烧产物,消解后进行ICP-AES测试样品中Na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原硅藻土、酸改性和羟基铝改性硅藻土减排PM_(0.2)比例分别为:19.76%、28.77%和30.32%;在硅藻土及改性硅藻土与醋酸钠的反应实验中,与原硅藻土原土相比,酸改性和羟基铝改性硅藻土化学吸附Na的能力分别提高3.26%和22.18%;经分析后认为,盐酸改性主要使硅藻土比表面积增加、改善表面结构特性,提高了其物理吸附碱金属Na的能力;而羟基铝则会与硅藻土表面结合形成新的吸附表面,促进了硅藻土与.Na的化学反应,从而有效减少了PM_(0.2)的生成量。
张宇刘小伟徐义书孙伟徐明厚
关键词:燃煤改性硅藻土吸附剂减排
一种超细微颗粒物取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超细微颗粒物取样装置,其管头位于取样管的上端,外层套管套在取样管外,管层之间设有用于冷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管口位于取样管的下端部,出水管的管口位于取样管的上端部,外层套管与取样管之间设有二根稀释气...
徐明厚郑楚光刘小伟柳朝晖于敦喜黄建辉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