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平

作品数:179 被引量:1,027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8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5篇病菌
  • 40篇番茄
  • 29篇霉病
  • 27篇杀虫
  • 25篇杀虫剂
  • 25篇抗性
  • 24篇抗药
  • 23篇抗药性
  • 21篇抑菌
  • 21篇内生细菌
  • 17篇活性
  • 15篇敏感性
  • 15篇灰霉病
  • 14篇叶霉病
  • 14篇叶霉病菌
  • 14篇菌株
  • 13篇植物
  • 12篇疫病菌
  • 12篇早疫病
  • 12篇早疫病菌

机构

  • 179篇山西农业大学
  • 27篇天津农学院
  • 9篇山西省农业科...
  • 7篇山西林业职业...
  • 5篇山西省分析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朔州职业技术...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市科技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9篇刘慧平
  • 152篇韩巨才
  • 28篇刘慧芹
  • 24篇王美琴
  • 23篇高俊明
  • 19篇任璐
  • 19篇张宝俊
  • 17篇张永杰
  • 14篇王建明
  • 11篇马林
  • 9篇邢鲲
  • 8篇李新凤
  • 7篇徐琴
  • 7篇吕朝军
  • 7篇闫秀琴
  • 6篇张姝
  • 6篇赵治萍
  • 6篇张洪
  • 5篇王庆云
  • 5篇赵晓军

传媒

  • 56篇山西农业大学...
  • 16篇山西农业科学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8篇农药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农药学学报
  • 4篇植物保护
  • 4篇农业技术与装...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14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茄叶霉病菌粗毒素对番茄的生物活性测定
本文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产生的糖蛋白毒素粗提物对不同番茄品种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叶片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针刺处理,叶片可产生褪绿斑;浸渍处理,叶片褪绿,边缘变褐,对幼苗有致萎作用.不同品种对毒素粗提物...
刘慧芹韩巨才王美琴刘慧平高俊明王建明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生物活性敏感性
文献传递
忻州地区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山西省忻州地区的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地成虫和幼虫种群都对氯氟氰菊酯敏感性高,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却较低。成虫和幼虫对各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成虫对氯氟氰菊酯的LC50值仅为0.706 3μg/mL,而对马拉硫磷的LC50值高达120.778 4μg/mL;幼虫对氯氟氰菊酯LD50值仅为0.25×10-3μg/头,而对马拉硫磷LD50值为100.82×10-3μg/头。
孔晋毅李红刚滕全利韩巨才刘慧平荆英
关键词: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杀虫剂敏感性
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及乙霉威的抗性检测
从山西6个地区数10个县市采集分离得到347个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ua(Cooke)Ciferri]菌株,并测定了对MBC与NPC的敏感性.以神池山区采集到的30个敏感菌株所测得EC<,50>均值为敏感基线...
王美琴刘慧平闫秀琴张永杰韩巨才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菌多菌灵乙霉威抗性检测
文献传递
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从番茄植株根茎接合部分离得到1株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选择性拒食率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100%和97.86%。并对朱砂叶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发酵液处理24h后成螨死亡率达55.9%,产卵忌避率为74.19%。
史赟马林韩巨才刘慧平
关键词:发酵液杀虫活性
苹果黄蚜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监测被引量:16
2002年
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 3个地区苹果黄蚜对 6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以晋中苹果黄蚜为相对敏感种群 ,忻州苹果黄蚜对辛硫磷、氧化乐果、马拉松、敌敌畏、杀螟松和水胺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2 6 9倍、 0 81倍、 1 33倍、 2 70倍、 0 97倍、 0 73倍 ;运城苹果黄蚜对氧化乐果、马拉松、敌敌畏、杀螟松和水胺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2 2 1倍、8 0 2倍、 4 73倍、 4 4 7倍、 3 91倍。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了晋中苹果黄蚜对齐螨素、吡虫啉、灭多威三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为 :齐螨素对苹果黄蚜的毒力最高 ,其次是吡虫啉。这 3种杀虫剂的毒力都明显高于有机磷杀虫剂 ,是目前田间防治苹果黄蚜的较理想药剂。
韩巨才徐琴刘慧平刘毅建
关键词:苹果黄蚜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监测
盾壳霉对核盘菌的重寄生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室内对峙培养和寄生致腐作用测定结果表明 :盾壳霉 (ConiothyriumminitansCampbell)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拮抗作用 ,但对菌核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被盾壳霉寄生的菌核表面皱缩、软化腐烂 ,后期菌核表面密生大量盾壳霉分生孢子器 ,并从顶端孔口分泌出黑色球状分生孢子黏液。显微镜检盾壳霉寄生的腐烂菌核石蜡切片 ,结果表明 :盾壳霉菌可在菌核的表面和内部疏丝组织寄生 ,并形成分生孢子器。盾壳霉分生孢子器表生、半埋生或埋生于腐烂菌核上。被盾壳霉寄生的菌核 ,后期拟薄壁组织消解断裂成不连续的残片 ,内部疏丝组织消解 ,在发病后期致密的疏丝组织被盾壳霉菌消解成的网状结构所代替。
高俊明刘慧平李新凤高培军王建明韩巨才
关键词:核盘菌向日葵菌核病
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确定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的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测定Fq24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作用,研究了Fq24菌株在不同发酵培养基、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起始pH、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物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Fq24发酵液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葡萄糖20 g,黄豆饼粉20 g,玉米面30 g,淀粉10 g,牛肉膏1 g,KNO32 g,NaCl 2 g,MgSO40.3 g,CaCO36g,KH2PO40.2 g,H2O 1 000 mL;筛选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7 d,接种量10%,500 mL容量瓶中装液量100mL,起始pH值6.5,培养温度28℃,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KNO3。【结论】在最佳发酵液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Fq24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率可达到92.1%。
刘永齐刘慧平张姝韩巨才刘慧芹
关键词:灰葡萄孢发酵条件抑菌作用
晋中、大同两地马铃薯瓢虫成虫抗药性监测被引量:2
2014年
以晋中、大同两地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为材料,采用药膜法对其成虫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以LC50值为依据,晋中市成虫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阿维菌素>马拉硫磷,与大同市相对敏感种群相比,晋中市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成虫种群对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指数分别为10.78,16.47,15.97,对辛硫磷和阿维菌素的抗性表现为较高水平,抗性指数分别为130.46,165.1。
张贵森刘慧芹李彦蓉韩巨才刘慧平
关键词:二十八星瓢虫成虫杀虫剂敏感性
日本龟蜡蚧成虫蜡腺及精子的超微结构观察
1992年
日本龟蜡蚧是经济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近些年来为害极为严重。为了对该蚧虫的综合防治和蚧虫分类奠定理论基础,作者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一些生理、结构方面的基本性研究。1、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该蚧的精子结构进行了观察,其结构与其他昆虫大不相同,精子呈丝状。成束存在,每束约16根,精子前段螺旋状,中段粗,为有核区,后段逐渐变细,内部有核区和呈环状排列的微管,没有发现顶体,中心粒,线粒体等结构;2、采用扫描电镜对该蚧的蜡腺外型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分为10种类型。
刘慧平韩巨才汤祊德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超微结构精子
草坪型高羊茅幼苗对基质铅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5
2015年
为探索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以及自身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效应,以基质盆栽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铅胁迫下,高羊茅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铅浓度下的高羊茅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变化为先升后降,POD变化趋势较为缓慢,表明低浓度或短时间内铅可快速诱导高羊茅保护酶活性。叶绿素总量变化为低浓度(500,1000 mg·L^(-1))下先增加后下降,高浓度下则为持续下降,表明高羊茅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来适应低铅胁迫,而高浓度下则失去了这种调节能力。3个铅浓度下的丙二醛(MDA)含量与胁迫时间及胁迫浓度均为正相关,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脯氨酸含量在500,1000 mg·L^(-1)铅浓度下随时间增加为先降后升,1500 mg·L^(-1)浓度下则相反,但均高于对照,表明经铅胁迫后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3个浓度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随时间表现出降-升-降,最终显著降低,整个变化过程低于对照。因此在铅胁迫过程中,这些生理特性的变化表明在低铅胁迫时高羊茅表现为积极适应和抵抗,而在高铅胁迫下则表现为忍耐和受损。
刘慧芹沈高峰沈高峰刘峰刘慧平
关键词:铅污染高羊茅基质生理生化效应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