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清鹏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聚乙二醇
  • 1篇二醇
  • 1篇斑马
  • 1篇斑马鱼
  • 1篇斑马鱼胚胎
  • 1篇包膜

机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华钢
  • 1篇赖泽锋
  • 1篇李苏宁
  • 1篇赵雅婷
  • 1篇秦悦
  • 1篇刘清鹏
  • 1篇李林茂

传媒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斑马鱼胚胎初步评价单壁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聚乙二醇对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进行功能化修饰,并利用斑马鱼胚胎评价其被修饰前后的生物毒性,为SWNTs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毒性依据。方法:将甲氧基聚乙二醇胺5 000(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amine,mPEG-NH2,Mw=5ku)与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COOH)非共价偶联制备SWNT-mPEG。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考查SWNT-mPEG的组成、浓度、形貌和粒径大小;利用水浴给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并分别在受精后24h(24hpf)和受精后96h(96hpf)观察和统计孵化率、畸形率和死亡率。结果:与SWNT-COOH相比,SWNT-mPEG在水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胚胎毒性实验表明,在24hpf和96hpf,SWNT-mPEG各浓度组的胚胎的致畸率和致死率仅略高于空白组,只有80 mg/LSWNT-mPEG实验组在96hpf的对斑马鱼胚胎的致死率(11.11%)明显高于同一试验时段的空白组(3.33%)(P<0.05)。结论:SWNT-COOH和SWNT-mPEG对斑马鱼胚胎均呈现低生物毒性,原因可能与斑马鱼胚胎绒包膜对纳米颗粒的低通透性有关。
李林茂赖泽锋李苏宁赵雅婷秦悦刘清鹏刘华钢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生物毒性单壁碳纳米管聚乙二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