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 作品数:224 被引量:5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水稻gypsy类逆转座子对不同胁迫条件的响应被引量:3
- 2012年
- LTR类逆转座子是水稻基因组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转座元件,其中Ty3–gypsy类所占比例较大。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域,采用简并引物,通过RT–PCR,对5种胁迫处理(稻瘟菌、水杨酸、2,4–D、高盐及组织培养)后的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的cDNA进行扩增,并测序获得了一批转录片段,分析不同胁迫条件诱导激活的Ty3–gypsy类逆转座子的特点。结果表明:5种胁迫处理都能诱导月亮谷中Ty3 gypsy类逆转座子的表达;对不同胁迫响应的逆转座子序列大部分同源性较高,且呈交叉分布,仅有少部分具有胁迫响应的特异性,说明很多Ty3–gypsy类逆转座子能对不同胁迫进行响应。
- 徐玲杨静刘林李成云
- 关键词:水稻胁迫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锈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初报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通过采取普查与定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植物锈病的发生、分布区域、为害程度和发生期,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学鉴定,初步鉴定出引起植物锈病的病原菌10种,旨在为园区植物的科学配置、锈病防控及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肖肖张绍钰刘林
- 关键词:植物园锈病病原菌
- 物种多样性与病虫草害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农业生物多样性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流行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包括形态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及互作的多样性,互作物质的多样性和互作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互作结果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品种之间,作物之间、作物与非作物之间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有效控制农林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该领域近年来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提出以后研究的建议和方向,即应用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后基因组学及植物生理生化等综合技术,系统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直接和间接互作机制的基础,根据不同的防控对象及环境条件确定多样性的结构和模式,通过大数据进行管控,才能实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王一杨雅婷杨静刘林朱有勇李成云
- 关键词:农业生物多样性病虫害控制农业可持续发展
- 考虑支配工件和最小化能源消耗的智能协同调度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支配工件和最小化能源消耗的智能协同调度方法,解决考虑恶化效应与支配工件的节能型平行机调度问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把工件分配到各个机器上阶段2,决定只包含普通工件机器上工件的排序问题。阶段3,决定包含...
- 陆少军赵婷刘心报钱晓飞程浩裴凤刘林
- 一种体外检测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根组织内转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检测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根组织内转运的方法,用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基因与GFP融合的原核表达产物,按照5.0mg/ml浓度处理抗病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根尖0.5cm,12h-72h后,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
- 杨静李成云朱有勇刘林施竹凤
- 文献传递
- 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本研究鉴定水稻基因组中类甜蛋白(TLP)家族基因,并对部分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进行研究,为开展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功能及分子进化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基于水稻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候选的47个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聚类及结构功能分析,通过q RT-PCR技术,检测14个Os TLP基因在LTH及其近等系水稻幼苗的叶片、根、叶鞘和花穗中的时空表达水平。基因和蛋白结构分析表明,Os TLP基因有5种结构类型,蛋白保守氨基酸基序高度一致。聚类分析显示,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归属10个进化组,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其中成员最多的进化组Ⅴ中的基因主要来自3号和12号染色体。q RT-PCR结果显示,14个Os TLP在6个品种水稻根、叶鞘、叶片和花穗中相对表达水平不同,多个基因在根中有较高的基础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LP家族在水稻生长发育和对抗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潮刘潮王慧杨静刘林
- 关键词:水稻聚类分析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 直接、快速地从罹病小麦叶片中提取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是专性程度很高的活体寄生菌,通过分子技术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过程中,基因组DNA提取是基础之一。本研究利用Chelex-100法和CTAB法直接提取罹条锈病的小麦病叶片上的小麦条锈病菌的基因组DNA,使用PCR对所得到的DNA进行真菌核糖体rDNA-ITS和小麦条锈病菌特异性引物CYR33进行检测,对2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hel-ex-100法和CTAB法都能够适合于从罹病组织中直接提取小麦条锈病菌的基因组DNA,但是Chelex-100法较CTAB法所需的样品量少,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并且整个过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对人体比较安全。通过PCR检测DNA提取情况,发现Chelex-100法提取的DNA的PCR结果优于CTAB法,且能够满足基于PCR的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等研究。
- 兰茗清刘林杨静武静雯张培花顾中量李成云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菌DNA提取
- 一种利用水杨酸诱导三七茎或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杨酸诱导三七茎或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方法,取田间一年生三七小苗,取茎及叶片切下,清洗,用70%的乙醇浸泡,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用无菌水冲洗,将三七茎剪成1‑2cm小段、叶片剪成0.5‑1.5c...
- 杜云龙何霞红杜丽思张靖万媛媛邓凯元彭春秀王鑫罗琼杨静刘林蒋丽平翔蕊韩丽李成云
- 文献传递
-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9
- 2009年
- 利用12对SSR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日本清泽建立的鉴别品种对其中62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菌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He=0.57±0.27,I=1.17±0.60)。聚类分析表明,在80%相似水平下菌株可划分为9个多样性群体。供试菌株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其中002、000和006为优势小种。分离的不同海拔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海拔1600~1700m生理小种最丰富,达9个生理小种;海拔1500~1600m、1400~1500m和1700~1800m,生理小种分别为6、5和4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从海拔1400~1500m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e=0.57±0.24),并划分为6个群体。综合分析表明,在元阳哈尼梯田系统中,栽培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的区域,其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和生理小种也越丰富。
- 林菁菁李进斌刘林李夏李会芬何霞红朱书生李成云朱有勇
-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 敏捷型生产过程优化和制造执行系统
- 从成本控制、系统需求、系统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高质量车轮轮箍产品在下料环节、生产调度环节以及制造过程中的优化问题,建立了多型材变截面多品种组合下料优化与决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工序不完全一致的多品种流水线作业生产调度优化与决...
- 杨善林刘心报刘林程浩
- 关键词:制造执行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