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亚陵

作品数:14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药
  • 3篇标本
  • 2篇药敏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疫苗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细菌
  • 2篇免疫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抗体
  • 2篇儿童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药敏分析

机构

  • 7篇成都儿童专科...
  • 6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市涪陵区...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作者

  • 13篇卢亚陵
  • 3篇吴清
  • 3篇许涛
  • 2篇罗玉立
  • 2篇陈丽彬
  • 1篇丁显平
  • 1篇徐光英
  • 1篇余天莉
  • 1篇罗太珍
  • 1篇郑红
  • 1篇陈汶
  • 1篇罗艳
  • 1篇刘新颜
  • 1篇钟薇
  • 1篇周晓玲
  • 1篇郑琳
  • 1篇彭程
  • 1篇牟杨
  • 1篇牟阳
  • 1篇宋晓燕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分离菌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给疾病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 对 1 999~ 2 0 0 1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 ,用MicroscanA/S 4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 4 5种 ,位居前 1 0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落菲不动杆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已普遍耐药 ,耐药率大于 93% ,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坦啶高度敏感 ,耐药率小于 1 3% ,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美洛培南敏感 ,耐药率小于 30 %。革兰氏阴性杆菌 (落菲不动杆菌除外 )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大于 79%。结论 病原菌种类多 ,球杆菌比逐年下降。条件致病菌和人体正常菌分离率越来越高。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存在第 1代、第 2代、第 3代、第 4代依次下降和逐年增加的趋势。阴沟杆菌等多种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吴清卢亚陵徐光英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核酸与血清学抗体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及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及抗体检测,选取任意一项结果阳性的患儿(290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治疗2周复诊时再次进行CA16、EV71核酸和抗体检测,分别计算患儿在初诊和病程2周复诊时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初诊患儿EV71与CA16核酸检出率为33.8%(98例),EV71与CA16血清学抗体检出率为84.5%(245例),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98.6%。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比较,1~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复诊患儿(病程2周)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核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血清学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患儿恢复期病毒复制情况,对确定手足口病患儿在病程2周后是否仍需要延长隔离时间以及准确制订隔离期具有较大意义。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云蔡晶娟彭程王紫荆尹清金孙照华牟杨卢亚陵蒋燕宋晓燕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酸检测
谈加强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0
2002年
罗玉立吴清卢亚陵
关键词:检验标本
572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体含量与1至6岁儿童各年龄段间的变量关系。方法:运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法)测定样本抗-HBs浓度值,应用统计软件SA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儿童抗-HBs含量和抗-HBs阳性率也随之下降(P<0.01)。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免疫年限的增长而渐弱,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检验接种效果,以便及时加强免疫。
陈丽彬卢亚陵钟薇
关键词:儿童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
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异型株的药敏分析
2003年
目的 了解异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MicroscanAuto 4鉴定仪进行检测。结果 两株菌的生化编码分别是 1号菌株 7774 4 37,2号菌株 7774 4 1 7均为肺炎克雷伯菌 ,鉴定符合率高于 99%。 1号菌株对哌拉西林 /他巴唑、头孢克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安、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 9种抗生素敏感。 2号菌株只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 3种抗生素敏感 ,且为产ESBLs。
卢亚陵许涛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药敏ESBLS
病原菌检测在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该院前5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咽峡炎)住院患儿培养出的细菌构成、耐药菌现状及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5-2019年该院收治的前5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痰液、咽拭子、血液、脓液4类标本,共27222份,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VITEK2-Compact和半自动ATB-express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参照201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将培养出的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共送检痰液、咽拭子、血液、脓液标本27222份。培养出病原菌7233株,分离出菌株18种,前5位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依次为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咽峡炎,其中肺炎为4665例(64.50%);培养出的前4位菌株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汉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药菌占32.87%(2267株);在前4位的耐药菌中肺炎链球菌占58.93%(1336株)。结论该院前5位儿童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标本培养菌株阳性率与分离菌株耐药性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儿年龄越小,细菌培养阳性率越高,肺炎患儿标本培养出菌株数最多,所有培养出的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居第1位,耐药菌株中肺炎链球菌占首位。
蔡晶娟余春丽卢亚陵罗艳孙照华刘新颜杨力夫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菌抗菌药物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体会
2003年
卢亚陵许涛罗玉立
关键词:临床细菌学检验标本采集药敏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何莉卢亚陵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
103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8
2008年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RRTI患儿103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缺陷的16项因素进行检查/检测比较。结果小儿RRTI的病因主要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及不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结论加强儿童保健,指导合理喂养,防治营养性疾病是减少RRTI发病的关键因素。
陈汶卢亚陵郑红牟阳周晓玲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缺陷
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1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木糖产碱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种非发酵菌分布于血液、痰、脓液、粪便和尿液标本中,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和伤口化脓感染为主。非发酵菌作为病原菌的比率逐年增加,从6.94%增加至19.37%。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所占比例较高。洛菲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等19种抗菌药物均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木糖产碱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却耐药率高,并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重视非发酵菌的感染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吴清卢亚陵许涛
关键词:非发酵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