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涛
- 作品数:4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家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品比鉴定总结
- 2012年
- 根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申请,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1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泰圆.泰黄×7532.湘晖)参加省2011-2012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品种审定工作顺利完成。现将2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
- 吴福泉肖阳李庆荣罗国庆陈列辉刘新涛杨琼唐翠明王振江邢东旭
- 关键词:家蚕新品种农产品加工品比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 桑树四倍体杂交亲和性评价及核心种质资源的筛选
- 2007年
- 采用自然混合授粉杂交和人工授粉杂交的方法,对42个纯雌花和23个纯雄花的四倍体资源进行杂交亲和性评价,调查单果总籽粒数、结实籽粒数、种子结实率和发芽率,初步筛选出杂交亲和性较好的4个纯雌花核心资源粤诱8号、粤诱104号、粤诱221号、粤诱231号和4个纯雄花核心资源粤诱1号、粤诱19号、粤诱29号、粤诱162号,供多倍体杂交组合选育应用。
- 唐翠明罗国庆吴福泉杨琼肖更生刘新涛吴剑安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
- 关键词:桑树四倍体杂交亲和性
- 我所家蚕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现状
- 本文介绍了广东家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种质资源库建立的目的和作用,重点介绍了广东家蚕种质资源评价和创新利用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对今后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议。
- 吴福泉唐翠明罗国庆杨琼陈列辉肖更生袁金辉刘新涛
- 关键词:家蚕品种资源
- 文献传递
- 桑树航天诱变育种的初步探讨
- <正> 2003年11月利用第18颗返回式卫星搭载了当年春季收获的10个桑树杂交组合的种子共2531粒作空间飞行18天,以冰箱保存的同一批种子为对照,进行了发芽率、发芽势、育苗、田间种植、产叶量调查等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 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杨琼肖更生廖森泰陈列辉吴剑安钟建武刘新涛
- 文献传递
- 黑白卵限性家蚕品种的选育初报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介绍了对一黑白双色卵家蚕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品种性状,经过连续5世代的定向选育,获得了一个白色卵品系、一个黑色卵品系和两个黑卵为雌、白卵为雄的黑白卵限性品系。
- 刘新涛吴福泉罗国庆杨琼唐翠明肖更生李夫涛
- 关键词:家蚕限性品种品种性状
- 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鉴定及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桑树资源人工组配了24个杂交组合,并鉴定其抗病能力;对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杂交组合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物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抗病能力鉴定结果表明,24个桑树杂交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04-19×抗10和69×98-8为2个强抗组合。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桑树叶片中的POD活性与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有密切关系,强抗性杂交组合的POD活性明显高于感病杂交组合。可将桑树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作为生化遗传标记之一,并结合常规抗病鉴定方法应用于桑树抗青枯病品种的杂交亲本选择。
- 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吴福泉吴剑安杨琼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肖阳刘新涛邢东旭
- 关键词:桑树杂交组合青枯病抗性鉴定
- 新蚕品种“粤蚕6号”的试繁试养
- 2006年
- 吴福泉罗国庆杨琼唐翠明陈列辉肖更生袁金辉刘新涛钟建武吴剑安黄炳辉
- 关键词:蚕品种家蚕新品种四元杂交种试养试繁综合经济性状
- 广东蚕桑种质资源库被引量:6
- 2006年
- 吴福泉唐翠明罗国庆刘新涛杨琼李夫涛
- 关键词:种质资源库蚕桑地方品种资源自然变异气候环境
- 新蚕品种“粤蚕6号”的性状与饲育技术
- 2006年
- 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湘A·研7)是2003年育成的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四个原母种均由我所育成。中系丰9、春5和日系湘A、研7的亲本都是我所培育或引进经多年高温多湿环境系统选育的优良品系。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品比鉴定。品比鉴定成绩表明:四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生命力与对照种“9·芙×7·湘”相当,万蚕收茧量、五龄50kg产茧量、茧层率、鲜毛茧出丝率、一茧丝长、解舒丝长、净度等均优于对照种,达到省审定标准,于2006年1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 吴福泉罗国庆杨琼唐翠明陈列辉肖更生袁金辉刘新涛钟建武吴剑安黄炳辉
- 关键词:蚕品种饲育技术审定标准四元杂交种解舒丝长结茧率
- 家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的育成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并组配了一对适合华南蚕区饲养的抗逆性强、耐高温多湿、丰产性能好的家蚕四元杂交种,定名为粤蚕8号。新品种具有优良的实用经济性状:4龄起蚕结茧率99.26%,虫蛹统一生命率97.81%,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1.656 g,茧层量0.362 g,茧层率21.90%,万蚕收茧量16.511 kg、公斤桑产茧量53.37 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4.81%、8.38%、3.89%、3.57%和4.24%;一粒茧丝长1 007 m,解舒丝长761.5 m,解舒率75.76%,洁净93.06分,清洁99.38分,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8.6%、28.24%、17.99%、1.84%和0.38%;50 kg茧制种量149.8张,比对照品种提高3.52%。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养性状稳定,张种产茧量41.70kg,张种产值620.59元,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0.70%和11.52%。
- 吴福泉陈列辉刘新涛肖阳罗国庆唐翠明杨琼钟建武王镇江邢东旭
- 关键词:家蚕品种杂交育种强健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