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晴

作品数:31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教学
  • 6篇嗜热
  • 6篇嗜热菌
  • 5篇实验教学
  • 4篇课程
  • 4篇教学改革
  • 3篇生物化学
  • 3篇教育
  • 3篇功能分析
  • 3篇纯化
  • 2篇蛋白
  • 2篇阴阳
  • 2篇乳酸脱氢酶
  • 2篇山羊
  • 2篇生物化学实验
  • 2篇生物化学实验...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学
  • 2篇铁硫簇
  • 2篇同功酶

机构

  • 28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北京针灸骨伤...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31篇刘晓晴
  • 6篇陈志玲
  • 5篇吴群英
  • 4篇杨志伟
  • 4篇廖蓟
  • 3篇祁晓廷
  • 3篇刘友清
  • 3篇古洁
  • 3篇王妮莎
  • 3篇张宗棋
  • 3篇陈红
  • 3篇吴群英
  • 2篇侯成林
  • 2篇李利
  • 2篇万平
  • 2篇董克奇
  • 2篇赵琦
  • 2篇李艳红
  • 2篇杨秀萍
  • 2篇刘晓晴

传媒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生命的化学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内蒙古农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学生物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首届全国生物...
  • 1篇全国高等院校...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热菌铁硫簇合成途径中SufB、SufC和SufD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2012年
铁硫簇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参与电子传递、底物结合和激活、基因表达和调控等重要功能.本文利用嗜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研究铁硫簇合成SUF系统中的三个关键蛋白SufB、SufC、SufD.以HB8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其sufB、sufC、sufD三个基因,随后构建了蛋白表达载体sufB-pET28a(+)、sufC-pET28a(+)、sufD-pGEX-6P-1,将其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蛋白表达,再利用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进行蛋白纯化.随后对SufB、SufC、SufD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证明SufC对ATP具有亲和性,其亲和常数为15.2μmol/L;证明SufB与SufC在体外具有相互作用,并得到了复合体SufBC,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妮莎张宗棋刘晓晴
关键词:铁硫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综述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机制、缺陷疾病及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丙酸酸脱氢酶系是定位在线粒体中的多酶复合体,它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和一些辅助因子组成.高等生物中PDHc活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其E1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实现的,而细菌的PDHc的活性主要是通过别构效应来调节,PDHc缺陷导致代谢障碍,组织受损.
崔玉娟刘晓晴
从分子水平探讨“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五脏应四时”理论的客观性被引量:3
1994年
本实验以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观察了血清、小肠和肺脏LDB的B亚基的百分含量以及血清LDH同工酶相对活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四节气中,血清LDH的B亚基的百分含量和LDH同工酶电泳图谱以及相对活力所反映出的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节律,基本遵循着“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的规律。小肠和肺脏LDH和B亚基的百分含量所反映出的脏腑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节律,基本遵循着“五脏应四时”的规律。结果表明,上述中医理论在以LDH为指标的分子水平上得到支持。
高德伟陈红刘晓晴刘晓晴刘晓晴古洁吴群英古洁
关键词:阴阳五脏乳酸脱氢酶同功酶代谢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立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通过调整、改革和建设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完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网络辅助教学,教改项目的实施,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系统性、综合性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课程体系。
刘晓晴祁晓廷李艳红陈志玲廖蓟李利侯成林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体系
酶法催化降解2,4,6-三硝基甲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2,4,6-三硝基甲苯(TNT)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含能材料,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目前国内外的TNT处置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及酶法等方法,其中酶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比较了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近年来涉及TNT降解的酶学研究进展,并对酶法在TNT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夏云婷张宗棋王妮莎辛宝平刘晓晴
关键词:2,4,6-三硝基甲苯酶法降解降解途径固定化
构建“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培育高质量生物教育人才被引量:1
2018年
经过探索和实践,本研究提出"四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思路,包括: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师教学技能"两手硬"的高质量课程群体系建设;形成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能力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名师校友资源;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支持国内国际协同创新培养(即"四位"),并基于"互联网+"与新媒体构建开放的学生学习共同体(即"一体"),为师范生创造持续学习的动力和环境,并辐射全国教师教育领域,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学校传播良好的声誉。
刘晓晴张颖之刘家熙范黎杨文源
关键词:课程群建设学习共同体
青山羊染色体G—带型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了青山羊染色体核型和 G—带带型,结果是:青山羊二倍体染色体2n=60,常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 染色体为第三号,是端着丝粒染色体,Y 染色体最小,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用胰酶吉姆萨带显示青山羊 G—带型,并绘制了青山羊中期染色体 G—带模式图。
刘友清傅佩胜任宝辛刘晓晴
关键词:青山羊染色体G带山羊
甲状腺激素对雄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
1998年
甲状腺激素对雄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杨秀萍吴群英张滨刘晓晴张玫玫曹绛雯董克奇高德伟本实验对甲状腺摘除术(TE)及正常小鼠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方法,人为造成小鼠的甲减与甲亢状态,并观察成年及幼年鼠的生殖生理指标及血清睾酮(T)水平的变化,以比较甲亢与甲减对幼...
杨秀萍吴群英张滨刘晓晴张玫玫曹绛雯董克奇高德伟
关键词:甲状腺素雄性生殖机能
针刺调衡阴阳与环核苷酸
1994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法。阴阳学说引入到中医学领域之后,逐渐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近年来,研究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成为新兴边缘学科“中医药工程学”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本文从研究针刺调衡阴阳入手,以环核苷酸为观察指标,探索阴阳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陈红裴延秋杨赞瑜古洁高德伟吴群英刘晓晴李培
关键词:阴阳学说血浆环核苷酸中医学理论体系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的化学酶合成
2009年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麦角菌、青霉菌和曲霉菌中,具有一定的药理学活性,与未异戊烯基化的前体在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曲霉菌中的某些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如烟曲霉毒素C(fumitremorgin C)、tryprostatin B,但其天然产量低且不易分离,利用化学酶合成法可很容易地将前体转化为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异戊烯基转移酶FtmPT1对二甲丙烯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具有专一性,但可以接受不同的芳香族底物.早期研究发现,FtmPT1能接受含色氨酸的不同环二肽为底物,但以cyclo-L-Trp-L-Tyr和cyclo-L-Trp-L-Phe为底物时,酶的相对活性很低,其产物量少,无法用于合成产物.本实验通过优化酶反应条件来提高其产量.将已构建的含ftmPT1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Ni-NTA亲和柱纯化后用于酶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酶量(终浓度2.8μmol/L)、延长培养时间(37℃,24h),以cyclo-L-Trp-L-Tyr和cyclo-L-Trp-L-Phe为底物的酶反应产率分别达到49.3%和21.3%,产物经1H-NMR、1H-1H-COSY和ESI-MS鉴定,其结果与预期吻合.据检索,这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cyclo-C2-1′-DMA-L-Trp-L-Tyr和cyclo-C2-1′-DMA-L-Trp-L-Phe.
王璐尹文兵李书明刘晓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