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绪章
- 作品数:96 被引量:2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伴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共存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伴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原发AML患者152例(老年组)及年龄18~45岁的患者49例(年轻成人组),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1种基因突变。分析比较NPM1突变的老年组与年轻成人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共存基因突变、野生型与部分临床参数间及初次诱导缓解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组152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携带NPM1突变,38例(82.6%)NPM1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其中,NPM1单独突变8例(17.4%)、双基因突变14例(30.4%)、3种基因突变16例(34.8%)、≥4种基因突变共存8例(17.4%);突变类型为:FLT3-ITD15例(32.6%)、DNMT3A10例(21.7%)、TET26例(13.4%)、FLT3-TKD5例(10.9%)等。与年轻成人组NPM1突变相比,老年组具有更高的TP53、FLT3-TKD,更低的DNMT3A、RAS突变发生率(均P<0.05)及更低的4种基因突变共存率(P=0.002)。老年组中,≥4种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WBC)水平明显高于单基因突变、双基因突变及3种基因突变共存者(均P<0.05);随着基因突变数目增加,初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下降,3基因突变及≥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均明显低于单基因突变(均P<0.05);≥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CR率明显亦低于双基因突变者(P=0.031)。与FLT3-ITD非突变型相比,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具有更高的外周WBC水平(P=0.018)及更低的CR率(P=0.001),伴DNMT3A患者具有更低的CR率(P=0.033);伴FLT3-TKD突变患者较非突变型具有更高的外周血小板水平(P=0.019)。结论NPM1突变阳性的老年AML患者常携带额外基因突变,NPM1突变共存的基因突变个数及突变类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影响。
- 秦伟晁红颖蔡晓辉卢绪章刘洁吴品陈梅玉
- 关键词:基因突变
- 一种运用绝缘子组合构建的慢病毒多启动子稳定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绝缘子组合构建的慢病毒多启动子稳定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其将绝缘子IS22·3和绝缘子IS2整合入慢病毒载体;所述IS22·3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绝缘子IS2...
- 孙逸武卢绪章王芳周民
- 文献传递
- NKG2D在免疫细胞抗血液肿瘤中的作用
- 卢绪章马玲娣朱志超周民贾祝霞何金媛肖溶张修文
- NKG2D是免疫效应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主要表达在NK细胞、γδT细胞及NKT细胞,在清除肿瘤细胞中起重要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表达NKG2D配体的肿瘤细胞通过NKG2D信号介导激活表达NKG2D受体的杀伤细胞对其的杀伤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肿瘤白血病细胞生物免疫治疗
- 免疫调节剂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克隆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虽然临床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显著延长了MM患者的无病生存(DFS)期,但是目前MM仍然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自从以沙利度胺类似物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于MM的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免疫调节剂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发挥抗MM作用,逐渐获得相关研究者的重视。MM患者的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受限,改善NK细胞功能对于延长MM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阐述免疫调节剂调节NK细胞受体、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改善骨髓瘤微环境、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治疗MM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免疫调节剂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俞雪宜卢绪章
- 关键词:免疫调节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因子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剂
- D17.1,25-OH维生素D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Th2细胞亚群漂移的影响
- 陆静涛姜玉杨建和韩文敏岑岭卢绪章
- 文献传递
- 伴CEP110-FGFR1融合基因阳性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一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1例罕见的CEP110-FGFR1融合基因阳性的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myeloproliferativesyndrome,EM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综合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融合基因检测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髓系高度增生、单核细胞增多及病态造血等。实验发现其8号染色体短臂受累。荧光原位杂交显示FGFR1基因重排。RT—PCR证实其为CEP110-FGFR1融合基因阳性。结论伴CEP110-FGFR1阳性的EM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晁红颖陈苏宁周民卢绪章张修文潘金兰吴春晓张日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目变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的28例AMI患者(实验组)和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AM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血清中Ang-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的水平,同时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用CD34、VEGF和CD133抗体标定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EP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率。结果:AMI患者急性期Ang-Ⅱ水平(90.40±6.39)pg/ml明显高于恢复期(72.57±2.42)pg/ml和对照组(69.14±3.73)pg/ml(P=0.002 4),同时AMI患者急性期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率为为(0.043±0.004)%,明显高于恢复期(0.024±0.010)%和对照组(0.012±0.001)%(P<0.000 1),但AMI患者急性期SDF-1α的水平(171.1±35.81)pg/ml同恢复期(130.30±28.84)pg/ml及对照组(116.50±29.19)pg/ml之间无明显差异(P=0.370 3)。在AMI患者急性期外周血中EPCs和Ang-Ⅱ水平呈负相关,而与SDF-1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MI患者急性期循环中的Ang-Ⅱ水平及EPCs数量均升高,但是Ang-Ⅱ抑制了EPCs的数量。
- 朱傲霜丁志坚卢绪章夏蕾李海燕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内皮祖细胞
- 扩增脐血来源NK细胞增强其抗血液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利用转染膜型IL-15和4-1BB配体K562(K562-mbl5-41BBL)细胞作为滋养细胞体外扩增脐血来源自然杀伤(CB.NK)细胞,对血液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作用研究。方法用K562-mbl5—41BBL细胞作为滋养细胞体外增强培养CB—NK细胞,培养21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的CB—NK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扩增的CB—NK细胞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其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特异性。结果培养前、后的CB—NK细胞表面抑制型受体CDl58a[(14.37±11.12)%对[16.77±11.65)%]、CDl58b[(40.92±19.02)%对(42.48±18.11)%]、NKG2A[(70.20±18.43)%对(78.90±13.69)%]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活化型受体NI[p30[(4.14±2.05)%对(54.10±13.27)%]、NKp44[(0.52±1.16)%对(72.10±17.30)%]、NKp46[(44.19±6.19)%对(80.63±-14.01)%]和NKG2D[(72.25±14.35)%对(97.50±2.55)%]表达明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扩增的CB—NK细胞对K562细胞[(55.3±4.2)%对(74.3±3.6)%]、Raji细胞[(12.0±3.6)%对(60.64-5.O)%]的杀伤作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l58a—CDl58b—CB.NK细胞对表达不同HLAI类分子配体的靶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性,CDl58a+CDl58bCB—NK细胞对221-Cw4以及221-Cw3Cw4的杀伤性相对低,而CDl58a—CDl58b+CB—NK细胞对221一Cw3以及221一Cw3Cw4相对低,CDl58a+CDl58b+CB.NK细胞仅对721—221保持较高的杀伤性。结论扩增的CB—NK细胞活化型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抑制型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其杀伤血液肿瘤细胞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保持了NK细胞特有的免疫球蛋白受体分子的配体特异性,可为临床血液肿瘤的细胞治疗提供帮助。
- 周峰韩文敏贾祝霞杨建和肖溶马玲娣卢绪章
- 关键词:胎血自然杀伤细胞血液肿瘤
- 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致高钾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 对一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钾血症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旨在探讨CsA药物毒副反应的防治。指出,肾脏近曲小管钾离子通道在维持细胞膜电位、调节细胞体积以及维持水与电解质的重吸收和分泌等方面均起着非常关...
- 肖溶周峰贾祝霞晁红颖杨建和卢绪章周民
- 关键词:高钾血症药物毒副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化学治疗
- 文献传递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DNMT3A p.R882的共存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p.R882的共存基因突变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49种靶基因;采用基因组DNA-PCR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中DNMT3A p.R882、CALR基因9号外显子、NPM1基因12号外显子、FLT3-ITD,及CEBPA的TAD、BZIP两个功能结构域的突变发生情况。结果:①301例患者中共检出41例携带DNMT3A p.R882突变,最常见为M5亚型;97.6%(40/41)DNMT3A p.R882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每例患者平均突变3.17次;其中双基因突变9例,3个基因突变共存12例,≥4个基因突变共存19例。②DNMT3A p.R882伴随基因突变最常见的为NPM1(n=27,65.9%),其他依次为:FLT3-ITD(n=18,43.9%)、IDH1(n=9,22.0%)、TET2(n=8,19.5%)及NRAS(n=6,14.6%)等;③≥4个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虽然高于双基因及3个基因突变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的外周白细胞水平高于野生型(P=0.034),但在年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NPM1、IDH1或TET2突变者与野生型相比,在中位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与野生型相比,伴NPM1突变者具有更高的初次诱导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而伴IDH1突变者CR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5);伴FLT3-ITD与TET2突变者与野生型相比,在CR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5%以上的DNMT3A p.R882突变AML均伴有额外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种类及个数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有一定影响。
- 刘洁华海应晁红颖蔡晓辉张修文陈梅玉卢绪章刘建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突变NPM1