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文禧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稻飞虱
  • 2篇稻虱
  • 2篇缨小蜂
  • 2篇天敌
  • 2篇卵寄生
  • 2篇卵寄生蜂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蜂
  • 2篇飞虱
  • 1篇大叶蝉科
  • 1篇新记录属
  • 1篇叶蝉科
  • 1篇叶蝉总科
  • 1篇隐翅虫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实验种群
  • 1篇同翅目

机构

  • 4篇福建农学院
  • 2篇霞浦县农业局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卓文禧
  • 3篇罗肖南
  • 2篇赵士熙
  • 1篇葛钟麟
  • 1篇吴中孚

传媒

  • 3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闽西北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天敌的种类、消长情况
据我们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闽西北稻区褐稻虱的天敌种类有:(一)卵寄生蜂:缨小蜂、赤眼蜂、柄翅小蜂和稻虱食卵金小蜂4种。据1977和1978年两年调查,其中缨小蜂占89.2—94.5%,赤眼蜂占10.6-1.99%,稻...
吴中孚吴应桂卓文禧
文献传递
温度对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根据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稻虱缨小蜂、长管稻虱缨小蜂、拟稻虱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资料,分析了温度对3种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文中测定了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缨小蜂实验种群发育速度模型;分析了温度对缨小蜂成虫寿命、寄生量和产卵天数的作用.
卓文禧赵士熙罗肖南
关键词:温度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实验种群发育起点温度
青翅蚁形隐翅虫的研究被引量:13
1990年
青翅蚁形隐翅虫在福州稻田一年约发生五代,世代重叠。世代历期气温28~30℃为39~42天;24~26℃为50~53天;20~23℃为59~67天。冬季以成虫在田边杂草、紫云英田、板田稻柱和再生稻等处越冬。早、晚稻田分别于5~6月、6~7月、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共出现五次高峰期。在稻田能捕食多种害虫,喜食稻飞虱、稻叶蝉等小型虫类。农药杀虫双、其次是敌敌畏对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较为安全。
罗肖南卓文禧王逸民
关键词:天敌生物学特性
福建大叶蝉科一新记录属及三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记述大叶蝉科1中国新记录属──暗大叶蝉属SeasogoniaYoung与1新种──红暗大叶蝉S.sanguineaKuohetzhuo,以及条大叶蝉属AtkinsoniellaDistant2新种──黑背条大叶蝉A.nigridorsumKuohetzhuo与红脉条大叶蝉A.rubrivenosaKuohetZhuo。均采自福建。
葛钟麟卓文禧
关键词:叶蝉科新记录属同翅目
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资源生态位的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本文通过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资源生态位的田间调查,测定3种主要缨小蜂(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长管稻虱缨小蜂 Anagrus longitubulosis、拟稻虱缨小蜂 Anagrus paranilaparvatae)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生态位测定的基础上,按生态位的理论观点,讨论了稻飞虱缨小蜂保护问题。
赵士熙卓文禧罗肖南
关键词:稻飞虱小蜂稻虱卵寄生蜂生态位重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