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

作品数:44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折
  • 10篇脊柱
  • 10篇固定术
  • 9篇内固定
  • 7篇腰椎
  • 7篇关节
  • 6篇入路
  • 6篇手术
  • 6篇骨折固定
  • 6篇骨折固定术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后凸
  • 4篇椎体
  • 4篇踝关节
  • 4篇细胞
  • 4篇内固定术
  • 4篇基质
  • 4篇矫形
  • 4篇成骨

机构

  • 39篇天津市第三中...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院
  • 1篇卫生部
  • 1篇天津市肝胆疾...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 1篇天津市红十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4篇刘智
  • 28篇田永刚
  • 25篇江毅
  • 22篇肖联平
  • 14篇尹庆伟
  • 13篇韩立强
  • 10篇福嘉欣
  • 8篇江汉
  • 6篇王铜浩
  • 6篇李晓东
  • 5篇陈志清
  • 4篇王能兴
  • 4篇卢晓栋
  • 4篇肖连平
  • 4篇王树森
  • 4篇商振德
  • 3篇朱争艳
  • 3篇杨国跃
  • 3篇侯晓斌
  • 3篇李晓栋

传媒

  • 6篇天津医药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天津药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5例,行后路彻底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后外侧植骨融合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术后侧凸平均矫正率为42.8%,腰腿痛均消失,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随访6~36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融合器移位,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病年龄大,多合并腰椎管狭窄、失稳等,腰腿痛原因复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通过矫形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椎弓根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智江毅肖联平尹庆伟田永刚李晓东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腰椎外科治疗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脂肪组织来源的脂肪基质细胞具备向其他多种组织成分,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等分化的能力。探讨人体脂肪组织来源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成骨活性。方法:于2005-10/2006-05选取临床手术中收集的废弃脂肪组织及行脂肪抽吸术所得的脂肪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机械切割及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脂肪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后,以诱导培养基(内含10mmol/Lβ-甘油磷酸钠、10-8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进行诱导培养。实验评估:应用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Von Kossa钙化结节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等方法来鉴定诱导分化所得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行诱导培养的脂肪基质细胞呈多层成长,形态多为梭形、锥形或立方形,细胞外基质有白色钙化结节形成;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生长周期变长。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及Von Kossa钙化结节染色后均表现为阳性,未诱导培养的脂肪基质细胞则表现为阴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基质细胞的方法,并证明该细胞具备成体干细胞的特性,在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具备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江毅韩立强朱争艳肖连平刘智
关键词:基质细胞脂肪组织成骨细胞细胞培养
双BAK椎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评价BAK椎间植骨融合对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前或后路BAK置入椎间单或多节段植骨融合,滑脱病例同时使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并经后路行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结果:36例随访8~32个月,平均15.8个月.滑脱复位率94.4%(34/36);BAK融合率91.7%(33/36).按O~9评分系统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88.9%.4例分别出现了伤口不愈合,窦道形成;滑脱复位不完全;假关节形成.结论:BAK能够提供节段稳定性及为椎间植骨融合创造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但在临床应用中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操作技巧.
尹庆伟肖联平江毅赵延勋刘智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BAK植骨
半患侧卧位前后联合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探讨半患侧卧位前后联合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固定的半患侧卧位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多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0~70岁,平均49.7岁.车祸伤21例,骑车摔伤4例.均为闭合性三柱骨折,Schatzker骨折分型均为Ⅵ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9.5 d.通过后内侧倒“L”型切口处理后髁及内侧髁骨折,以解剖型锁定钢板及斜“T”型钢板固定;自前外侧切口处理前外侧髁骨折,以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150~250 min,平均197.6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32 ml.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19周.末次随访X线片均示关节面平整,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畸形.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00°~130°,平均115.2°;伸直均可达到0°.术后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14~18分,平均16.6分;优11例,良14例.术后1年KSS膝关节功能评分66~96分,平均88.6分,优良率为96%(24/25).2例患者术后出现前外侧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局部皮缘坏死,经清创换药,二期缝合后顺利愈合.结论 多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效、安全,通过固定的半患侧卧位可以完成手术,能够允许膝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疗效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陈伟江汉王铜浩刘智陈志清郑金鑫
关键词:胫骨骨折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兼具内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优点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该技术将内镜与操作器械分置于两个不同而又相通的手术通道内,使手术视野更加广阔、手术操作更加灵活。目前广泛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并逐步应用于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的微创融合治疗。本文对UBE下腰椎融合术的手术类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优势、并发症及学习曲线进行综述,为初学者正确掌握该技术提供帮助。
田永刚刘智郭树章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
靶点穿刺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靶点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18例患者为靶点穿刺组。术前确定穿刺靶点。CT检查可明确骨折线时,骨折线即为穿刺靶点;CT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线时,以MRI抑脂像显示伤椎信号最高处为穿刺靶点。经椎弓根穿刺到达靶点位置,置入工作套管,疏通骨性通道,置入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与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7例采用常规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术前、术后高度。结果靶点穿刺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常规手术组(P<0.01),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方面与常规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1)。结论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是对原有PKP的改进和完善。
田永刚韩立强王铜浩刘智郭树章
关键词:骨折压缩性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椎体后凸成形术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
2007年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诊治经验。[方法]一女性患者全脊柱弓状前凸,病史10年,颈椎前凸45°,胸椎前凸8°,腰椎前凸65°,合并T6~L2右侧凸23°。临床诊断为脊肌萎缩症,分两期手术:前路松解.后路松解并矫形固定。[结果]术后胸椎后凸13°,腰椎前凸35°,侧凸7°。前凸矫正率69.9%,侧凸矫正率69.6%。术后患者能平视,在支具保护下直立行走。[结论]以前凸为主的脊柱畸形少见,病因为脊肌萎缩症者更少见。本病例矫形成功,为临床提供了资料。
刘智江毅肖联平尹庆伟田永刚李晓东福嘉欣
关键词:脊柱前凸脊肌萎缩症矫形
弯角穿刺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终板骨折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伴终板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58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伴终板骨折患者资料, 均采用PKP双侧注入骨水泥治疗, 均为单一椎体骨折。根据穿刺器的形状分为弯角穿刺针组和直角穿刺针组。弯角穿刺针组28例, 男7例、女21例, 年龄(71.8±7.8)岁(范围60~84岁), 骨折椎体分布:T_(11) 3例、T_(12) 5例、L_(1) 6例、L_(2) 5例、L_(3) 3例、L_(4) 4例、L_(5)2例;直角穿刺针组30例, 男8例、女22例, 年龄(73.2±8.4)岁(范围61~88岁), 骨折椎体分布:T_(11) 3例、T_(12) 5例、L_(1) 7例、L_(2) 4例、L_(3) 4例、L_(4) 5例、L_(5) 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 术后1周、6个月、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测量术前及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4.7±2.9)个月(范围12~24个月)。弯角穿刺针组骨水泥渗漏率(18%, 5/28)低于直角穿刺针组(23%, 7/3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 P=0.607);弯角穿刺针组骨水泥使用量和手术时间[(5.0±0.5) ml、(55.2±6.9) min]均高于直角穿刺针组[(3.4±0.6) ml、(42.9±3.6)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穿刺针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3±1.0)分、(2.6±1.5)分]和ODI(27.5%±9.7%、28.7%±11.3%)均低于直角穿刺针组[(2.7±1.0)分和(4.5±1.1)分, 31.8%±10.5%和43.1%±13.4%];弯角穿刺针组后凸Cobb角术前25.5°±3.5°、术后18.4°±1.6°、末次随访时20.5°±4.9°;骨折椎体高度术前(14.2±1.9) mm、术后(21.5±2.2) mm、末次随访时(20.1±3.6) mm;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后凸Cobb角降低、骨折椎体高度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角穿刺针组后凸Cobb角术前24.4°±3.6°、术
王铜浩侯晓斌刘智韩立强田永刚郭树章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后内侧人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后内侧人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41.5±6.6)岁;左侧7例,右侧6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后内侧髁使用胫骨后内侧解剖锁定钢板或“T”形加压钢板固定,后外侧髁使用3.5mm“T”形接骨板支撑固定,骨缺损明显者使用同种异体骨填充支撑关节面。术后根据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术后通过x线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发症及相应转归。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20.8±9.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5.6±5.2)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18分,平均15.8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11/13)。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26~48分,平均(38.2±7.8)分,上升至术后12个月时的56~92分,平均(85.2±7.8)分;其中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膝关节活动度95°-130°,平均118°。术后6个月出现膝关节慢性疼痛2例,其中1例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经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及关节内注射施沛特后膝关节疼痛部分缓解;另1例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仅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即可缓解疼痛。末次随访,无一例发生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双髁骨折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
杨国跃贾健刘智田永刚李晓东侯晓斌江汉
关键词:胫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肱骨干骨折(肱骨干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10例;AO分型为A型3例,B型13例,C型2例)患者应用MIPO治疗,行骨折远、近端上臂前方小切口,透视下闭合复位骨折,并于肱骨前方肌下隧道放置LCP钢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采用UCLA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评价。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8~129min,平均77.6min。术后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患者获得6个月-2a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8周。肩关节外展90°-120°,平均112.2°,前屈150°~170°,平均165.3°。肘关节伸直0°-10°,平均0.8°,屈曲120°-140°,平均132.2°。肩关节功能依据UCLA评分标准为优16例,良2例。肘关节功能依据MAYO评分标准为优16例,良2例。结论MIPO用于肱骨干骨折效果确切。
陈伟江毅肖连平江汉刘智田永刚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