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捷

作品数:3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气井
  • 5篇携液
  • 5篇井筒
  • 4篇采气
  • 3篇油田
  • 3篇质量流量计
  • 3篇水采
  • 3篇排水采气
  • 3篇气举
  • 3篇涡轮流量
  • 3篇涡轮流量计
  • 3篇两相流
  • 3篇流量计
  • 3篇井筒积液
  • 2篇压力梯度
  • 2篇压裂
  • 2篇烟气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井
  • 2篇油管

机构

  • 36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 1篇中国石化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36篇刘捷
  • 22篇廖锐全
  • 4篇田磊
  • 4篇罗威
  • 4篇张引弟
  • 4篇沈秋婉
  • 3篇宋敏
  • 3篇李军亮
  • 3篇王修武
  • 3篇刘捷
  • 3篇张昭
  • 2篇史宝成
  • 2篇伍丽娟
  • 2篇张慢来
  • 2篇李莎
  • 1篇李忠慧
  • 1篇高彦增
  • 1篇吴程
  • 1篇车明光
  • 1篇陈进

传媒

  • 6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油气储运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二届天然气...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石化行业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7年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国际性难题,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应运而生,而石油石化行业作为高碳化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调研了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在CCUS技术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列举了我国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进一步阐述了该行业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提出了一套针对石油石化行业CCUS的技术方案,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烟气与天然气进行三重整反应,将产生的合成气用于回注或者合成二甲醚(DME,分离出的CO_2用于驱油),并对这两种利用方式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定性评估为主的风险矩阵法,制定了风险重要性等级二维矩阵表和风险重要性等级划分标准,并就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在CCUS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引弟胡多多刘畅刘捷田磊伍丽娟沈秋婉史宝成
关键词:石油石化行业DME
不同采油方式的经济评价方法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的相关规定确定采油工程经济评价原则以及评价指标,调研分析了M油田适用的三种采油方式相关的采油设备的性能和价格,结合M油田的情况确定出具体的经济参数,得出各种采油方式经济评价的方法。
宋敏张釉刘捷
关键词:采油方式螺杆泵采油气举采油经济评价
疏松砂岩气藏低压低产井开发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疏松砂岩气藏的开发,低压低产井的逐渐增多导致气藏储量动用失衡,影响整个气田开发方案的实施,降低气藏的最终采收率。为了保证气田的稳产,以典型的疏松砂岩气藏涩北气田为背景,在掌握气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气井生产特征的分析对低压低产井进行了分类,结合气井低压低产形成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类型低压低产井的开发对策。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采取相应的开发对策后气井产量增大,能够保证气田稳产,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
刘捷包慧涛陈进吴程高彦增
关键词:疏松砂岩气藏排水采气
油管下深对水平气井泡排效果的影响
2021年
水平气井井身结构独特,油管不同下深会显著影响其泡沫排液采气措施效果。利用自主研制的水平气井气水流动实验装置,针对油管下深位置对水平气井气水流动规律及泡排效果开展了排液稳定性、携液气体流量大小、井段压力变化等特定研究。分析发现,不同油管下深会影响井筒中不同位置处的携液气体流量;当油管位于直井段及造斜位置时,能够促进实际积液水平气井实施泡排;油管深入至水平段跟端时,一定条件下存在环空辅助排液情况;油管下深超过水平段跟端时,泡排工艺并不适用。研究结果可为现场积液水平气井针对不同井段合理选用泡排技术的高效应用给予一定指导。
马文敏王修武廖锐全刘捷
关键词:水平气井压力梯度
棒状柱塞气举液体漏失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在柱塞气举工艺举液过程中,由于管柱与柱塞间存在间隙,在速度、压力及气体滑脱等影响下必然会引起液体漏失,掌握其漏失规律对提高举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柱塞与管壁间隙微元体受力平衡分析得到液体漏失的数学模型,针对柱塞自身结构特点,结合垂直管段柱塞举升模拟实验对模型进行修正,确定了棒状柱塞的漏失修正系数,建立棒状柱塞气举液液体漏失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Lee&Mower实验结果和不同井斜角柱塞气举液体漏失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误差均在±10%以内。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棒状柱塞漏失模型在垂直井和大斜度井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棒状柱塞气举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师浩文刘捷罗威罗威李锐廖锐全
关键词:柱塞举升排水采气
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本文在广义累加生成的基础上,针对非等间隔含跳跃点的阶段型序列,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模型--GAGM(1,1)模型。根据传统GM(1,1)模型参数辨识的方法,对GAGM(1,1)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参数。最后...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文献传递
页岩气井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下泵深度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恢复页岩气井的正常生产,提出一种新型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思想,该设计是以常压高气液比页岩气井的产气量能够满足携液要求时的井筒动液面为分析目标,从气井产能和临界携液流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射流泵的下深。该工艺在XX区块XX井开展了现场试验,措施后页岩气井的平均日产气量为14.86×10^4 m^3,平均日产液量12.39 m 3,现场生产结果表明:本设计对XX区块常压高气液比页岩气井射流泵的下泵深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张浩张志全刘捷陈梦思纪国法
关键词:页岩气射流泵排水采气
出砂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
2020年
为了明确出砂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优选出适合现场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并进行修正,通过配制与实际气田地层水相同矿化度的液体介质及筛选现场目数相同的砂粒,进行室内气流携液携砂模拟实验,最终建立了出砂情况下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新模型。现场实际数据验证发现,新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且在出砂情况下新模型积液判断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新模型可为出砂气井的生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周桂久王修武韩羽刘捷廖锐全
关键词:临界携液流量
油水两相管流持水率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白油和自来水作为实验介质,在长为9.2 m,内径为60 mm的透明有机玻璃管内进行油水两相流实验,测量持水率,分析入口含水率、混合液流量、油黏度、管倾角等因素对持水率的影响。比较了漂流模型、滑脱模型、Nicholas-Witterholt模型和标准Taitel模型4种常用持水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其中Nicholas-Witterholt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较好。在考虑管倾角、入口含水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对Nicholas-Witterholt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Nicholas-Witterholt模型Ⅱ.将实验数据代入Nicholas-Witterholt模型Ⅱ进行计算,发现模型的预测误差约为10%,具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
付田田刘捷廖锐全
关键词:油水两相流持水率
水平页岩气井油管下深对排采效果的影响
2021年
页岩气井及时采用油管生产能够有效地保证气井的稳定递减,但油管下至哪个位置对气井稳产最有利,井身轨迹对该位置是否有影响尚无深入研究。为了确定油管的合理下入深度,通过水平井全井筒试验装置的气水流动实验,对油管下深至积液水平段、斜井段不同位置处(水平段和斜井段分别积液情况时,油管下深至斜井段上端、水平段跟端、水平段1/3处、水平段2/3处及水平段趾端)试验管段内的积液特征以及出口排液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段下倾时,油管下入斜井段携液气体液量最小,水平段上倾且油管下入水平段1/3处携液气体流量最小。然后利用全动态多相流模拟系统OLGA,以威204HX平台几口井的气井产能方程、气井井身结构、地层压力下降梯度作为基本参数,对不同井身轨迹时油管不同下深对应的气井生产过程的井筒积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段上倾累计产气量大于水平段下倾累计产气量,水平段上倾且油管下入水平段1/3处气井的累计产气量最大。综合分析,油管下入水平段1/3附近对水平页岩气井排采最为有利。
王永辉车明光王萌刘捷廖锐全
关键词:井筒积液数值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