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容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初级眼保健,防盲策略研究及实施
- 周俊华张晓七樊映川张国辉钟守国丘希忠魏敏吴峥峥杨绍伟钟捷程依琏罗谦陈力林伟刘治容刘三梅
- 主要策略是将四川省初级眼保健及防盲工作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的范畴;制定初级眼保健及防盲规划和工作的评价指标;培训眼科医务人员及技术人员,提高初级眼保健及防盲队伍的技术素质;支持基层医院眼科建设,建立三级初级眼保健网;充分与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防盲治盲
- 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绵阳市郊区两个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160例320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72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0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12眼,培养阳性率66.3%。培养出菌株238株;革兰阳性菌占94.1%;以棒状杆菌最多,共144株(60.5%);表皮葡萄球菌53株(22.3%)。结论多数绵阳市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带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棒状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尤以棒状杆菌为多。
- 曹奎张悦董万江刘治容
- 关键词: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
- 甘孜州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研究
- 目的:了解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彝族人群136人272眼,康定县和九龙县汉族聚居地173人346眼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彝族与汉...
- 刘治容张悦郑红嘉初丹巴泽旺格玛王光进李玉婵
- 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评价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结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6mo,角膜上皮10d内均完全修复,14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周边角膜局限小泡,4例术后视力提高。结论: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有效可行的。
- 刘治容张悦陈辉陈斌
- 关键词:大泡性角膜病变羊膜移植大泡性角膜病变羊膜移植治疗术后随访角膜上皮术后视力
- 急性圆锥角膜3例
- 2003年
- 刘治容张悦
- 关键词:圆锥角膜后弹力层急性术后
- 两种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型号的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行ICL V4型与ICL V4c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患者50例(100眼),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及有无严重并发症等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的等效球镜、UCVA(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优于术前(P <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CVA(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月的安全性系数为1. 02和1. 03,有效性系数分别为1. 02和1. 03。术后1周、1月、3月两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4. 5%和4. 0%,术后3月为6. 8%和5. 2%。两组均未出现术后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不同设计的ICL对近视矫正均有效,而且安全。但本研究的病例数相对较少,观察时间有限。期待更长期及大样本的进一步观察。
- 张巡吴峥峥吴峥峥
- 关键词:ICL近视屈光手术
- 四川省甘孜州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彝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两个彝族乡聚居点的中老年彝族人群136人(272眼),康定县和九龙县汉族聚居地173人(346眼)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彝族与汉族人群结膜囊细菌的情况。结果彝族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69.9%)较汉族(60.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2P=0.015)。彝族和汉族受检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的眼中多数为单一菌种,少数为多种菌种,但两个民族多种菌同时存在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4P=0.001),汉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11.0%)较彝族多;彝族和汉族结膜囊的优势菌群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彝族结膜囊表皮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37.4%,汉族为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4P=0.336);彝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的阳性率为32.1%,汉族人群为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96P=0.000)。结论四川甘孜州藏区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汉族中老年人高,彝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多数为单一菌种,少数为多种菌种共存,汉族多种细菌共存较彝族多,两民族结膜囊的优势菌群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但彝族结膜囊的棒状杆菌阳性率较汉族高。
- 刘治容张悦郑红嘉初丹巴泽旺格玛王光进李玉婵
- 关键词:彝族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
- 甘孜州藏族与彝族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两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藏族和彝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彝族为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彝族为2.6%;藏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彝族(P<0.05)。藏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彝族的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彝族人群为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彝族,藏族和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藏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彝族更为多见。藏族人与彝族人结膜囊细菌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 王光进张悦刘治容郑红嘉初丹巴泽旺格玛李玉婵
- 关键词:结膜囊细菌藏族彝族
- 中老年人眼卫生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羌、藏、彝、汉族中老年人眼卫生相关的行为习惯。[方法]整群抽取羌、藏、彝、汉族各2个聚居地常住中老年人547人,对其进行与眼卫生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调查。[结果]各民族之间揉眼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约有2/3的人喜欢揉搓眼睛;各民族之间共用毛巾习惯及使用烟熏燃料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民族中老年人是眼卫生健康教育要关注的重点人群,改变各民族不健康的眼卫生行为习惯有助于减少感染性眼病的潜在危险。
- 关晋英张悦王海江刘治容陈辉郑红董万江
-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老年
- LASIK术后3a以上掀开原瓣再次手术5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报告5例10眼LASIK术后3a以上再次手术时成功启开原手术瓣;2例2眼术后6a以上再手术启瓣失败。方法:成功10眼中术后最短为36mo,最长为45mo。再次术中靠手感体会原手术瓣边缘位置,再启开角膜瓣,在原有手术区上再次磨削。结果:最终成功整齐掀开原手术瓣10眼,瓣与基质床界面清楚无粘连,顺利施行再次激光磨削。2眼寻找瓣边缘时有角膜上皮脱落。术后6a以上2例启瓣失败。结论:LASIK术后3a以上再次手术仍能掀开角膜瓣。提示手术切开的角膜愈合在3a以上仍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术后6a无法启开原手术瓣,提示6a以上角膜完全愈合。
- 张悦刘治容廖世煌陈斌杨平
- 关键词:LASIK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