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桅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相关参...
  • 3篇脑梗
  • 3篇梗死
  • 3篇变化及临床意...
  • 2篇血小板参数
  • 2篇凝血
  • 2篇纤溶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病患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法
  • 1篇电极法测定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选择电极

机构

  • 8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9篇刘桅
  • 6篇史玉水
  • 3篇靖杰
  • 3篇罗曼
  • 2篇郭素菊
  • 1篇郭红亮
  • 1篇王艳
  • 1篇星曼
  • 1篇张译心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第5届全国检...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史玉水刘桅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小板肝硬化
凝血纤溶系统疾病6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了解凝血纤溶系统疾病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状态,指导临床医师对凝血纤溶系统疾病患者适时干预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运用全自动血凝分析,对脑血栓,脑外伤,妊高症患者的凝血、纤溶等6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妊高症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脑血栓形成组和脑外伤组PT延长(P〈0.01),APTT、TT在3组疾病中无显著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3组疾病中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凝血与纤溶6项指标联合检测能较全面反应患者出凝血系统的状态,对临床医师监测病情即时有效治疗,防止DIC的发生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郭素菊刘桅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史玉水刘桅罗曼靖杰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史玉水刘桅罗曼王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血小板
凝血、纤溶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郭素菊刘桅张译心
关键词:纤溶指标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判断预后干预治疗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离子钙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4年
刘桅郭红亮
关键词:离子选择电极法钙离子影响因素红细胞比积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和健康对照组90例,分别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空腹血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临床上研究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史玉水刘桅
关键词:糖尿病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史玉水刘桅罗曼靖杰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3例和正常对照者85例,采用库尔特HMX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受检者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MPV、PDW水平均升高,PLT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面积越大,PLT、MPV、PDW水平越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LT参数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史玉水刘桅星曼靖杰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